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具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在众多茶具中,紫砂壶以其独特的工艺、卓越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备受茶友们的喜爱。而片玉斋紫砂壶,更是以其精美的工艺、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紫砂壶中的佼佼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片玉斋紫砂壶的魅力,感受千年匠心传承,品味生活之美。
一、片玉斋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一)紫砂壶的起源
紫砂壶起源于我国江苏省宜兴市,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据传,紫砂壶的发明者是东晋时期的陶工赵子昂。紫砂壶选用宜兴特有的紫砂泥为原料,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具有透气性好、保温性强、色泽独特等特点。
(二)片玉斋紫砂壶的发展
片玉斋,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著名的紫砂壶制作世家。片玉斋紫砂壶以传承传统工艺、追求创新为宗旨,历经几代人的努力,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片玉斋紫砂壶以其精湛的工艺、精美的造型和丰富的内涵,赢得了茶友们的喜爱。
二、片玉斋紫砂壶的制作工艺
片玉斋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选泥:选用宜兴特有的紫砂泥,根据壶型、色泽和用途进行筛选。
2. 制坯:将选好的紫砂泥经过揉、搓、拍、捏等手法,制成壶坯。
3. 修坯:对壶坯进行修整,去除多余的泥料,使壶身线条流畅。
4. 刻绘:在壶身上刻绘各种图案,如山水、花鸟、人物等,增添艺术气息。
5. 烧制:将壶坯放入窑中,经过高温烧制,使壶身呈现出独特的色泽。
6. 打磨:对烧制完成的壶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细腻。
7. 封口:在壶盖与壶身之间封口,确保透气性。
三、片玉斋紫砂壶的特点
(一)工艺精湛
片玉斋紫砂壶的制作工艺精湛,每一把壶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检验。壶身线条流畅,造型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造型独特
片玉斋紫砂壶的造型丰富多样,既有传统壶型,又有创新壶型。如石瓢、西施、梅瓶等,各具特色。
(三)色泽典雅
片玉斋紫砂壶的色泽典雅,经过高温烧制,呈现出独特的质感。壶身色泽沉稳,给人以宁静之感。
(四)内涵丰富
片玉斋紫砂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把壶都承载着丰富的寓意。如山水壶寓意着高洁的品格,花鸟壶寓意着吉祥如意等。
四、片玉斋紫砂壶的保养与鉴赏
(一)保养
1. 清洗:使用清水清洗壶身,避免使用洗洁精等化学物质。
2. 泡茶:使用清水泡茶,避免使用茶包等易堵塞壶孔的物质。
3. 晾晒:泡茶后,将壶身晾晒至干燥,避免潮湿。
(二)鉴赏
1. 观察造型:观察壶身线条是否流畅,造型是否优美。
2. 感受色泽:感受壶身色泽是否典雅,质感是否独特。
3. 品味内涵:品味壶身蕴含的文化底蕴,感受其丰富的寓意。
片玉斋紫砂壶,作为紫砂壶中的佼佼者,传承了千年匠心,展现了生活之美。品味片玉斋紫砂壶,不仅能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更能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让我们共同传承这份匠心,品味生活之美。
1.芷玉斋紫砂壶的制作原料来自宜兴黄龙山,选用的都是纯正天然的矿石,不含有任何非自然矿物原料。其色彩鲜艳丰富,手感也非常舒适。
2.该品牌的紫砂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够有效地隔热和耐热,同时也具备耐冷的特性。这些特点使得芷玉斋紫砂壶非常适合用于泡茶和煮茶等多种场合。
有很多壶友在私人订制紫砂壶时,不知道该刻什么壶铭好,下面是古今名家(部分)壶铭给各位壶友以作欣赏与参考。
孙道明遗器壶铭:
且吃茶,清隐。
壶润茶香
留佩题壶铭:
把此瓦缶石,亦作玉壶看。
壶中日月长,山窗无依样。
三分分,茶解解,解之之渴。
天茶星,守东井,占之占,得铭饮。
时大彬壶铭:
行吟山水之中。夜泊江门外。
清风枞起腋。明月一天凉如水。
一杯清茗,可沁诗脾。
叶应经霜绿,花肥映日红。
陈用卿壶铭:
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
瓦平亲汲三泉水,沙帽笼头手自煎。
汪森题壶铭:
茶山之英,含土之精,饮其地者,心恬神宁。
酌中冷,汲蒙顶,谁其贮之古彝鼎,资之,汲古得修绠。
古泉题壶铭:
香引春茗,声度梅花。
吾山题壶铭:
臂月团,宜左右,不求备,长相守,此延年,彼益寿。
孟臣壶铭:
一片冰心。月下甘泉。
白玉山居。松风水月。
玉井生香味。一勺之水多。
切吸杯中月。只在此山中。
山中一古人。知君于此景。
闲人野寺门。平桃作别烟。
明月山中来。明月松间照。
直上江水流。白云天外至。
白云一片玉。玉宇乍生凉。
花香讶正甜。茶具质而坚。
香引古人来。香中别有韵。
巫山十二峰。八月湖水平。
水山作主人。亦足以叙情。
春风饮诗古人来。清秋月满映三红。
二水中分白鹭洲。泉流直下三千尺。
明月一天凉似水。洞口飞江日照斜。
吟到梅花句亦香。月明林下美人来。
水接西江天外声,三山半落青天外。
竹窗闲楼一片云。江上春光留此夕。
斜挹雪和凉见月。月明一弓凉似水。
就里春光随意好。思清都为饮茶多。
水交以淡,茗战而肥,香浮雀舌,助我诗人。
朱石梅壶铭:
昔人咏梅云,香中别有韵。
芬花一瓢,东阁招邀。
寒香沁肺腑,同味江南佳。
范佳果,试槐火,不能七碗,兴来惟我。
花院闲吟处,呼童烹石泉,最怜松顶鹤,非舞避炊烟。
文旦壶茗:
何必凤团夸御茗。浣女祠前落日尘。
松竹开三迳,花落鸟啼水自流。
敲诗煮茶
子冶壶茗:
翡翠婵娟,春光荡漾,置壶竹中,影落壶上。
一勺八斗之才。千石公侯寿贵。
烹得喜安至,得味有诗来。
且夕畅饮三杯,身心了无一事。
一枝花入上林春。两腋生风。
烹茶无客至,得味有诗来。
荆溪水味同三峡,阳羡茶香过六安。
山家风味犹示淡,花下寻诗品妙若。
徐恒茂题馥远亭壶茗:
江郎怀里笔,潘令县中花。
风信初喊蕊,心田亦吐芳。
远树断云春雨外,华星明月晚凉初。
陈鸣远壶铭:
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
白玉山居,名人法古。
溪水绿生烟。两斋腋习习清风生。
雪花雨脚。衍斋真赏。
古今珍玩,只此可人。
器堕于地,示可掇也;言出于口,不可及也。慎之哉!
显明题壶铭:
山水主人,以之自乐。
古金题壶铭:
饮之长寿,百作宝盘,其永宝用。
吴梅鼎壶铭:
瓦壶天水菊花茶。
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
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
郝翁壶铭:
载船春茗桃源卖,自有人家带称来。
茶已熟,雨正朦,戴笠来,苏长公。
铁为之,沙抟之,彼一时,此一时。
以汗之铎,为今之壶,土泥代金,茶当呼荼。
曼生壶铭:
松风竹炉,提壶相呼。
竹里半炉活火,丹井泉,宜延年。
天茶星,守东井,占之吉,德茗饮。
若絮杯水如名淡,应付村茶比酒香。
左供水,右供酒,学仙佛,付两手。
恐井匪深,挈瓶匪小,式饮庶几,所以为好。
天鸡鸣,爆露盈。
平壶留小啜,馀味带回首。
梅子雨润,础石涤烦,襟乳花碧。
东阁招邀,梅花一瓢。
五石无用,合世则重。
苦而回甘,直谏之言。
田家屋上,山窗依样。
鼓咽家涓润舌田。
叔陶作壶,其永宝用。
情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井养不穷,是以知汲古之功。(“井栏”铭)
钿合丁宁,改注茶经。
一勺水,八斗才;引活活,词源来。(“覆斗”铭)
蟹眼鸣和,以牛铎清。(“牛铎”铭)
合之则全,偕壶公以延年。(“延年半瓦”铭)
鸿溅于磐,饮食衍衍,是为桑苎翁之器,垂名不利。(“飞鸿延年”铭)
邵二泉壶铭:
客至何妨煮茗候,诗清只为饮茶多。
卢仝七碗风生腋,李白吟诗千百篇。
异石峰前瑶草,名花苑外嘉木。
酌来寒夜当酒,客去舌本留香。
隆然一勺水,中有十分香。
需于泥,介于石,别寒泉,永贞吉。
品茶但得水三峡,美酒何须斗十斤。
梅花松竹为三友,诗酒琴棋作四时。
一碗绿昌永,清风生两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故道攀山孤。
名花自放春何力。
饮酒千钟,挥毫万字。
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
陈煌图撰壶铭:
明月一天凉似水。
胡运撰壶铭:
石可袖,亦可漱,生满瓢,燕者寿.。
愚园主人壶铭:
车后作壶其永宝,子子孙孙万年永享。
竹士平(小涛)题壶铭:
携将阳羡山中茶,来试人间第一泉。
惠逸公壶铭:
爱闲因习静。明月水中来。
一朵云外来。两类清风生。
半入江风半入云。风光不与四时同。
明日满庭池水绿。一只花人上林春。
山寺静,石钟鸣,一瓢邀相君。
但看雪泛双瓯,涤芳情于肠胃;
果尔风生两腋,沁凉思与心脾。
吴昌硕壶铭:
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梅稍春雪活火煎,山中人兮仙乎仙。
潜陶壶铭:
绿水闻中悟,春风啜后知。
自汲香泉带落花。
客来能解相如渴,火候闲平坡老诗。
雨足僧分润,花香客试泉。
昨自山中采,今从竹采里煎。
石上清泉,炉中活火,瓯中诗句,鼎上松声。
任淦庭(缶硕)壶铭:
白云怡意,清泉洗心。酌彼清泉,涤我尘缘。
堪然心迹玉壶清,龙芽初试碧泉甘。
雀舌未经三月雨,破睡须封不夜侯。
阳羡三春雨更肥,雨前剖得嫩兰芽。
此是诗仙坡老作,雨君同试雨前茶。
竹炉汤沸火初红,竹里煎茶味更清。
但为清风动,乃知子猷心。
色到浓时方近苦,味从回处有馀甘。
潭泉海(石泉)壶铭: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激浊扬清,戳墨看茶。
抱翁轩中试品茶,色香兼胜信堪夸。
阳羡壶,荆溪茶,清吾诗脾写兰花。
毛国强(一栗)壶铭:
茶山之英,含土之精,饮其德者,心恬神怡。
花前酒后,鼓咽泉涌润舌田。
圆润古秀,涤烦解渴。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吴山作画屏。
咸仲英(冰心)壶铭:
清风西窗竹,白露一庭松。
春色新客,未足初浓。
闭门即是深山。
无由持一碗,寄于爱茶人。
满碗芬芳羡碧露,雨前活火试新茶;
凤饼龙团原价重,间中乐趣兴弥赊。
沈汉生(石羽)壶铭:
春满玉湖随意酌,味馀诗思扩胸襟。
壶上春秋,一盏清茶几首诗。
壶中天地,餐应饮液看梅花。
涧水初流碧,山樱早发红。
龙山唇嫩碧芽香。
午馀试枕味舜香。
满颛清茶闲读画,一天明月夜谈诗。
徐秀棠壶铭:
天随人意。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砂一茗皆佛陀,目之所及,心之为道。
紫砂壶刻字内容大全:如放下、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汲井匪深,挈瓶匪小,式饮庶几,永以为好、玉乳泉宜延年。在宣纸紫砂壶的刻字时,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决定:切合壶形、名联词句、切合饮茶、摹名家笔迹。
1、吉尘
铭:放下
有人说壶铭不应该浅白直接,最好是要含有多层意味,让人深入思考。
但若依我愚见,壶铭更多的是一种寄托,一种表达。文字浅显并不代表意味不深,情之所至有委婉含蓄,也有直抒胸臆。
2、德钟
铭: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
曾有壶友在德钟壶上铭: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读来浅显易懂,回味起来却饱含深情,后又觉切壶切铭。
3、曼生井栏壶
铭:汲井匪深,挈瓶匪小,式饮庶几,永以为好。曼生铭
孙高士是元明之际的隐士孙道明,号清隐。可见在元末明初之际,紫砂器上就有了铭刻。
到明万历年间(1573-1620),制壶匠人开始在壶底落下款识,告诉藏家壶出自何人之手。
4、周盘壶
铭:玉乳泉宜延年曼生铭
直至清朝,西泠八家之一的陈鸿寿(号曼生)自创曼生壶,将紫砂壶铭推上了巅峰。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壶铭表达感情,寄托志向。
壶铭之美,在于切壶切情,不低俗,不嫌恶。如,陈曼生在却月壶上铭:月满则亏,置之座右,以为我规。
月满则亏即月有阴晴圆缺,本是自然现象,而他隐喻着满遭损,谦受益哲理,因此作者将其题于却月壶上,把玩之时,作为座右铭来规范自己。
在选择定制的紫砂壶时,在壶身上刻什么才不显得俗气呢?
1、摹名家笔迹
这类就更加体现品味了,同时对刻绘的功力有所要求,例如书法大家笔墨,二王、米芾,又或者皇帝御笔等。
2、名联词句
闭门即是深山。典出陈继儒《小窗幽记》联: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用一种心澄意静的心境去面对事物,保持心中一片最明澈的净土。
三心不可得,一瓢可得也。典出《金刚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无所住处生其心,诸心皆是非心,一瓢安然而处,是为静心。
酌来寒夜茶当酒,客去茶甘留舌本。
分别用典《寒夜》、《晚兴》,表达与好友同饮茶,如沐春风之意。文雅悠然,也多有拆开单用。
3、切合壶形
如筋囊类南瓜壶,可以铭: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
典出《史记》: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隐喻东陵候,将紫砂壶泡茶的功能提高到至美的境界。
圆壶类可以铭:圆融无碍法界法门
意为:德无不备,障无不尽,事无不偕,行无不正,是为圆融。
4、切合饮茶
煮甘泉烧红叶,一榻清风半轮明月。
煮甘泉丨典出驻跸岭茶亭联:一掬甘泉,好把清凉浇热客。
烧红叶丨典出白居易诗: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
后句典出止斋书堂联:夜深,了经入静,剩半窗明月,闲一榻清风。文思极丰,也表达内心向往闲静、自由的隐逸生活。
何如玉川翁松风煮秋水。玉川翁丨指卢仝,其《七碗茶歌》: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松风丨化自曼生壶铭:松风煮茗,竹雨谈诗。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