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文化日益繁荣的今天,紫砂壶已经成为了茶友们竞相收藏的珍品。一把精美的紫砂壶,其身桶的拍摄更是考验摄影者的技巧和审美。紫砂壶身桶究竟该如何拍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1. 设备选择
拍摄紫砂壶身桶,首先需要一台适合的相机。一般来说,单反相机或微单相机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它们具备较高的成像质量和较大的感光元件,能够捕捉到更多的细节。手机拍摄也逐渐流行起来,但手机镜头的焦距和光圈相对较小,可能无法完全满足专业拍摄的需求。
2. 环境布置
拍摄紫砂壶身桶,需要一个安静、明亮、光线均匀的环境。可以选用白色或浅色背景,以突出壶身桶的线条和纹理。要避免反光和阴影,以免影响照片的视觉效果。
3. 器材准备
除了相机外,还需要一些辅助器材,如三脚架、镜头遮光罩、清洁布等。三脚架可以帮助保持相机稳定,防止手抖导致的模糊;镜头遮光罩可以减少镜头眩光,提高成像质量;清洁布用于擦拭壶身,保持拍摄时的干净。
1. 位置选择
拍摄紫砂壶身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进行拍摄,以展示壶的不同特点和细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拍摄位置:
* 正面拍摄:展现壶身的整体线条和纹理。
* 侧面拍摄:突出壶身的线条美和造型特点。
* 俯视拍摄:展现壶身的细节和整体造型。
* 仰视拍摄:突出壶身的高度和线条感。
2. 光线运用
光线是拍摄紫砂壶身桶的关键因素。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光线技巧:
* 顺光:光线从相机背后照射,适合展现壶身的整体线条和纹理。
* 侧光:光线从侧面照射,可以突出壶身的立体感和质感。
* 逆光:光线从相机前方照射,可以展现壶身的透明感和光泽。
3. 对焦技巧
对焦是拍摄紫砂壶身桶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对焦技巧:
* 手动对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对焦点,确保壶身桶的细节清晰。
* 连续对焦:在拍摄动态场景时,可以使用连续对焦功能,捕捉壶身的精彩瞬间。
* 中央对焦点:将中央对焦点对准壶身桶的中心,以确保整体清晰。
4. 后期处理
拍摄完成后,可以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以增强视觉效果。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后期处理技巧:
* 调整曝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曝光度,使照片更明亮或更暗。
* 调整对比度:提高对比度,使壶身桶的线条和纹理更加突出。
* 锐化:增加锐度,使照片更加清晰。
以下是一些拍摄紫砂壶身桶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案例一 | 案例二 | 案例三 |
---|---|---|
 |  |  |
正面拍摄,展现壶身的整体线条和纹理。 | 侧面拍摄,突出壶身的线条美和造型特点。 | 俯视拍摄,展现壶身的细节和整体造型。 |
拍摄紫砂壶身桶,需要掌握一定的摄影技巧和审美能力。通过合理的环境布置、光线运用、对焦技巧和后期处理,可以捕捉到紫砂壶身桶的美丽瞬间。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拍摄出更多精美的紫砂壶身桶照片!
半手工紫砂壶也称为模具紫砂壶,鉴别全手工与半手工紫砂壶,可以将一把壶拆分成若干个份子,然后逐一分析。
一、看壶钮。壶的最高的部分,是壶钮,传统光素器圆器的壶钮的成型工艺一般分为四种:
1.借助模具成型——两片合模。粗工者可看到中分线,细工者完全看不到任何痕迹,圆润饱满而且线条漂亮,但泥门会很松,若身桶是纯手工成型的,细看之下,壶钮的泥料结构会和身桶的泥门结构不一样。
2.纯手工成型(粗工)——用泥条在转动中搓出形状,然后略微整形。这类壶钮形状不均匀,歪纽几率很高,属于早期壶、古壶的常规做法。
3.纯手工成型(粗工之二)——捏一个略大的实心壶钮,放在转盘上用车刀车出形状,然后覆盖脂泥掩盖车工刀痕,这类壶钮的下半部,常见横向拉丝纹、横向刀刮纹,属于现代壶器纯手工粗工做法,泥门结构会被破坏。
4.纯手工成型(细工)——首先,按照第3种方式车出一个壶钮;然后,用车出来的实物对照边缘弧度线条做一个竹片工具。保证竹片工具可以刚好卡入壶钮,与车出的壶钮完全吻合。然后,按照第2种方式搓出一个壶钮,再用竹片工具压出形状,直到壶钮形状和竹片内弧度完全吻合为止,再光明针。这类壶钮,泥门结构紧致,会很漂亮。
二、看盖子虚片。这个部分的成型工艺一般分为两种:
1.借助模具成型——常规做法是将泥片压入一个向内凹的半月形状石膏模,用力向外顶出弧度,然后搪圆。这类虚片的外观泥门会很松,烧成品颗粒内收,如果身桶是纯手工打片的,则虚片泥门颗粒质感会和身桶的质感不一样,泡养久了,会发现盖子和身桶变色程度都会不一样。
2.纯手工成型——常规做法是将泥片铺在一个“范”上,“范”就是向外拱起弧度的半月形工具(如蛋形或球体),泥片铺在“范”上,用拍子打出形状,切掉多余的泥片,形状即出。这类虚片因为是向内受力,经过拍打后,泥门更加紧致,成品效果是颗粒在挤压中外凸。
三、看子口。这个部分成型工艺一般分为三种:
1.借助模具成型(之一)——借助模具有整个盖子已经开好的石膏模,将泥片嵌入,子口接上,然后搪出形状,切除多余泥片即可。这类子口看起来厚薄均匀、浑圆、生硬无活性、不自然。
2.借助模具成型(之二)——虚片可以是纯手工成型的,子口部分,可以将泥片外套上钢圈,搪出形状后再接到盖子上。这类做法和1很接近。辨别方式也雷同。
3.纯手工成型——手工打出泥片,手工接片,利用纯熟的基本功用工具修圆。这类做法,子口厚薄不均,线条活性足,自然。
四、看身桶。这个部分一般分为三种:
1.借助模具成型——即挡胚成型,身桶前后有哈夫线,壶内壁多出现横向拉丝纹,横向搪胚纹或完全无痕迹。外观泥门很松,浆负面,颗粒内收者居多。
2.纯手工成型——纯手工打片成型的壶作,以前有过多次介绍,成品痕迹包括泥凳纹、收缩纹、外观拍打痕、对着光转动看有不均匀波浪纹等………这里需要强调的一个部分,是纯手工成型的作品,泥门紧致,因泥片在成型过程中不断向内受力,颗粒结构挤压,烧成品颗粒在挤压中外凸。多看实物会很容易辨别。
3.仿手工成型痕迹——首先,纯手工打泥片,将身桶打出7-8成形状,不上底片,放入石膏模,然后带上塑料薄膜手套轻微向外顶,顶出形状后再上底片。为之仿手工成型做法。这类壶具备一切纯手工成型工艺的特点,包括泥凳纹,收缩纹,局部拍打痕,壶内印章等。但是!由于放入石膏模内之后向外发力顶的部分,必定使得泥料结构变松,烧成品的外部泥料结构会发生变化,顶的部分越多,泥门结构越松散,最终仿手工成型的壶器,没有向外受力的局部,颗粒在积压中外凸,被向外受力的局部,颗粒内收且平坦。细心观察,上手实物多了,很容易辨认。
一看,真紫砂壶的纹理清新、圆润,视觉有亚光的效果,有众多分布均匀的细小类似金属光泽的颗粒。有的手工壶内壁,有从中心圆点向四周的放射状线,属于加工工艺过程中形成的。
二摸,真紫砂壶摸上去的手感细腻但不打滑,假紫砂壶手感粗糙,或者打滑;例如普通陶土的手感粗糙,瓷器的手感初摸打滑,如果稍用力按压摩擦就手感发涩。这是由于分子结构不同的表现。
三转,转动壶盖,真紫砂壶的壶盖转动灵活流畅,并发出轻微“丝丝”或者“沙沙”的悦耳的声音,陶土的假“紫砂壶”则发出沉闷的“哧啦哧啦”声音。
四听,用盖子轻敲壶体,尽管有人不赞成这么做,但是这点非常有效。真紫砂壶敲击的声音清脆悦耳,声音短暂,敲击结束声音立刻停止;普通陶土的假紫砂壶,敲击声音沉闷浑厚短暂;
瓷器敲击的声音比紫砂的更加清脆有点像金属撞击的声音,一般人不好区分。但是有一点非常明显的区别就是,瓷器的声音波长明显,敲击结束后,声音仍然持续数毫秒,而真紫砂是立刻停止。
五证书,一般正品的紫砂壶都有制作者的手写证书,证书通常为宣纸,毛笔书写,书法俊秀,这是因为,书法是一个好的工艺师的必修课,好紫砂壶的增值更多体现在书法和绘画的技艺上,加盖印章。印章的落款与紫砂壶底的落款一致。
六试水,水浇在真紫砂壶上面,不会形成明显的水珠,水是比较均匀的一片,然后没多久就逐渐被紫砂吸收。
扩展资料:
选购方法:
紫砂壶既是一种功能性的实用品,又是可以把玩、欣赏的艺术品。所以,一把好的紫砂壶应在实用性、工艺性和艺术性三方面获得极高的肯定。壶艺爱好者在选购紫砂壶时,不妨就以下几点加以斟酌:
实用功能是指其容积和容量,壶把便于端拿,壶嘴出水的流畅,让品茗沏茶得心应手。因此,选购紫砂壶应依据个人的饮茶习惯,选择壶的容量,壶嘴出水的顺畅,壶把执握的舒适等等。
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圈足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也应清晰与流畅。还须审视其“泥、形、款、功”四方面的水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砂壶
紫砂壶怎么辨别手工还是机器制作如下:
1、纯手工紫砂壶鉴别特征一:手工接缝下图中央竖立的粗条就是拍泥条围身桶的手工接缝。
2、纯手工紫砂壶鉴别特征二:板凳纹纯手工紫砂壶,泥片拍打成型,泥条在泥板凳上拍打的时候,泥片上印出板凳的条纹,这就叫“板凳纹”。老式传统做法,“板凳纹”非常明显;当然如果泥凳本身很光,留下的泥凳纹就不是这么明显的。
3、纯手工紫砂壶鉴别特征三:收缩纹紧靠手工接缝中下部并且和手工接缝呈十字交叉的一圈细密小皱文,分布非常自然。这个就是全手工收索纹路。行话叫(皱皮)这个是判断是否是手工壶的最主要依据。
4、皱皮形成的原因:拍打泥条成型时,手上是内松外紧(外面拍打塑型),泥料自然弯曲一般出现在身桶中下部。尤其接近收底的地方弯曲程度较大。高温烧成后由于内外膨胀系数(张力)不同。内部就出现了自然分布的皱皮。有些新式工匠推墙干净,但是多少会留下这个痕迹。
5、青灰泥:产于宜兴丁山黄龙山,位于矿层底部夹层,质地特纯,成色稳重,色呈青灰,十分稀少,极易泡养,此泥深受制壶名家的青睐。也是每个藏壶人的最爱。
极品青灰泥,非常易于泡养。使用越久,壶身色泽越发黯然之光,古朴温雅。长久使用,壶身会因抚摸擦拭,变得越发温润质朴。可谓紫玉恒久远,一壶永留传。
6、越名贵的紫砂壶礼品,就越精致,造工也更精巧,如果你对鉴别紫砂壶礼品还是没有把握,就要请教相关的专业人士,这样才不会让你选择紫砂壶礼品买了假礼品!
扩展资料:
鉴定方法
紫砂壶从选泥、制作成壶坯等关键工序都是用手工操作的,因而制作十分精细。陶坯一般多不上釉,以其自然色泽取胜,只是在陶坯成型后,上面印刻的书画诗文纹案都要用粉质颜料加填于轮廓中。这种自然本色和着色方式是紫砂陶壶的一个显著特点。
在造型上,虽然每个制壶名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但大体上还是可以分为素色、筋瓤和浮雕三种类型。
紫砂壶形态淳朴、色泽古雅、质地精密,而且使用的年代越久,经人手抚摩后越显出其古雅光亮。
一般的紫砂壶并不名贵,紫砂壶中的珍品是那些出自名家之手的作品。明清时期,宜兴地区出现了众多的制壶高手,他们以其高超的技巧,独特的风格将紫砂壶制作得巧妙至极,这些精巧的紫砂壶上,一般都落有他们的款识。
伪制的紫砂壶即系冒仿名家产品。作伪者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或者在新壶上直接刻上名人的款识;或者用没有款识的旧壶,冒刻前代名人的款识。
鉴定紫砂壶的真伪,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亮色上看。真正的紫砂壶体重、色紫,因为长期为人手抚摩,上面呈现出汕润的光亮。而新制的紫砂壶一般说来质地都比较疏松,颜色偏黄,有光亮的少,无光亮的多。即使有光亮,也是用州白蜡打磨上去的。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