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紫砂壶 / 正文

宜兴紫砂壶藏家(宜兴紫砂壶名家大师价格)

发布时间:2025-09-20 浏览量:11 次 作者:古博

宜兴紫砂壶藏家(宜兴紫砂壶名家大师价格)

在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而紫砂壶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宜兴紫砂壶藏家的世界,领略这一茶文化的艺术品。

一、宜兴紫砂壶的历史与传承

宜兴,位于江苏省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城市。早在唐代,宜兴就已经开始生产紫砂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紫砂壶逐渐成为了我国茶文化的重要代表。

紫砂壶的特点:

1. 材质独特:紫砂壶采用宜兴特有的紫砂泥制作,这种泥料富含多种矿物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性。

2. 造型多样:紫砂壶造型丰富,有圆形、方形、六方等,各具特色。

3. 工艺精湛:紫砂壶制作工艺复杂,包括打泥、塑形、刻花、烧制等多个环节。

4. 文化内涵丰富:紫砂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许多壶身上都刻有诗词、典故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宜兴紫砂壶的收藏价值

宜兴紫砂壶作为茶文化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以下是一些影响紫砂壶收藏价值的主要因素:

1. 壶的材质:紫砂壶的材质对收藏价值影响较大。一般来说,泥料越纯,壶的收藏价值越高。

2. 壶的工艺:工艺精湛的紫砂壶,其收藏价值自然不菲。

3. 壶的历史:具有悠久历史的紫砂壶,其收藏价值更高。

4. 壶的艺术价值:壶身上的诗词、典故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 壶的品相:壶的品相完好无损,收藏价值自然更高。

三、如何成为宜兴紫砂壶藏家

想要成为宜兴紫砂壶藏家,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了解紫砂壶知识:学习紫砂壶的历史、制作工艺、材质特点等知识,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2. 关注市场动态:了解紫砂壶市场的价格走势,掌握市场动态。

3. 选购优质壶:在选购紫砂壶时,要注重材质、工艺、历史、艺术价值等因素。

4. 交流学习:与其他紫砂壶藏家交流学习,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5. 注重品相:在收藏紫砂壶时,要注重壶的品相,确保其完整无损。

四、宜兴紫砂壶藏家心得

以下是一位宜兴紫砂壶藏家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紫砂壶藏家,我深知紫砂壶的魅力所在。每当看到心仪的紫砂壶,我都会被其独特的气质所吸引。紫砂壶不仅仅是一件茶具,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收藏紫砂壶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欣赏美、品味生活。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追寻这一茶文化的艺术品,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宜兴紫砂壶作为茶文化的艺术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名紫砂壶藏家,我们要用心去欣赏、去品味,让这一茶文化得以传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宜兴紫砂壶将再次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宜兴紫砂壶国家级大师名单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俗称国大师,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是授予国内工艺美术创作者的国家级称号。自1979年起,在紫砂界,一共诞生了17位德艺双馨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如下:

宜兴紫砂壶国家级大师名单:

第一届 1979年

紫砂界无

第二届 1988年

1、顾景舟(1915-1996),紫砂七老之一,是近现代紫砂行业名气最大、成就最高的个位,堪称壶艺泰斗、一代宗师。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提璧组壶成交价1782.5万

大提壁壶成交价1288万

吴湖帆画相明石瓢壶成交价1232万

紫砂云肩如意三头茶具成交价1023.5万

九头咏梅茶具成交价2875万

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成交价9200万

第三届 1993年

2、蒋蓉(1919-2008),著名的花货女王,紫砂七老之一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西瓜型紫砂壶成交价126.5万

荷花青蛙套壶成交价522万

束柴三友壶成交价598万

牡丹紫砂壶成交价632.5万

3、汪寅仙(1943-2018)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三友同福紫砂壶成交价529万

金秋南瓜紫砂壶成交价460万

五代同堂提梁壶成交价897万

4、徐秀棠(徐氏双杰)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紫砂四季美人瓶成交价126.5万

紫砂坐八怪成交价145.6万

王寅春制徐秀棠刻紫砂四方壶成交价287.5万

顾景舟制徐秀棠刻紫砂四方筒盆成交价322万

5、吕尧臣(壶艺魔术师),独创之吕氏绞泥出神入化,堪称一绝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奥运鸟巢壶成交价184万

逸者寿壶成交价230万

吕尧臣制吕俊杰合作子非鱼茶具成交价322万

第四届 1997年

6、徐汉棠(徐氏双杰),为顾景舟第一弟子,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是中国紫砂界唯一获此殊荣者。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仿古壶成交价95万

紫玉金砂壶成交价330万

7、谭泉海(陶刻大师)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汪寅仙制谭泉海刻滔滔提梁壶成交价115万

王石耕制谭泉海刻六六大顺壶成交价126.5万

何道洪制谭泉海刻大集思壶成交价682万

第五届 2006年

8、李昌鸿,师从顾景舟大师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李昌鸿制砖方壶成交价57.5万

李昌鸿沈遽华制九头竹简茶具成交价69万

李昌鸿制亚明书铜砣四方壶成交价92万

9、周桂珍,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华寿壶成交价227.7万

珍智提梁壶成交价230万

周桂珍、顾景舟制仿古壶成交价241.5万

10、顾绍培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天地方圆成交价103.5万

紫泥大供春壶成交价105.8万

高风亮节壶成交价143.75万

11、鲍志强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千祥和合壶成交价92万

金声玉振壶成交价94.3万

第六届 2012年

12、曹亚麟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天涯共此时壶成交价74.75万

溪趣套壶成交价195.5万

第七届 2018年

13、毛国强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毛国强刻曼生十八式 345万

何道洪制范曾绘毛国强刻大韵壶成交价517.5万

14、季益顺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心心向阳套组成交价230万

养康益寿茶具成交价230万

季益顺制蒋君设计天宫团圆壶成交价230万

15、吴鸣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荷塘听雨壶成交价48.3万

布纹樱桃壶成交价74.75万

秘戏图考壶成交价76.84万

16、葛军

部分作品被收藏记录

1999年紫砂作品《九九归一》、《回归》、《祥和》由*新闻办公室定为国家级礼品,并由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收藏。

2005年紫砂作品《将军壶》被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8年与中国书法家协会2008名会员联手打造《福满神州》紫砂壶,被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收藏。

2017年紫砂作品《高歌猛进》由平川博物馆永久收藏。

17、蒋国兴

与师傅王石耕师徒合作的飞象壶获得了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国际艺术大师精品览会金奖。2018年5月14日,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以上就是17位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顾景舟、蒋蓉、徐秀棠、吕尧臣、汪寅仙、徐汉棠、谭泉海、李昌鸿、周桂珍、顾绍培、鲍志强、曹亚麟、葛军、季益顺、毛国强、吴鸣、蒋国兴。向真正的大师,致敬!

宜兴紫砂壶名人录 现代

以下是宜兴紫砂壶现代名人录,包括设计师、制壶师、收藏家等:

1.刘美瑛:宜兴紫砂名家、国家工艺美术大师,曾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主任。

2.郭炳松:著名紫砂壶设计师、作家,被誉为“现代紫砂壶艺术的领军人物”。

3.刘维芝:紫砂陶瓷艺术家,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作品展,作品被多个博物馆收藏。

4.谢飞芳:著名紫砂壶制壶师,被誉为“当代紫砂壶之父”。

5.蔡家根:紫砂壶收藏家和鉴赏家,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紫砂壶藏品,曾举办多次个人收藏展。

6.李涛:紫砂壶制壶师,曾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作品曾展出于法国卢浮宫。

7.许志康:紫砂陶瓷艺术家,作品曾获奖于香港新世纪紫砂壶创作大赛、紫砂陶瓷顶尖大赛等。

8.张奇:紫砂壶制壶师,曾多次获得国内外紫砂壶大赛金奖,并被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等。

9.吴建民:著名紫砂壶设计师和制壶师,作品被称为“神来之笔”。

10.张亚东:紫砂壶收藏家和投资人,曾多次参与紫砂壶拍卖,收藏价值极高。

古代制作紫砂壶的名家都有哪些人

陈壶根据各类紫砂史籍资料整理的明、清时期紫砂历史名人资料,介绍供您参考。

【金沙寺僧】

明成化、弘治年间宜兴湖金沙寺和尚。明代周高起在其著作《阳羡茗壶系》中认为金沙寺僧是最早制作紫砂壶的人。

【供春】

又名龚春,江苏宜兴人,明正德年间宜兴紫砂陶工艺开创者之一,其事迹在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许次纾《茶疏》及清吴骞《阳羡名陶录》中均有记载。供春初为学使吴颐山家僮,随吴攻读于宜兴金沙寺中。据传供春学金沙寺老僧,淘细土抟坯,制成砂壶。壶内外隐见手指螺纹,制品敦庞周正,栗色如古金铁,世称“供春壶”。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件供春款树瘿壶,造型仿树瘤,壶身把柄一侧刻篆书“供春”二字。据考证此壶原为清末翰林、大收藏家吴大所藏,原缺壶盖由裴石民后配。但因供春壶历来多有仿制,故此壶的真伪尚有争议。

【董翰】

号后溪,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初年宜兴紫砂制陶名家。据清吴骞《阳羡名陶录》记载,董翰、赵梁、元畅、时朋是继供春之后制壶四大家。董翰制壶一改寺僧、供春以来的古拙风格,始造菱花式壶,极尽工巧。《阳羡名陶录》认为四家中,董翰作工“文巧”,其余三家“多古拙”。

【赵梁】

又作赵良,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初年宜兴紫砂制壶四大家之一。《阳羡名陶录》记赵梁所制茗壶多为提梁式,作品以古拙著称。据说明代砂壶中的提梁式,就是首先由他创制的。

【元畅】

又作元(玄)锡、袁锡,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初年宜兴紫砂制壶四大家之一。

【时朋】

又作时鹏,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初年紫砂制壶四大家之一,时大彬之父。

【李茂林】

名养心,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初年宜兴紫砂陶名家。因家中排行老四,又擅长制作小圆砂壶,人称“小圆壶李四老倌”。清嘉庆《宜兴县志》称其所制之壶“妍妙在朴致中,世称名玩”。他的作品不加款署,仅朱书号记。另据明人周高起考证,在李茂林之前,紫砂壶都直接放入缸窑烧造,不用匣钵封闭,“不免沾釉泪”,自李养心始,壶“乃作瓦缶,囊闭入穴”,是紫砂壶装烧方法的一大改革。

【时大彬】

号少山,江苏宜兴人,时朋之子,明万历至清初宜兴紫砂陶名家,与时人李仲芳、徐友泉有“壶中妙手称三大”之誉。大彬初仿供春制大壶,后受文人饮茶理论启发,改做小壶。他善用各色陶土,对泥料的加工配制、成型技术、造型设计、铭刻款识等均有研究和改进,作品“砂粗质古肌理匀”,“不务妍媚,而朴实坚栗,妙不可思”,使紫砂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时人许次纾《茶疏》云:“昔时龚春制壶,近日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随手造做,颇极精工。”时大彬壶上铭款甚为讲究,为端丽的楷书,用竹刀刻成,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中说其“书法娴雅,在《黄庭》《乐毅》帖间,人不能仿,赏鉴家用以为别”,并称其为“大家”。“大彬”款紫砂壶传世品很多,近年又屡有出土,如江都县丁沟镇明代曹姓墓中出土的朱砂六方壶,无锡明代翰林学士华师伊墓出土的三足圆壶等。

【李仲芳】

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李茂林之子,时大彬弟子,“壶中妙手称三大”者之一。《阳羡名陶录》记其作品由古朴渐趋精巧,清初人认为他的“小圆壶形制精绝,又在大彬之右”(阮葵生《茶余客话》),《阳羡茗壶赋》作者吴梅鼎评价李仲芳壶有“仲芳骨胜而秀出刀镌”。《阳羡茗壶系》中说:世所传大彬壶,也有仲芳作,大彬见而赏之并自署款的。所以当时有“李大瓶,时大名”之说。

【徐友泉】

名士衡,江苏宜兴人,一说为江西婺源人,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时大彬弟子,“壶中妙手称三大”者之一。他原非宜兴制陶世家子弟,但因有造型艺术天赋,为时大彬赏识,纳为弟子。徐友泉善制汉方、扁觯、小云雷、提梁卣、蕉叶、莲方、菱花、鹅蛋等多种器形,所配泥料有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淡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黄、闪色、梨皮等多种色调,文献评价他的作品“种种变异,妙出心裁”。清人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中写道:“若夫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而从心,技而进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把徐友泉称作穷变化、集大成的一代宗匠,可谓备极推许。其子继承父业制陶,时人并称“大徐”“小徐”。

【欧正春】

名子明,江西婺源人,明万历年间宜兴制瓷名家,时大彬弟子,“宜钧”的创始者。他以白泥或紫泥作胎,仿宋钧窑瓷器造型及其乳浊釉,器型有盆、奁、架、瓶、盂、尊、炉等,釉色以天青、天蓝、芸豆红等居多,亦见葡萄紫、灰蓝色等珍贵品种,世称“欧窑”,制品称“宜钧”。《阳羡名陶录》评介欧正春作品“多规花卉果物,式度精妍”,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将其制陶艺术归为“雅流”。

【邵文金】

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手,时大彬弟子。清吴骞《阳羡名陶录》记其仿制时大彬所作汉方式样的砂壶,技艺独绝。

【邵文银】

又名亨裕,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手,时大彬弟子,清吴骞《阳羡名陶录》只录其名。

【蒋伯】

名时英,原名伯敷,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工匠,时大彬弟子。吴骞《阳羡名陶录》评其人“因附高流,讳言本业”,又评所作陶器“坚致不俗”。张燕昌在《阳羡陶说》中记曾见其作,相传为大收藏家项墨林确定式样的“天籁阁壶”。

【陈用卿】

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手。《阳羡名陶录》记其作品“式尚工致,如莲子、汤婆、钵、盂、圆珠诸制,不规而圆,已极妍饰”。器上落款为仿钟太傅笔意,再用竹刀刻之,具有浓厚书卷气。

【陈信卿】

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匠,仿时大彬、李仲芳等人所制的紫砂器,作品坚瘦工整,雅自不群。

【陈光甫】

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手,时大彬的入室弟子。早年一目失明,但仿制古器仍能达到具体而微。《阳羡茗壶系》评之为“雅流”。

【陈仲美】

江西婺源人,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陈仲美原在景德镇制瓷,因从业者甚多,不易成就,遂赴宜兴制紫砂器。他的作品别具一格,所制茗壶有的摹状花果,并缀以草虫,有的壶上装饰龙戏海涛,龙伸爪出目,传神生动。除茶器之外,陈仲美制作的香盒、花杯、狻猊炉、辟邪镇纸,均精雕细刻,大大开拓了紫砂陶的制作范围。他雕塑的紫砂观音像,庄严慈悯,神采如生。可惜的是这位“智兼龙眠、道子”的艺术家,竟以“心思殚竭”而英年早逝。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将其所做之壶列入神品。

【沈君用】

名士良,江苏宜兴人,明万历时宜兴紫砂陶名家。沈君用自幼即因善制陶而闻名,时人称其为“沈多梳”(多梳,即还未束发成年的意思)。他擅长配制紫砂泥料,作品多浮雕装饰,玲珑剔透,虽不尚正方正圆,但接缝处准确严密,不苟丝发。《宜兴县志》记沈君用是继供春、时大彬后,与徐友泉、陈用卿、徐令英同列的制壶名手。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将其和陈仲美的作品同列为神品。

【邵盖】

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工匠,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将其列入“别派”。被列入别派的还有同期的周后溪、邵二孙,以及天启、崇祯年间的宜兴紫砂陶工匠陈俊卿、周季山、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沈君盛等人。书中还说他们的生平见于汪大心《叶语附记》。

【陈辰】

字共之,明天启、崇祯年间宜兴紫砂陶工匠。他善于在砂壶上镌刻铭款,时人制成的壶多请他镌款文,被称为“陶家之中书君”。《阳羡茗壶系》将其列入别派。

【徐令音】

江苏宜兴人,明天启、崇祯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宜兴县志》记:“若徐友泉、陈用卿、沈君用、徐令音,皆制壶名手也。”说明他的制壶技艺可与徐友泉等人相比拟。《阳羡名陶录》认为他可能就是徐友泉之子“小徐”。

【项不损】

名真,浙江嘉兴人,明天启、崇祯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它是嘉兴名族项氏后裔,曾以诸生贡入国子监。吴骞《阳羡名陶录》认为项不损制作砂壶乃文人偶尔寄兴之作。他所制之壶质朴雅致,款识书法有晋唐风格,水平高于时大彬、李仲芳诸家。

【沈子澈】

江苏宜兴人,也有说是浙江桐乡人,明崇祯末年宜兴紫砂陶名手。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云其制壶古雅浑朴,曾为他人制菱花式壶,镌铭曰:“石根泉,蒙顶叶,漱齿鲜,涤尘热。”《阳羡名陶录》称其为“明季一名手也”。

【陈子畦】

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宜兴紫砂陶工匠。《阳羡名陶录》记其最善仿徐友泉,制品为时人珍爱。又有人说他是清初紫砂名家陈鸣远之父。

【惠孟臣】

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宜兴紫砂陶名家。清人的著述里对于他的壶艺评价不相一致,如张燕昌《阳羡陶说》云其壶款识笔法不俗,做工则远不及时大彬。《阳羡名陶录》作者吴骞记其收藏的孟臣制壶,风格古朴,底刻唐人诗句及署款行书10字,笔法似唐代书法家褚遂良,认为惠孟臣“亦大彬后一名手也”。惠孟臣以善制小壶出名,制品精妙,为时人所赏识。清初施鸿保在《闽杂记》中称:“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茶具精巧,壶如胡桃者,名孟臣壶”说明他制作的此类小巧的茗壶乃功夫茶必备的茶具。

【项圣思】

不见史载,但其所遗作品紫砂桃杯,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杯呈朱砂紫色,劈半桃为杯,枝作把手,枝叶缠蔓,桃叶脉络毕现。桃杯口沿外刻七言诗两句,诗下署“圣思”二字,并钤“圣思所作”阳文小印一枚。这件作品精巧玲珑,技艺独绝,是紫砂器中极为少见的珍品。杯托为民国名手裴石民1924年配制,上有收藏家储南强所写题记,他写道:“圣思相传为修道人,姓项,能制桃杯,大于常器,花叶干实无一不妙,见者不能释手……”这可能是有关项圣思的惟一记载。

【陈鸣远】

名远,号鹤峰、鹤、壶隐、石霞山人。江苏宜兴人,清初宜兴紫砂陶名家。《宜兴县志》称陈鸣远是近百年来壶艺成就第一名手。他长于雕塑,善于巧妙调配泥色,是一个善翻花样、塑镂兼长、技艺精湛的大师。作品类型广泛,既有茗壶茶具类,也有文房雅玩类。清人张燕昌在《阳羡陶说》中记述:“鸣远手制茶具雅玩,余所见不下数十种。”有天鸡壶、海棠杯、诰宝壶、花尊、菊盒、香盘、什锦杯、砚屏、梅根笔架、莲蕊水盂以及各种瓜果小品等,均文丽工雅,款识书法雅健,有晋唐风格,誉者以为“堪与三代古器并列”。他的作品名扬中外,名士公卿争相求购。

【惠逸公】

清雍正、乾隆时宜兴紫砂陶名匠。其制壶技艺与明末名家惠孟臣相伯仲,世称“二惠”。孟臣制品浑朴工巧俱备,而逸公则长于工巧一类。款识书法楷、行、草俱备,且竹刀、钢刀并用,陶刻作品甚佳,非乾嘉后辈所能及。

【华凤翔】

江苏宜兴人,清康雍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匠。善仿古器,制品精雅而不失古朴,兼长紫砂炉。

【许龙文】

清雍乾年间宜兴紫砂陶工匠,技艺受陈仲美、沈君用影响,所制多花卉象生壶,壶底常刻一方印,一曰“龙文”,一曰“荆溪”。

【葛明祥、葛源祥】

清乾隆、嘉庆年间宜兴丁蜀镇制瓷名家。兄弟二人继承明万历年间欧窑仿宋的传统,继续烧制“宜钧”瓷器,釉色灰中晕蓝,较欧窑更甚一筹,器型多瓶、罐、盆、盂。

【陈鸿寿】

字子恭,号曼生。浙江杭州人,清乾隆至咸丰年间书画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他诗书画皆精,并擅长紫砂壶设计。陈鸿寿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任溧阳知县期间,设计了紫砂史上著名的曼生十八壶式,请杨彭年、邵二泉等当地名家制作,又由曼生及其幕中好友题刻诗句铭文,作品世称“曼生壶”。曼生壶的造型有石铫、横云、井栏、合欢、却月、半瓦当、方山、瓜形、覆斗等,铭文或切壶切茶,或取自商周青铜器,或为历史典故、座右铭等。壶底多有阳文篆书印“阿曼陀室”,并有“彭年”“二泉”等印鉴。陈鸿寿对紫砂壶艺的贡献,在于使书画与篆刻第一次以装饰的面目出现于紫砂壶身,并导致了紫砂壶造型艺术的创新,几何形体由此开始,造壶艺术自此呈现出“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新气象,而“曼生壶”也为后世收藏家、茶艺家所珍爱。

【邵二泉】

清嘉庆道光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擅长制壶并在壶上镌刻铭文、款识。曾于嘉庆二十一年与陈鸿寿合作制作“曼生壶”。道光年间曾为邵景南制作的壶刻铭款。

【杨彭年】

江苏宜兴人,一说浙江桐乡人,清嘉庆、道光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他善于配泥,随手捏塑,其壶或浑朴厚重,或玲珑秀巧,均具天然之趣。他是陈鸿寿“曼生壶”的主要合作者,陈还为他题赠斋号“阿曼陀室”。杨彭年传世作品多有“阿曼陀室”“杨彭年制”“彭年”等印记。

【杨宝年】

又名葆年,字公寿,清嘉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艺人,杨彭年之弟。善制茗壶,尤善捏制之法。曾为陈鸿寿制壶,所选泥料均为名贵的天青泥,紫檀色中微泛蓝,精光内含,温润如玉。

【杨凤年】

清嘉庆、道光年间宜兴紫砂陶女艺人,杨彭年之妹。善配泥色,作品构思巧妙,浮雕精美。其传世品竹段壶,壶体、执柄均作竹节形,并饰以浮雕竹枝竹叶。杨凤年也曾为陈鸿寿制壶。

【瞿应绍】

字子治,一字陛春,号月壶,晚年改号瞿甫、老治,室名“毓秀堂”。清道光贡生,官至同知,为上海名士。工诗词、尺牍、书画、篆刻,最擅画竹,兰、柳亦工。又擅陶刻,尤好将自画竹梅及铭刻刻于紫砂壶上,人称“三绝壶”。曾与制壶名家杨彭年合作,壶柄上有“彭年”印记,有的作品请邓奎代笔书款。有《月壶题画》《月壶草》著作传世。

【朱坚】

字石梅,浙江绍兴人,清嘉庆、道光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善制锡壶及紫砂壶,所制壶式样多种,均玲珑秀美,风雅宜人。创制紫砂包锡工艺,常在砂壶或砂胎锡壶面上刻梅花和自作诗句及名士题咏。曾著有《壶史》一书。

【邵大亨】

江苏宜兴人,清道光、咸丰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邵大亨年少就享有盛名,他善于仿古,造型以浑朴见长,做工精湛。高熙在《茗壶说》中记述邵壶“肩项及腹,骨肉亭匀”,“嘴胥出自然,若生成者”,“口盖直而紧,虽倾侧无落帽忧”。邵大亨壮年便死于乱世,留存世间的茗壶寥寥无几,在清代时便已“一壶千金,几不可得”。其传器有“鱼化龙”“掇球”“风卷葵”“一捆竹”等式样,都已被视珍宝。

【黄玉麟】

江苏苏州人,清同治、光绪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黄玉麟曾受聘于金石收藏家吴大家,将吴氏收藏之青铜器、古陶器的造型、艺术特色融合入紫砂陶中。他制壶讲究泥料的选配,多圆式,作品莹洁圆润,精巧工整,鉴赏家珍之。现藏于宜兴文物陈列室的鱼化龙壶就是他的作品,壶呈紫红色,盖内有“玉麟”方印,盖上有龙头伸缩吐注,奇特灵妙。

【俞国良】

清末民国时宜兴紫砂陶名艺人,曾被吴大请去制壶,作品工精细巧,技艺纯熟,壶的体态雍容谨慎。他的作品红泥四方传炉壶曾于1932年获得芝加哥博览会的奖状,现收藏于宜兴紫砂工艺厂。俞国良的作品多钤“国良”“锡山俞氏”印。

【程寿珍】

自号“冰心道人”,近代宜兴紫砂陶名家。所作掇球壶犹如大、中、小三个圆球叠垒,端正稳健,口盖紧密,曾于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此后便有“价随身高”之誉。他所做的仿古壶特别粗,盖大而扁平,线型粗细对比得体,骨肉亭匀,气度不凡。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原文链接:https://www.idaitao.com:443/zishahu/115233.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古博文玩网是一个专注文玩珍宝收藏知识的一个网站,包括古玩字画、名家字画、翡翠玉石、钱币、油画、瓷器、文献、工艺品等珍藏品鉴定估值。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