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的陶瓷界,紫砂壶被誉为“陶中明珠”,而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更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提起紫砂壶,不得不提的就是那个曾经赫赫有名的紫砂壶一厂。今天,就让我带着大家一起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聊聊我们80年代的紫砂壶一厂员工的故事。
一、紫砂壶一厂的辉煌岁月
1. 厂史概述
紫砂壶一厂,全称为宜兴市紫砂工艺一厂,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的紫砂壶生产企业之一。在80年代,紫砂壶一厂可谓是如日中天,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还远销海外,成为了我国陶瓷产业的代表。
2. 辉煌成就
(1)产品创新:紫砂壶一厂在80年代不断推陈出新,研发出多种风格的紫砂壶,如“大亨壶”、“石瓢壶”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2)技艺传承:紫砂壶一厂注重技艺传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紫砂壶艺人,为我国紫砂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品牌效应:紫砂壶一厂生产的紫砂壶品质上乘,口碑极佳,被誉为“中国紫砂第一品牌”。
二、80年代紫砂壶一厂员工的生活
1. 工作环境
80年代的紫砂壶一厂,生产设备齐全,工作环境良好。员工们每天早出晚归,勤奋工作,共同为紫砂事业贡献力量。
2. 生活状况
(1)收入水平:在当时,紫砂壶一厂的员工收入较高,每月工资能达到百元以上,这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待遇了。
(2)福利待遇:紫砂壶一厂福利待遇优厚,员工们享有国家规定的各项福利,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3. 工作与生活
(1)工作内容:80年代的紫砂壶一厂员工主要从事紫砂壶的制作、加工、包装等工作。
(2)生活趣事:在工作之余,员工们也会聚在一起聊天、喝茶、欣赏紫砂壶,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三、那些年的紫砂壶一厂
1. 回忆往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许多80年代的紫砂壶一厂员工已经年过古稀,回忆起那段岁月,他们感慨万分。
(1)技术传承:许多老员工表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年轻人,为紫砂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
(2)品牌自豪:大家为紫砂壶一厂曾经的辉煌感到自豪,同时也为我国陶瓷产业的繁荣感到欣慰。
2. 展望未来
虽然紫砂壶一厂已经不再辉煌,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如今,新一代的紫砂壶艺人正在崛起,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我国紫砂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80年代的紫砂壶一厂员工,是一代人的记忆,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他们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为我国紫砂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让我们永远铭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为那些曾经的紫砂壶一厂员工致敬!
由于不同的品牌、工艺、样式和保存状态等因素影响,80年代的紫砂壶价格参差不齐。一些普通品牌的80年代紫砂壶价格大约在几百元至一千元左右,而一些品质好、工艺高、样式复杂的80年代紫砂壶价格则可能超过一万元。总之,具体价格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因为在帅元紫砂壶添加了氧化钴进行调色。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
从明正德嘉靖年间供春的树瘿壶、六瓣圆囊壶,到季汉生创意设计、曹安祥制作的。同时能泡两种茶水的紫砂鸳鸯茶器—中华龙壶,再到佛门紫砂艺术家延芫制作的—法乳壶,每一把壶都独具匠心,在壶的欣赏性上下足功夫。
紫砂壶起源
通常的说法,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供春)。“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吴梅鼎:《阳羡瓷壶赋·序》)供春壶,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
短短12个字,令人如见其壶。可惜供春壶已不得见。当代宜兴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的一件仿品,价格也在60万港币左右,足见供春壶的艺术价值多么珍贵。供春传时大彬。二人与时大彬的弟子徐友泉,李仲芳并称为万历以后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
时大彬的紫砂壶风格高雅脱俗,造型流畅灵活,虽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独运,朴雅坚致,妙不可思。他的高足徐友泉晚年自叹:“吾之精,终不及时(时大彬)之粗也。”徐友泉,手工精细,擅长将古代青铜器的形制做成紫砂壶,古拙庄重,质朴浑厚。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