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作为我国国饮,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茶具,则是品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伴侣。在众多茶具中,甘紫砂壶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茶文化的重要代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甘紫砂壶的世界,感受其独特的韵味。
甘紫砂壶起源于我国江苏省宜兴市,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相传,紫砂壶的创作者是唐代著名的陶艺家赵州。紫砂壶之所以名为“紫砂”,是因为其原料为紫砂泥,这种泥料具有透气性好、吸附性强、耐高温等特点。
在明清时期,紫砂壶的制作技艺达到了巅峰。许多著名的陶艺家如顾景舟、陈鸣远等,都创作出了许多传世之作。如今,甘紫砂壶已成为我国茶文化的重要象征。
甘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泥:紫砂泥料分为红泥、紫泥、绿泥等,不同泥料制成的紫砂壶具有不同的特点。
2. 炼泥:将紫砂泥料进行高温炼烧,使其具有更好的可塑性。
3. 制坯:将炼好的紫砂泥料捏制成壶坯。
4. 修坯:对壶坯进行修整,使其更加规整。
5. 烧制:将修整好的壶坯进行高温烧制,使其成为成品。
甘紫砂壶种类繁多,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紫砂壶及其特点:
壶种 | 形状 | 特点 |
---|---|---|
石瓢壶 | 瓢形 | 造型优美,线条流畅,适合泡绿茶 |
西施壶 | 腰部丰满,腹部圆润 | 造型典雅,适合泡红茶 |
南瓜壶 | 壶身似南瓜 | 造型独特,适合泡普洱茶 |
梅桩壶 | 壶身似梅树桩 | 造型古朴,适合泡乌龙茶 |
甘紫砂壶泡茶具有独特的韵味,以下是一些泡茶技巧:
1. 选茶:根据紫砂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茶叶,如石瓢壶适合泡绿茶,西施壶适合泡红茶等。
2. 泡茶水:使用纯净水或山泉水,水质要干净、无异味。
3. 泡茶时间:根据茶叶的种类和紫砂壶的大小,控制泡茶时间。
4. 品茶:泡好茶后,慢慢品味,感受茶香、茶味。
甘紫砂壶不仅仅是一种茶具,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蕴含着我国茶文化的精髓,如:
1. 和谐:紫砂壶的形状、颜色、纹理等,都体现了和谐之美。
2. 自然:紫砂壶的制作原料来源于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品味:品茗过程中,人们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品味。
甘紫砂壶作为我国茶文化的重要代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茶友。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紫砂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甘紫砂壶。
紫砂壶四大经典壶型分别是:西施壶、美人肩、笑樱壶、文旦壶。
一、文旦壶
文旦创于明未清初,形与西施、贵妃壶相近,“文”指柔和、外表、容态;“旦”指戏曲中扮演女性的角色。文旦壶同时像水果柚的仿生器,文旦柚,金黄色,食之清甜甘酸,金黄色本身就是一种艳丽的颜色,而那成熟的果实清甜甘酸的滋味,含蓄而绵长。
二、西施壶
首创者徐友泉,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他自小拜时大彬为师。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可能后人觉得“西施乳壶”不雅,就改称“西施”。
三、美人肩
美人肩是个传统器形。由清代的老作品修改而来,以体现圆润的壶身为主,壶盖与壶身仿佛合为一体,没有空隙,勾勒出“美人肩”的圆润,用手抚摸上去,仿佛能感受到她的温暖。
四、笑樱壶
据说,“笑樱壶”的造型原是出自“婴宁一笑”的历史典故——“婴宁一笑千愁解”。壶型制沉重扎实,有种不妥协的硬汉风格,有行家以激昂之态。以交融而又谐调之态漫流的几种色彩,表现出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的精神内质。
和你平时在家用的碗毒性差不多。除非你家的碗是釉下彩没毒。
我们自己也在用你们所说的化工料喝茶。
近期,有关紫砂产品问题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街头巷尾均可见有关紫砂产品质量的热议。一时间,“紫砂”一词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关键词。就在人们对紫砂懵懂、好奇,对其质量产生怀疑之时,6月1日在北京新保利大厦举办的一场紫砂大师与爱好者的对话应时而出,为人们答疑解惑,解决了很多由于非专业人员的非专业叙述所带来的误解问题。
同时,通过采访,各界人士纷纷表示,目前首先要解决好紫砂知识的普及问题,其次要看到整个紫砂行业的主流发展状况,不能因为一些个别现象以偏概全。各界人士一致认为,紫砂产业整体发展势头仍将继续上扬,在马上开始的新一轮春拍中,紫砂艺术品将在市场上再创佳绩。
“说化工壶那是危言耸听”
针对目前所谓宜兴紫砂壶是“化工壶”,消费者担心有些紫砂壶被添加化工原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说法,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强调,紫砂泥料本身含有多种化学元素,没有“化工壶”之说。“如果有人这么说,那是危言耸听。”
史俊棠指出,宜兴紫砂产品和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原料,其最大的价值体现在制作者的风格和理念。对于那些艺术表现力强的名人名作,可以充分保证其作品材质的高品位与纯正性。目前,喜爱宜兴紫砂的人群非常广泛。为了满足不同层次顾客的需求,使紫砂壶等紫砂产品和作品颜色鲜艳,需要添加适量的氧化物,他个人认为是可以的,但不能超标,应该是对人体无害的。但是一些经营商户为了吸引消费者,用鞋油对紫砂壶进行做旧,是绝对不应该,也是不允许的。这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可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紫砂市场。
史俊棠介绍说,为了确保宜兴紫砂市场正本清源,宜兴市委、市政府已采取措施,从紫砂原料加工上进行监管、从市场终端产品上进行追根溯源,查处不诚信经营行为,坚决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同时,积极培育规模诚信市场与诚信商户,以取信于消费者。而作为行业协会,他们也将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从业者增强自律,进一步擦亮宜兴紫砂名片。
“紫砂原料不能以真假区分”
堵江华针对目前一些报道中容易引起误导的问题予以解释:
■紫砂所含矿物质不能养生
堵江华指出,相关报道中引用卖壶人的话:“原矿紫砂泥有很多矿物质,所以用紫砂壶泡茶能养生。”这有明显误导,夸大了紫砂的效能——紫砂壶只是泡茶的器具或容器,其含有的矿物质不能吃到肚里。紫砂的特点是“以本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能养生的是好茶和好水。或者说好壶可赏可玩、可愉情悦性、有益身心,以养心致养生。
■壶中高熔点金属元素不溶于茶水
堵江华指出,相关报道中将泥料中含有钴等金属氧化物的壶说成有毒茶壶就有些轻率了。他说,这些金属元素熔点高,以致耐得了1200度的紫砂烧成温度,经高温烧成后已成为胎体构成部分,如何能溶进不足百度的茶水?这些“金属元素”溶不进茶水又怎么进入人体?不进入人体又如何对人有毒有害?实际上,青花瓷生产中就采用了氧化钴,透明釉里有镍,白釉有铅,如果这些金属能进入体内的话,那所有这些釉类陶瓷产品岂不全有毒?
■紫砂泥添加金属氧化物配色明代已有之
堵江华介绍说,紫砂历史上最早有记载“配土”的,是明朝万历年间的陈仲美和沈君用。他们是江西婺源人,原在景德镇从事瓷业。唐代就将从波斯进口的钴料用于瓷器生产,景德镇在元朝就有最好的青花瓷了。陈仲美和沈君用则是在瓷业生产中掌握用“色料”调配陶瓷胎料,然后再到宜兴从事紫砂生产中加以运用,使宜兴紫砂的生产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成色变化,应该说是对紫砂创作的丰富和完善。而早在公元前15到14世纪,在埃及和西亚地区就有了使用“青金兰钴料”作为着色剂制作的器物,我国也自唐朝用从波斯进口钴料到后来用自己的钴料,一直到今天仍用于瓷器生产。
■紫砂原料有品质差异,不能以“真假”区分
针对所谓“‘最正宗的紫砂原料矿’早已封闭,除了一些做中高端紫砂壶的有原料储备外,现在有很多低档紫砂泥料是用周边地区的类似紫砂泥的‘假紫砂’炼制的”说法,堵江华指出,大家一般认为丁蜀镇黄龙山里深藏的紫泥是最好最正宗的,这个没有错。但周边地理地貌山势结构非常接近的地方不能排除有相关的矿源,那么为什么不能用于日用茶具的生产呢?这或许在品质上和原黄龙山的矿源有差异,但只是品质差异,不能用“真假紫砂”来区分。
■陶瓷原料厂生产离不开“化工原料”
据堵江华介绍,在相关报道画面中出现的堆有氧化铁、氧化锰等金属氧化物的宜兴某陶瓷原料厂已被关闭整顿。但是应该先弄清楚是非,如果是别人没弄清楚就应该多做解释。其实所有的陶瓷原料、釉料都离不开这些金属氧化物。如果因此说陶瓷产品果真对人有害,和釉类产品相比,紫砂的影响是最小的。
“一些不专业的人讲了不专业的话”
6月2日一早,刚刚在北京结束紫砂知识讲座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顾不得旅途劳顿立即返回宜兴开会,为紫砂文化的普及继续做推动工作。在当前人们“谈紫砂色变”的状况下,他表示,“一些不专业的人讲了不专业的话”,引起人们的误解,当务之急是应该普及好基础知识、制定好产品质量标准。
顾绍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对于目前紫砂产品的“化工产品”、“化工原料”之说,他不赞同,因为紫砂原料本身就是包含多种金属元素的,这也是紫砂具有颜色的原因,但我们还是叫它“紫砂泥”,不会叫它“化工泥”。
顾绍培表示,有些人是不懂专业的,尤其是一些做生意的人。例如在电视报道中,就有商家说加了氧化钴的紫砂壶是有毒的,自己都不用它来喝茶。顾绍培强调,这些卖壶的人都不懂,跟别人讲就更讲不清楚了,结果是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同时在央视此次有关紫砂产品报道中涉及的商铺的一些产品,在专业人士看来,是温度不对,或者上面一些装饰涂的料有问题。
顾绍培说,在紫砂泥料中,有些东西可以加,有些东西不可以加,有些东西可以加但加多少有一个合理的配方或者规定。那么在这方面,非常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建立起一种可监控的制度。例如他所在的紫砂厂,在原料方面,有专人管理配方,有专人管理化工原料,都在可监控的情况下进行生产的。同时,普通紫砂产品和紫砂艺术品在原料等方面都是存在等级差异的,各有各的标准,不能一概而论。所以现在需要制定标准,质量标准。
同时,对于现在市场炒作所谓“紫砂泥料极为稀缺”的说法,顾绍培介绍说,从明代到现在,我们用的泥料只占储备量的一个零头,资源没有问题。关键问题在于其不可再生。封矿是为了更合理地开采利用。
顾绍培语重心长地强调,紫砂是一个长期话题,不能单纯曝光一些负面的情况,要在专业知识方面多做报道。要有正面的宣传,并且加大宣传力度。希望媒体以大的利益为重,要为紫砂产业发展起到良性促动作用。
“不能用个别垃圾产品覆盖整个产业”
许艳春对于目前的状况指出,曝光是一种警告,提醒从业人员更应该加强自律。但不能整天抓住那些最垃圾的东西来覆盖整个紫砂产业,掩盖主流。她说,那些代表我们紫砂文化主流方面的内容、名人佳作,宣传力度还是不够的。她非常赞同顾绍培的观点:现在紫砂行业的主流,就是工艺师们都想把自己的东西做好,都想把最好的原料用在自己的作品上,达到更完美的效果。
许艳春介绍说,要正视普通产品与艺术品的区别。艺术家们会很认真地对待自己所采用的每一种材料,而且从古至今,紫砂工艺师们都会先将自己的作品品用后,再使其进入市场。而作为工业生产则惟利是图。那么工业产品存在哪些问题,监管部门应该建立机制去规范管理。原琳张耀强侯晓威
相关新闻
宜兴紫砂矿5年来首次恢复开采具体开采点和开采量在可行性调研后决定
宜兴市政府日前正式决定,于本月底恢复开采紫砂矿,具体开采点和开采量由宜兴市国土部门做可行性调研后决定。这是自2005年4月宜兴市实施紫砂矿“禁采令”以来,首次对紫砂矿恢复开采。
我国优质的紫砂泥仅产于宜兴市丁蜀一带,是陶土中的精华,所产的紫砂泥不仅色泽丰富,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而且物理性能卓绝,是粘土、石英、云母系共生矿原料,用其制作的陶器经高温烧成之后,生成残留石英、云母残骸、莫来石、赤铁、磁铁和双重气孔结构等物相。这种双重气孔结构使紫砂茶具透气而不渗水,沏茶能保持汤色和茶香,越宿而不变质。
据悉,2004年,宜兴市人代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宜兴紫砂保护和发展议案》,并出台了7个方面的政策意见。其中一项就是于2005年4月中旬颁布实施的“禁采令”:暂时冻结对紫砂泥土的开采,实现紫砂资源的科学利用。“紫砂议案”及“禁采令”的贯彻实施,在一定时间内做到了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全方位呵护紫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宜兴市政府决定恢复紫砂矿的开采,是面对新时期新形势、科学研判当前紫砂市场需求和广大紫砂从业者、经营者的期盼后,为力促宜兴紫砂产业健康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决定。赵辉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1.关于赞美茶壶的诗句一、我的茶壶
作者:佚名
也可以清心,啜一口,
听得到泉的清音,可以清心也。
嗅一下,有春天晨露的甘冽,
以清心也可,淡绿透明,
哪里来这般澄澈。清心也可以,
心中氤氲,是日夕的山气迷离。
心也可以清,琴弦颤响,
是谁在拨动泠泠。
二、墨水瓶——茶壶
作者:佚名
写两种人,平凡的外表,
难以捉摸的脾气,没人愿意亲近。
人们遵循着近墨者黑的古训,墨水是他的心血,
知识是他的结晶。直到有一天呕尽,
才无声无息的逝去,羊脂白玉般的相貌
更兼没有一丝棱角,赢得了人们的赞赏。
从此青云直上,装贿赂这种饺子的时候,
他心里有数,为别人服务的时候,
总是难得糊涂。似乎满肚子水平,
嘴边经常挂着,水一样大量的普通的真理。
三、茶壶
作者:佚名
我的哀愁
是一个小巧玲珑的茶壶
茶壶在苍穹下噗嗤——噗嗤
昨日
氤氲缭绕
今朝
晴空万里
四、一壶茶的时光
作者:佚名
泡一壶茶,独自品尝。
眼里的神色,没有忧伤,
心情,是那么爽朗舒畅。
饮着茶,看着窗外,
风景是另一番气象。
不管是雨天,还是艳阳,
岁月就是如此平常。
我明白,一壶茶的时光
色彩斑斓,气味芬芳,
但会平淡短暂,因为生活就是这样。
五、茶壶
作者:毛宏
整整一下午,我面对茶壶
沉默得像水中一片茶叶
还有发红的原汤
曾经,在古老的河流
大院人家,茶壶盛装
太多气息,从清明时节
旗袍、油纸伞;
从古桥之下
小船川流不息
太多灵感,太多诗情画意
2.描写宜兴紫砂的成语精雕细刻
jīng diāo xì kè
【解释】精心细致地雕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出处】《共青团员;要做八十年代的带头人》(1982年2月5日《中国青年报》社论):“要以平等交心的态度;点点滴滴、精雕细刻;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褒义。用在比喻创作艺术品时的细心钻研和做事精心细致。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刻;不能读作“kē”
【辨形】雕;不能写作“凋”;刻;不能写作“克”。
【近义词】巧夺天工、自成机杼
【反义词】偷工减料、粗制滥造
【辨析】~和“苦心孤诣”;都含有“刻苦钻研艺术”的意思。不同在于:用作褒义时;~表示做事认真细致;“苦心孤诣”表示坏事;“讽刺、挖苦”的意思。~则没有此意。
【例句】这个玉器;~;人物形神兼备;草木虫鱼栩栩如生;真是巧夺天工。
3.有没有赞美茶壶的句子这些都是古诗中描写茶壶的:
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
明·徐渭
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
却从梅月横三弄,细搅松风灺一灯。
合向吴侬彤管说,好将书上玉壶冰。
咏紫砂壶
清·高江村
规制古朴复细腻,轻便可入筠笼携。
山家雅供称第一,清泉好瀹三春荑。
铭自制壶
清·郑板桥
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
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赞邵大亨所制鱼化龙壶
民国·李景康
紫砂莹润如和玉,香雾纷藤茗初熟。
七碗能生两腋风,一杯尽解炎方溽。
壶兮壶兮出谁手,鬼斧神工原不朽。我爱紫砂无釉彩
高庄
我爱紫砂无釉彩,相见如人披肝胆。
不*衣衫扶身价,唯依本质令人爱。和梅公仪赏茶
宋·欧阳修
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醒。
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
煎茶诗
宋·苏轼
活水还将活火烹,自临钓合吸深情。
大飘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犹作泻时声。
本能饱食禁三碗,卧听江城长短更。
4.家传的紫砂壶上的诗句作者落款是僣陶,他是何年代名家应该是潜陶,他是清末明初的紫砂陶刻名家。
邵宏俊(1882-1942年),号潜陶,清末民初陶刻高手,宜兴潜洛人。
邵宏俊出身贫寒,15岁师从紫砂名师陈伯亭,学习陶刻,他刻苦勤奋虚心好学,艺成后,为紫砂实业家赵松亭陶刻仿古器。1911年之后,邵宏俊技艺日趋成熟,他开始以“潜陶”名号署款,此款有自己是“潜洛陶人”之意。后邵又被铁画轩及利用公司聘为技师。1915年,宜兴利用公司在美国巴拿马赛会上获奖的紫砂器上就有“潜陶”的铭文。他一生中在铁画轩工作的时间最长,铁画轩款的传器也最多。
抗战后,邵宏俊不愿做亡国奴,更不愿为日伪镌刻壶具,因此遭到伪军的毒打,但他坚贞不屈,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1942年病逝,享年60岁。其传器有柿子提梁壶、帽筒、笔筒及笔者所藏六方竹鼎壶等。
5.宜兴紫砂壶始于哪个朝代关于宜兴紫砂壶的起源,学术界有两种说法:1始于宋朝,1976年宜兴鼎属镇地区发掘出一条宋代龙窑窑址,出土了许多紫砂陶残器,另外还有当时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有“喜共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的诗句。发掘的实物和文献记载互相印证就是这个说法的依据。
2起于明代,此说的根据是参考了明周高起《阳羡茗壶录》。对传说中宜兴紫砂壶的鼻祖供春的记载就是出自这里。供春壶其实就是宜兴紫砂象征,供春这个人就相当于茶文化里的陆羽,就是现在很多的壶还是有着供春壶的样子。所以现在在界内还是以这个说法为主。
6.宜兴紫砂壶的广告词小作文150字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岂如阳羡一丸泥”。
紫砂壶是中国汉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又名宜兴紫砂壶。
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
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