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陶瓷艺术中,紫砂壶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而兰花紫砂壶,作为紫砂壶中的佼佼者,更是以其优雅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陶瓷艺术的瑰宝。本文将带您走进兰花紫砂壶的世界,领略其独特的美。
一、兰花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一)兰花紫砂壶的起源
兰花紫砂壶起源于我国江苏省宜兴市,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据传,在明朝正德年间,宜兴当地的制壶艺人吴德盛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将兰花图案雕刻在紫砂壶上,从而开创了兰花紫砂壶的先河。
(二)兰花紫砂壶的发展
兰花紫砂壶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在明清两代,兰花紫砂壶得到了迅速发展,许多著名的紫砂壶艺人纷纷投入到兰花紫砂壶的创作中。如清代著名的紫砂壶艺人陈鸣远,他的兰花紫砂壶作品更是被誉为“兰花紫砂壶之冠”。
二、兰花紫砂壶的特点
(一)造型优美
兰花紫砂壶的造型多样,有圆形、方形、扁形等。其中,圆形兰花紫砂壶最为常见,其线条流畅、造型饱满,给人以稳重、大气之感。方形兰花紫砂壶则显得端庄、典雅,扁形兰花紫砂壶则显得俏皮、可爱。
(二)工艺精湛
兰花紫砂壶的工艺精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材严格:兰花紫砂壶选用宜兴特有的紫砂泥料,这种泥料质地细腻、透气性好,是制作紫砂壶的优质原料。
2. 造型独特:兰花紫砂壶的造型设计独具匠心,将兰花图案与紫砂壶造型完美结合,展现出兰花的高洁、典雅之美。
3. 雕刻精细:兰花紫砂壶上的兰花图案雕刻细腻,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三)文化内涵丰富
兰花紫砂壶不仅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更是一件富含文化内涵的艺术品。兰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典雅、谦逊,与紫砂壶的内在品质相得益彰。
三、兰花紫砂壶的保养与鉴赏
(一)保养
兰花紫砂壶的保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清洁:使用后应及时清洗,避免茶垢和油污附着在壶身上。
2. 避免碰撞:兰花紫砂壶易碎,应避免碰撞和摔打。
3. 定期养护:可用柔软的布擦拭壶身,保持壶身的光泽。
(二)鉴赏
鉴赏兰花紫砂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造型:观察壶身的线条是否流畅、饱满。
2. 工艺:观察兰花图案的雕刻是否细腻、线条是否流畅。
3. 泥料:观察壶身的色泽是否均匀、泥料是否细腻。
4. 气息:观察壶身的气息是否清新、自然。
四、兰花紫砂壶的市场价值
兰花紫砂壶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在市场上备受追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重视,兰花紫砂壶的价格逐年攀升。以下是兰花紫砂壶的市场价值表格:
品类 | 估价(万元) |
---|---|
普通兰花壶 | 5-10 |
稀有兰花壶 | 10-50 |
名家兰花壶 | 50-100 |
稀世兰花壶 | 100以上 |
总结
兰花紫砂壶作为我国陶瓷艺术的瑰宝,以其优雅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收藏家和爱好者们的首选。在今后的日子里,兰花紫砂壶将继续传承和发扬我国陶瓷艺术,为世界艺术舞台增光添彩。
这两个品种都好。
紫砂星是蕙兰里面颜色和瓣子都非常稳定的品种,外瓣中规中矩,内侧常常会有紫砂壶一样的颜色,捧瓣完全舌化且铺有密密麻麻的红点,舌根到舌尖带绒毛的红点铺得极为密集,着花5到10朵,在阳光照射下犹如仙女抿嘴微笑一般。
清逸蕊蝶是杭州清逸居选育命名的蕙兰极品三星蝶,草型矮小,叶蝶非常好,花大出架,色彩对比度极佳,舌头宽大,整体观赏度极佳,是一款不可多得的蕙兰叶蝶三星蝶。
有很多壶友在私人订制紫砂壶时,不知道该刻什么壶铭好,下面是古今名家(部分)壶铭给各位壶友以作欣赏与参考。
孙道明遗器壶铭:
且吃茶,清隐。
壶润茶香
留佩题壶铭:
把此瓦缶石,亦作玉壶看。
壶中日月长,山窗无依样。
三分分,茶解解,解之之渴。
天茶星,守东井,占之占,得铭饮。
时大彬壶铭:
行吟山水之中。夜泊江门外。
清风枞起腋。明月一天凉如水。
一杯清茗,可沁诗脾。
叶应经霜绿,花肥映日红。
陈用卿壶铭:
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
瓦平亲汲三泉水,沙帽笼头手自煎。
汪森题壶铭:
茶山之英,含土之精,饮其地者,心恬神宁。
酌中冷,汲蒙顶,谁其贮之古彝鼎,资之,汲古得修绠。
古泉题壶铭:
香引春茗,声度梅花。
吾山题壶铭:
臂月团,宜左右,不求备,长相守,此延年,彼益寿。
孟臣壶铭:
一片冰心。月下甘泉。
白玉山居。松风水月。
玉井生香味。一勺之水多。
切吸杯中月。只在此山中。
山中一古人。知君于此景。
闲人野寺门。平桃作别烟。
明月山中来。明月松间照。
直上江水流。白云天外至。
白云一片玉。玉宇乍生凉。
花香讶正甜。茶具质而坚。
香引古人来。香中别有韵。
巫山十二峰。八月湖水平。
水山作主人。亦足以叙情。
春风饮诗古人来。清秋月满映三红。
二水中分白鹭洲。泉流直下三千尺。
明月一天凉似水。洞口飞江日照斜。
吟到梅花句亦香。月明林下美人来。
水接西江天外声,三山半落青天外。
竹窗闲楼一片云。江上春光留此夕。
斜挹雪和凉见月。月明一弓凉似水。
就里春光随意好。思清都为饮茶多。
水交以淡,茗战而肥,香浮雀舌,助我诗人。
朱石梅壶铭:
昔人咏梅云,香中别有韵。
芬花一瓢,东阁招邀。
寒香沁肺腑,同味江南佳。
范佳果,试槐火,不能七碗,兴来惟我。
花院闲吟处,呼童烹石泉,最怜松顶鹤,非舞避炊烟。
文旦壶茗:
何必凤团夸御茗。浣女祠前落日尘。
松竹开三迳,花落鸟啼水自流。
敲诗煮茶
子冶壶茗:
翡翠婵娟,春光荡漾,置壶竹中,影落壶上。
一勺八斗之才。千石公侯寿贵。
烹得喜安至,得味有诗来。
且夕畅饮三杯,身心了无一事。
一枝花入上林春。两腋生风。
烹茶无客至,得味有诗来。
荆溪水味同三峡,阳羡茶香过六安。
山家风味犹示淡,花下寻诗品妙若。
徐恒茂题馥远亭壶茗:
江郎怀里笔,潘令县中花。
风信初喊蕊,心田亦吐芳。
远树断云春雨外,华星明月晚凉初。
陈鸣远壶铭:
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
白玉山居,名人法古。
溪水绿生烟。两斋腋习习清风生。
雪花雨脚。衍斋真赏。
古今珍玩,只此可人。
器堕于地,示可掇也;言出于口,不可及也。慎之哉!
显明题壶铭:
山水主人,以之自乐。
古金题壶铭:
饮之长寿,百作宝盘,其永宝用。
吴梅鼎壶铭:
瓦壶天水菊花茶。
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
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
郝翁壶铭:
载船春茗桃源卖,自有人家带称来。
茶已熟,雨正朦,戴笠来,苏长公。
铁为之,沙抟之,彼一时,此一时。
以汗之铎,为今之壶,土泥代金,茶当呼荼。
曼生壶铭:
松风竹炉,提壶相呼。
竹里半炉活火,丹井泉,宜延年。
天茶星,守东井,占之吉,德茗饮。
若絮杯水如名淡,应付村茶比酒香。
左供水,右供酒,学仙佛,付两手。
恐井匪深,挈瓶匪小,式饮庶几,所以为好。
天鸡鸣,爆露盈。
平壶留小啜,馀味带回首。
梅子雨润,础石涤烦,襟乳花碧。
东阁招邀,梅花一瓢。
五石无用,合世则重。
苦而回甘,直谏之言。
田家屋上,山窗依样。
鼓咽家涓润舌田。
叔陶作壶,其永宝用。
情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井养不穷,是以知汲古之功。(“井栏”铭)
钿合丁宁,改注茶经。
一勺水,八斗才;引活活,词源来。(“覆斗”铭)
蟹眼鸣和,以牛铎清。(“牛铎”铭)
合之则全,偕壶公以延年。(“延年半瓦”铭)
鸿溅于磐,饮食衍衍,是为桑苎翁之器,垂名不利。(“飞鸿延年”铭)
邵二泉壶铭:
客至何妨煮茗候,诗清只为饮茶多。
卢仝七碗风生腋,李白吟诗千百篇。
异石峰前瑶草,名花苑外嘉木。
酌来寒夜当酒,客去舌本留香。
隆然一勺水,中有十分香。
需于泥,介于石,别寒泉,永贞吉。
品茶但得水三峡,美酒何须斗十斤。
梅花松竹为三友,诗酒琴棋作四时。
一碗绿昌永,清风生两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故道攀山孤。
名花自放春何力。
饮酒千钟,挥毫万字。
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
陈煌图撰壶铭:
明月一天凉似水。
胡运撰壶铭:
石可袖,亦可漱,生满瓢,燕者寿.。
愚园主人壶铭:
车后作壶其永宝,子子孙孙万年永享。
竹士平(小涛)题壶铭:
携将阳羡山中茶,来试人间第一泉。
惠逸公壶铭:
爱闲因习静。明月水中来。
一朵云外来。两类清风生。
半入江风半入云。风光不与四时同。
明日满庭池水绿。一只花人上林春。
山寺静,石钟鸣,一瓢邀相君。
但看雪泛双瓯,涤芳情于肠胃;
果尔风生两腋,沁凉思与心脾。
吴昌硕壶铭:
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梅稍春雪活火煎,山中人兮仙乎仙。
潜陶壶铭:
绿水闻中悟,春风啜后知。
自汲香泉带落花。
客来能解相如渴,火候闲平坡老诗。
雨足僧分润,花香客试泉。
昨自山中采,今从竹采里煎。
石上清泉,炉中活火,瓯中诗句,鼎上松声。
任淦庭(缶硕)壶铭:
白云怡意,清泉洗心。酌彼清泉,涤我尘缘。
堪然心迹玉壶清,龙芽初试碧泉甘。
雀舌未经三月雨,破睡须封不夜侯。
阳羡三春雨更肥,雨前剖得嫩兰芽。
此是诗仙坡老作,雨君同试雨前茶。
竹炉汤沸火初红,竹里煎茶味更清。
但为清风动,乃知子猷心。
色到浓时方近苦,味从回处有馀甘。
潭泉海(石泉)壶铭: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激浊扬清,戳墨看茶。
抱翁轩中试品茶,色香兼胜信堪夸。
阳羡壶,荆溪茶,清吾诗脾写兰花。
毛国强(一栗)壶铭:
茶山之英,含土之精,饮其德者,心恬神怡。
花前酒后,鼓咽泉涌润舌田。
圆润古秀,涤烦解渴。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吴山作画屏。
咸仲英(冰心)壶铭:
清风西窗竹,白露一庭松。
春色新客,未足初浓。
闭门即是深山。
无由持一碗,寄于爱茶人。
满碗芬芳羡碧露,雨前活火试新茶;
凤饼龙团原价重,间中乐趣兴弥赊。
沈汉生(石羽)壶铭:
春满玉湖随意酌,味馀诗思扩胸襟。
壶上春秋,一盏清茶几首诗。
壶中天地,餐应饮液看梅花。
涧水初流碧,山樱早发红。
龙山唇嫩碧芽香。
午馀试枕味舜香。
满颛清茶闲读画,一天明月夜谈诗。
徐秀棠壶铭:
天随人意。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砂一茗皆佛陀,目之所及,心之为道。
能用一把紫砂壶泡茶。
白芽奇兰和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
紫砂壶泡茶的好处是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使用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壶质影响泡茶的效果,这里所指的壶质主要是指密度而言,密度高的壶,泡起茶来,香味比较清扬,密度低的壶,泡起茶来,香味比较低沉。
白芽奇兰属于乌龙茶类。产于福建省平和县。相传清乾隆年间(公元1735~1795年),在平和县大芹山下的崎岭乡彭溪”水井”边长出一株奇特的茶树,新萌发出的芽叶呈白绿色。于是采摘其鲜叶制成乌龙茶,结果发现该茶具有奇特的兰花香味,因此将这株茶树取名为”白芽奇兰”。制成的乌龙茶也称”白芽奇兰”。后经人们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扩大栽培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
白芽奇兰根据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香味,清香型的奇兰,在茶叶的制作工艺上和铁观音的做法差不多,香气比观音高飘、持久,有浓郁的兰花香。乌龙茶中有花果香的被视为高香,而奇兰的香是其它茶叶没有的。唯独奇兰茶的兰香是混合型的,而且混合得很好,有素心兰的神秘香,也有墨兰的幽香,说它是奇特的兰花香最为贴切,清香型奇兰对茶叶制作要求比较高,所以一般清香型奇兰茶价位相对都比较贵。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一种,原产于福建安溪县。铁观音属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且被认为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为铁观音。所谓铁观音茶即以铁观音品种茶树制成的乌龙茶,亦有一种说法称“铁观音”名称乃乾隆皇帝所赐。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