在我国陶瓷艺术史上,紫砂壶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陈瑜紫砂壶,作为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受到了无数壶友的喜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陈瑜紫砂壶的独特魅力。
一、陈瑜紫砂壶的历史渊源
紫砂壶起源于我国江苏省宜兴市,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陈瑜紫砂壶,则是陈氏家族传承下来的手工制壶技艺。陈氏家族自明代开始制壶,至今已有十几代,是宜兴市著名的制壶世家。
二、陈瑜紫砂壶的制作工艺
1. 选料
陈瑜紫砂壶选用的是宜兴特有的紫砂泥,这种泥料具有透气性好、吸附力强、耐高温等特点。陈瑜制壶师在选泥时,会仔细挑选出细腻、油润、质地坚硬的泥料,以保证壶的品质。
2. 艺术构思
陈瑜紫砂壶在制作前,制壶师会根据泥料的特性,结合自己的艺术构思,确定壶的形状、尺寸、线条等。这一环节体现了制壶师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
3. 捏塑成型
陈瑜紫砂壶的制作过程中,捏塑成型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制壶师需凭借一双巧手,将泥料捏塑成壶的各个部分。这一过程需要极高的技艺和耐心。
4. 烧制
陈瑜紫砂壶在成型后,需经过高温烧制。烧制过程中,泥料会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使壶具有独特的质感和色泽。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左右。
5. 修整、打磨
烧制完成后,陈瑜紫砂壶还需进行修整和打磨。这一环节旨在去除壶身的瑕疵,使壶表面更加光滑细腻。
三、陈瑜紫砂壶的特点
1. 独特的造型:陈瑜紫砂壶造型多样,既有传统经典款式,又有现代创新设计。如“石瓢”、“西施”、“汉钟”等,各具特色。
2. 精湛的工艺:陈瑜紫砂壶在制作过程中,注重细节处理,使壶的线条流畅、结构严谨。
3. 优良的品质:陈瑜紫砂壶选用优质紫砂泥,经过严格的筛选和烧制,使壶具有透气性好、吸附力强、耐高温等特点。
4. 独特的色泽:陈瑜紫砂壶在烧制过程中,泥料会发生化学变化,形成独特的色泽,如朱红、枣红、墨绿等。
5. 丰富的文化内涵:陈瑜紫砂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石瓢”壶寓意“石破天惊”、“西施”壶寓意“美丽动人”等。
四、陈瑜紫砂壶的收藏价值
陈瑜紫砂壶因其独特的工艺、优良的品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以下是一些陈瑜紫砂壶的收藏特点:
1. 名家之作:陈瑜紫砂壶由陈氏家族传承下来的手工制壶技艺制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限量发行:陈瑜紫砂壶多为限量发行,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3. 传承有序:陈瑜紫砂壶的制作技艺世代相传,具有家族传承的特点。
4. 升值潜力:随着紫砂壶市场的逐渐成熟,陈瑜紫砂壶的收藏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陈瑜紫砂壶,作为我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相信陈瑜紫砂壶将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为我国陶瓷艺术事业贡献力量。
艺术家沈琳
沈琳,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紫砂艺术学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学会会员,江苏省陶艺学会会员。
宜兴紫砂工艺厂一品轩主人,砚泥弄壶三十年。
师承张焕生,肖金娣学习贴花、壁画、雕塑,后又得姑父母李昌鸿、沈巨华深造制壶技法。
先天的灵秀后天的锤炼,壶如其人,沈琳作品豁达大度透出阳刚之气,嘴、把、盖、钮之雕塑装饰维妙惟肖,玲珑剔透,任何一件作品均能体现作者的思想内涵。
艺术家沈琳作品云兽壶泥料:红泥年代:1990容量:200CC
读“沈琳”壶小感
文/郭舒帆
在阿土玩壶的过程中,一直喜欢一个工艺师—沈琳。提起这个名字,圈子里不会激起什么波澜,虽然也也结识了很多喜欢她作品的朋友,但很多人还是觉得陌生的。
艺术家沈琳作品大彬如意壶泥料:紫泥年代:1990容量:280CC
下午,一群壶友在一块儿聊天,有位仁兄提起壶友圈子中曾有兄弟说过这么一句名言:在去丁山之前,感觉那么多做壶佬都是大师;去过丁山之后,发现原来大部分的大师,都只是做壶佬!对此言,阿土也深有感触。当然,在丁山,还是有很多很多致力于紫砂艺术的艺术家。只是究竟什么样的工艺师算工艺师,算艺术家,不是仅仅做壶佬而已呢?阿土想到了沈琳,究竟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工艺师让阿土青睐?
艺术家沈琳作品瑞兽壶泥料:紫泥年代:1990容量:280CC
首先借用论坛网友“梦吱吱”在帖子《瑞兽—沈琳(陈瑜、王翔装饰)》中的一句话:“瑞兽,仍然出自我极为欣赏的一位女工艺师之手,她知性、恬淡,壶如其人,说不出哪里好,就觉得舒服!”和沈琳接触,舒服应该是最好的诠释。浅从外表而言,在丁山绝对算是标准的知性美女,而越接触,就越能感受她性格中豁达而又细腻,开朗而内敛的气质,这几乎可以从她设计、制作的每一把紫砂壶中渗透出来!一直都认为,看壶,应先看人。什么样气质的人,就做出什么样气质的壶。
艺术家沈琳作品牛盖如意壶泥料:红泥年代:1990容量:280CC
知识的积累,修养的沉淀,为人的品性,工作的态度,都直接地映射在工艺师的每一件作品上。沈工先是师承张焕生、肖金娣,打下扎实的雕塑、贴花、壁画功底,后又拜其姑父母李昌鸿、沈遽华深造制壶技法。先天的灵秀,后天的锤炼,使她的壶,豁达大度,透出阳刚之气;嘴、把、盖、钮之雕塑装饰玲珑剔透,维妙惟肖,又透出柔美、细腻的一面;刚柔并济、粗细有度。并且沈工的壶在美的基础上,极其实用。壶无论大小,无论器型,无论投茶量多少,即使几乎满壶的茶叶,出水都圆润且爽,又不太冲!壶把从造型到内壁的处理都下了相当的功夫,“极其符合你的手指”,且拿起来后壶身不倾不倚。用其泡茶,无论从视觉、手感还是使用上,都是一种享受。
艺术家沈琳作品椰瓢壶泥料:红泥年代:1990容量:280CC
其实,最受阿土青睐的,是沈工在扎实的传统基础上,已经在壶里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走进去”–“提出疑问并尝试”–“走出来”,并且被接受,是一个全面而有建树的紫砂艺人。也许在“很多方面”,她还不如很多人,但在“很多方面”,她却已经远远地走在很多人的前面。阿土觉得,可以说,沈工一直都在为能创作出真正的紫砂艺术品努力而扎实地迈着自己的步子,也许能成功,也许不能,但她都是已经看清并朝着正确的方向一直向前的践行者,纵使最终没有到达,也必将留下坚实的脚印……
艺术家沈琳作品明月清风壶泥料:降坡泥年代:1990容量:260CC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