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陶瓷文化独具特色,其中以紫砂壶最为著名。紫砂壶起源于江苏宜兴,但近年来,云南昆明也成为了紫砂壶的故乡,昆明紫砂壶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精美的造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昆明紫砂壶的世界,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一、昆明紫砂壶的历史背景
昆明紫砂壶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宜兴紫砂壶工艺大师周俊峰来到昆明,将紫砂壶的制作技艺带到了云南。经过多年的传承与发展,昆明紫砂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成为了云南陶瓷文化的代表之一。
二、昆明紫砂壶的制作工艺
昆明紫砂壶的制作工艺与宜兴紫砂壶相似,但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以下是昆明紫砂壶制作工艺的简要介绍:
1. 选料:昆明紫砂壶选用的是云南特有的紫砂泥料,这种泥料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透气性。
2. 洗泥:将紫砂泥料洗净、晾干,使其达到一定的湿度。
3. 捣泥:将晾干的紫砂泥料捣碎,使其成为细腻的泥团。
4. 拉坯:将泥团放在转盘上,用手或模具拉成壶身的基本形状。
5. 刻画:在壶身上刻画各种图案或文字,增加其艺术价值。
6. 烧制:将完成雕刻的紫砂壶放入窑中烧制,使其成型。
7. 打磨:烧制完成的紫砂壶经过打磨,使其表面光滑。
三、昆明紫砂壶的种类及特点
昆明紫砂壶种类繁多,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类型及特点:
1. 圆壶:圆壶是昆明紫砂壶中最常见的类型,其造型圆润饱满,线条流畅,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
2. 方壶:方壶造型独特,线条刚劲有力,适合泡茶、饮酒等场合。
3. 提梁壶:提梁壶造型优美,提梁方便,适合携带和展示。
4. 树根壶:树根壶以树根为壶身,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四、昆明紫砂壶的文化内涵
昆明紫砂壶不仅是一种实用的茶具,更是一种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品。以下列举昆明紫砂壶的一些文化内涵:
1. 茶文化:昆明紫砂壶与茶文化紧密相连,其造型、色泽、手感等方面都体现了茶文化的精髓。
2. 陶瓷文化:昆明紫砂壶是云南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云南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3. 地域文化:昆明紫砂壶以其独特的工艺和风格,展现了云南地域文化的特色。
五、昆明紫砂壶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昆明紫砂壶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以下列举昆明紫砂壶的市场前景:
1. 收藏价值:昆明紫砂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
2. 礼品市场:昆明紫砂壶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礼品,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3. 旅游市场:昆明紫砂壶作为云南特色旅游产品,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昆明紫砂壶以其独特的工艺、精美的造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我国陶瓷文化的一朵奇葩。在未来的日子里,昆明紫砂壶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
云南紫砂壶是指使用云南产紫砂泥制作的紫砂壶。云南产紫砂泥质地细腻、耐高温、不含铁、不泛锈,因此制作的紫砂壶深受消费者青睐。
云南紫砂壶的产地主要有:
1.昆明市官渡区。这里有许多紫砂工匠,每年都会举办紫砂壶文化节,是紫砂爱好者的朝圣地。
2.普洱市思茅区。这里盛产高质量的紫砂泥,有“紫砂之乡”的美誉。
3.玉溪市江川区。这里紫砂泥的颜色偏紫红,被称为“朱砂紫砂”。
4.曲靖市麒麟区。这里的紫砂壶工艺有独特之处,被誉为“曲靖紫砂”。
总体来说,云南紫砂壶的产地分布比较广泛,每个产地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紫砂壶。
泡熟茶的话,投茶量可以多一点,最好把我水和茶的体积比是1:1为最好,生茶最好少一点,以免高温闷到茶叶,尤其是新茶。第一泡沿着壶壁倒水,不要直接冲在茶叶上,第一泡和第二泡之间间隔20秒,给茶叶一个充分的缓冲时间,第二泡的茶性才会发挥的更好。泡普洱最关键你的就是前两泡。\x0d\x0a\x0d\x0a详细情况如下:\x0d\x0a普洱茶泡法的概括\x0d\x0a1、保证水温92℃以上;\x0d\x0a2、第一道冲洗,让茶叶吸水舒展;熟茶去掉前二道再喝!\x0d\x0a3、与绿茶、乌龙茶比较投茶量要少些,使用茶刀撬饼茶,少投茶多闷盖为宜;\x0d\x0a4、每泡将茶汤倒尽;\x0d\x0a5、生茶热饮最佳;熟茶可以放凉些再喝,口感更滑更甜!\x0d\x0a6、高冲低泡,沿碗壁注水。\x0d\x0a普洱茶的功效很多人都不清楚,而普洱茶的喝法也半知半解,只知道普洱茶能减肥,普洱茶确实具有减肥的功效,尤其是掌握了普洱茶的正确喝法效果更为明显,下面就具体介绍下普洱茶的喝法。由于普洱茶的茶味较不易浸泡出来,所以必须用滚烫的开水冲泡。普洱茶飘逸杯冲泡法\x0d\x0a首先介绍一下飘逸杯的独特构造:一个飘逸杯分为外杯、内杯和杯盖组成。外杯是玻璃的,内杯是一个带阀门的高温塑料小杯,内杯带有滤网和阀门开关,只有打开阀门时,内杯中的茶汤才会通过滤网从内杯下方流到外杯中。撬茶:用茶刀从各种普洱紧压茶(饼、砖、沱等)撬下适量(5-10克)普洱茶;投茶:将撬下的茶叶投入内杯中;准备冲泡:将装有茶叶的内杯放入外杯中;第一泡:将沸水冲入杯中,由于阀门是关闭的,茶汤只能在内杯中浸泡茶叶,这第一泡也叫洗茶,和功夫泡法原理相同;打开阀门:迅速按动开关打开内杯阀门,让茶汤流到外杯中;洗杯:用第一泡茶汤涮洗外杯然后倒掉,有助于提高普洱茶的醇厚味道;第二泡:再次冲入沸水泡茶,这一泡开始是用来喝的了;出汤:按动开关打开内杯阀门,让茶汤流到外杯中,若汤量不够还可再次冲泡,多次出汤;品茗:这时一杯地道醇厚的普洱茶便出现在桌前喽!任君品茗回味!\x0d\x0a当然,普洱茶的冲泡并非一定要按照上述方法,您可根据自己条件、喜好,随意“发明”各种泡法,普洱茶是用来喝的,只要口感良好,醇厚韵长,就是一杯好普洱茶!\x0d\x0a泡普洱茶应注意的事项\x0d\x0a1、投茶量:冲泡普洱茶时,投茶量的大小与饮茶习惯、冲泡方法、茶叶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富于变化。就饮茶习惯而言,港台、福建、两广等地习惯饮酽茶;云南也以浓饮为主,只是投茶量略低于前者。江浙、北方喜欢淡饮。就云南人的饮茶习惯而言,采用留根闷泡法时,冲泡品质正常的茶叶,投茶量与水的质量比一般1:40或1:45。对于其他地区的消费者,可以此为参照,通过增减投茶量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如果采用“功夫”泡法,投茶量可适当增加,通过控制冲泡节奏的快慢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就茶性而言,投茶量的多少也有变化。例如,熟茶、陈茶可适当增加,生茶、新茶适当减少等等。切忌一成不变。\x0d\x0a2、泡茶水温:水温的掌握,对茶性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温有利于发散香味,有利于茶味的快速浸出。但高温也容易冲出苦涩味,容易烫伤一部分高档茶。确定水温的高低,一定要因茶而异。例如,用料较粗的饼砖茶、紧茶和陈茶等适宜沸水冲泡;用料较嫩的高档芽茶(如较新的宫廷普洱)、高档青饼适宜适当降温冲泡。避免高温将细嫩茶烫熟成为“菜茶”。云南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原,沸水温度低于沿海、平原地区。如昆明的沸水温度在94℃左右,适合直接冲泡绝大多数熟茶,对于青茶,除部分高档茶外,大部分也可直接用沸水冲泡。在冲泡部分高档新青茶时,除直接降温外,还可通过不加壶盖或沸水高冲来降低水温,避免因茶叶烫熟而产生“水闷气”。\x0d\x0a3、冲泡时间:冲泡时间长短的控制,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香气、滋味展现充分准确。如前所述,由于云南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原料选择的特殊性,决定了冲泡的方式方法和冲泡时间的长短。冲泡时间的掌握,就规律而言:陈茶、粗茶冲泡时间长,新茶、细嫩茶冲泡时间短;手工揉捻茶冲泡时间长,机械揉捻茶冲泡时间短;紧压茶冲泡时间长,散茶冲泡时间短。具体掌握时,要根据茶叶的特性决定。例如,用350毫升紫砂壶“宽壶留根闷泡法”冲泡八十年代生产的中档七子熟饼“7572”(勐海产)时,投茶量6~8克,经“洗茶”后注入沸水,闷泡5分钟后,倾出二分之一即可饮用。用同一方法冲泡同时期的中档青饼时,投茶5~7克,经“洗茶”后注入沸水,闷泡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如用此法冲泡“民国”时期的紧茶时,投茶量适当增加,闷泡时间可延长到5~7分钟。对一些苦涩味偏重的新茶,冲泡时要控制好投茶量,缩短冲泡时间,以改善滋味。\x0d\x0a4、关于“洗茶”:“洗茶”这一概念出现于明代。《茶谱》(明朝)载“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尘垢、冷气,烹之则美。”对于普洱茶,“洗茶”这一过程必不可少。这是因为,大多数普洱茶都是隔年甚至数年后饮用的,储藏越久,越容易沉积脱落的茶粉和尘埃,通过“洗茶”达到“涤尘润茶”的目的。对于品质比较好的普洱茶,“洗茶”时注意掌握节奏,杜绝多次“洗茶”或高温长时间“洗茶”,减少茶味流失。
泡熟茶的话,投茶量可以多一点,最好把我水和茶的体积比是1:1为最好,生茶最好少一点,以免高温闷到茶叶,尤其是新茶。第一泡沿着壶壁倒水,不要直接冲在茶叶上,第一泡和第二泡之间间隔20秒,给茶叶一个充分的缓冲时间,第二泡的茶性才会发挥的更好。泡普洱最关键你的就是前两泡。
详细情况如下:
普洱茶泡法的概括
1、保证水温92℃以上;
2、第一道冲洗,让茶叶吸水舒展;熟茶去掉前二道再喝!
3、与绿茶、乌龙茶比较投茶量要少些,使用茶刀撬饼茶,少投茶多闷盖为宜;
4、每泡将茶汤倒尽;
5、生茶热饮最佳;熟茶可以放凉些再喝,口感更滑更甜!
6、高冲低泡,沿碗壁注水。
普洱茶的功效很多人都不清楚,而普洱茶的喝法也半知半解,只知道普洱茶能减肥,普洱茶确实具有减肥的功效,尤其是掌握了普洱茶的正确喝法效果更为明显,下面就具体介绍下普洱茶的喝法。由于普洱茶的茶味较不易浸泡出来,所以必须用滚烫的开水冲泡。普洱茶飘逸杯冲泡法
首先介绍一下飘逸杯的独特构造:一个飘逸杯分为外杯、内杯和杯盖组成。外杯是玻璃的,内杯是一个带阀门的高温塑料小杯,内杯带有滤网和阀门开关,只有打开阀门时,内杯中的茶汤才会通过滤网从内杯下方流到外杯中。撬茶:用茶刀从各种普洱紧压茶(饼、砖、沱等)撬下适量(5-10克)普洱茶;投茶:将撬下的茶叶投入内杯中;准备冲泡:将装有茶叶的内杯放入外杯中;第一泡:将沸水冲入杯中,由于阀门是关闭的,茶汤只能在内杯中浸泡茶叶,这第一泡也叫洗茶,和功夫泡法原理相同;打开阀门:迅速按动开关打开内杯阀门,让茶汤流到外杯中;洗杯:用第一泡茶汤涮洗外杯然后倒掉,有助于提高普洱茶的醇厚味道;第二泡:再次冲入沸水泡茶,这一泡开始是用来喝的了;出汤:按动开关打开内杯阀门,让茶汤流到外杯中,若汤量不够还可再次冲泡,多次出汤;品茗:这时一杯地道醇厚的普洱茶便出现在桌前喽!任君品茗回味!
当然,普洱茶的冲泡并非一定要按照上述方法,您可根据自己条件、喜好,随意“发明”各种泡法,普洱茶是用来喝的,只要口感良好,醇厚韵长,就是一杯好普洱茶!
泡普洱茶应注意的事项
1、投茶量:冲泡普洱茶时,投茶量的大小与饮茶习惯、冲泡方法、茶叶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富于变化。就饮茶习惯而言,港台、福建、两广等地习惯饮酽茶;云南也以浓饮为主,只是投茶量略低于前者。江浙、北方喜欢淡饮。就云南人的饮茶习惯而言,采用留根闷泡法时,冲泡品质正常的茶叶,投茶量与水的质量比一般1:40或1:45。对于其他地区的消费者,可以此为参照,通过增减投茶量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如果采用“功夫”泡法,投茶量可适当增加,通过控制冲泡节奏的快慢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就茶性而言,投茶量的多少也有变化。例如,熟茶、陈茶可适当增加,生茶、新茶适当减少等等。切忌一成不变。
2、泡茶水温:水温的掌握,对茶性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温有利于发散香味,有利于茶味的快速浸出。但高温也容易冲出苦涩味,容易烫伤一部分高档茶。确定水温的高低,一定要因茶而异。例如,用料较粗的饼砖茶、紧茶和陈茶等适宜沸水冲泡;用料较嫩的高档芽茶(如较新的宫廷普洱)、高档青饼适宜适当降温冲泡。避免高温将细嫩茶烫熟成为“菜茶”。云南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原,沸水温度低于沿海、平原地区。如昆明的沸水温度在94℃左右,适合直接冲泡绝大多数熟茶,对于青茶,除部分高档茶外,大部分也可直接用沸水冲泡。在冲泡部分高档新青茶时,除直接降温外,还可通过不加壶盖或沸水高冲来降低水温,避免因茶叶烫熟而产生“水闷气”。
3、冲泡时间:冲泡时间长短的控制,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香气、滋味展现充分准确。如前所述,由于云南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原料选择的特殊性,决定了冲泡的方式方法和冲泡时间的长短。冲泡时间的掌握,就规律而言:陈茶、粗茶冲泡时间长,新茶、细嫩茶冲泡时间短;手工揉捻茶冲泡时间长,机械揉捻茶冲泡时间短;紧压茶冲泡时间长,散茶冲泡时间短。具体掌握时,要根据茶叶的特性决定。例如,用350毫升紫砂壶“宽壶留根闷泡法”冲泡八十年代生产的中档七子熟饼“7572”(勐海产)时,投茶量6~8克,经“洗茶”后注入沸水,闷泡5分钟后,倾出二分之一即可饮用。用同一方法冲泡同时期的中档青饼时,投茶5~7克,经“洗茶”后注入沸水,闷泡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如用此法冲泡“民国”时期的紧茶时,投茶量适当增加,闷泡时间可延长到5~7分钟。对一些苦涩味偏重的新茶,冲泡时要控制好投茶量,缩短冲泡时间,以改善滋味。
4、关于“洗茶”:“洗茶”这一概念出现于明代。《茶谱》(明朝)载“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尘垢、冷气,烹之则美。”对于普洱茶,“洗茶”这一过程必不可少。这是因为,大多数普洱茶都是隔年甚至数年后饮用的,储藏越久,越容易沉积脱落的茶粉和尘埃,通过“洗茶”达到“涤尘润茶”的目的。对于品质比较好的普洱茶,“洗茶”时注意掌握节奏,杜绝多次“洗茶”或高温长时间“洗茶”,减少茶味流失。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