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紫砂壶 / 正文

光紫砂壶(光面紫砂壶)

发布时间:2025-11-04 浏览量:0 次 作者:古博

光紫砂壶(光面紫砂壶)

提起紫砂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早已成为茶艺爱好者们的心头好。而在这众多紫砂壶中,光紫砂壶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众多收藏家、茶艺爱好者的青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光紫砂壶的世界,感受其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完美融合。

一、光紫砂壶的历史渊源

光紫砂壶,顾名思义,就是指表面光滑无釉、以紫砂泥质为原料的茶具。据史料记载,光紫砂壶起源于明朝,盛行于清朝。其制作工艺独特,选用优质的紫砂泥,经过精选、炼泥、拉坯、修坯、烧制等多道工序,最终形成光滑、细腻的表面。

光紫砂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正德年间,当时,宜兴紫砂壶制作技艺已经相当成熟。据传,当时的紫砂壶工匠为了追求更高的审美境界,开始尝试在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从而诞生了光紫砂壶。

二、光紫砂壶的制作工艺

光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可以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以下是其主要步骤:

1. 选泥:选用优质的紫砂泥,如甲泥、红泥、绿泥等。

2. 炼泥:将紫砂泥进行粉碎、炼制,使其质地细腻、均匀。

3. 拉坯:将炼制好的紫砂泥放入陶车,进行拉坯成型。

4. 修坯:对拉坯成型的壶体进行修整、打磨,使其表面光滑、无瑕疵。

5. 烧制:将修整好的壶体放入窑炉,进行高温烧制,使紫砂泥中的矿物质充分熔融,形成独特的紫砂质感。

6. 抛光:在烧制完成后,对壶体进行抛光处理,使其表面光滑、细腻。

三、光紫砂壶的特点与优势

光紫砂壶具有以下特点与优势:

1. 质地细腻:光紫砂壶选用优质的紫砂泥,经过精心炼制,使壶体质地细腻、均匀。

2. 光滑美观:光紫砂壶表面光滑无釉,展现出独特的紫砂质感,极具观赏价值。

3. 保温性能好:紫砂泥具有独特的保温性能,光紫砂壶在泡茶时,可以保持茶汤的温度,使茶味更加醇厚。

4. 易于保养:光紫砂壶表面光滑,不易沾染污渍,清洗保养起来相对简单。

四、光紫砂壶的鉴赏与收藏

光紫砂壶作为一件艺术品,具有一定的鉴赏与收藏价值。以下是一些鉴赏与收藏的要点:

1. 造型:光紫砂壶的造型多样,有圆、方、扁、花等,选择符合个人审美的造型。

2. 壶身:壶身要均匀、光滑,无明显瑕疵。

3. 壶盖:壶盖与壶身要严密吻合,无间隙。

4. 壶把:壶把要符合人体工程学,握感舒适。

5. 底足:底足要平整,无瑕疵。

表格

鉴赏要点 描述
造型 多样,符合个人审美
壶身 均匀、光滑,无瑕疵
壶盖 与壶身严密吻合,无间隙
壶把 符合人体工程学,握感舒适
底足 平整,无瑕疵

光紫砂壶作为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完美融合,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观赏价值。在品茗之余,欣赏其独特的美感,实为一种人生享受。让我们一起走进光紫砂壶的世界,感受其独特魅力吧!

如何区别紫砂壶的晶光、润光、和贼光

世上的事、有真、就有假,有好、就有差,紫砂壶也一样,谁都知道有好有差,但就是没办法去辨别那个好与差。

宜兴紫砂已经传承上千年,紫砂能够传到今天,历史上不可能说紫砂真的没有好坏之分,实际上古人早有了鉴别紫砂壶好坏的最科学、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明朝周高起说:“砂壶;有晶光者,最为上乘,有润光者,上乘也,和尚光者,最为贼相”。短短二、三十个字,概括的精妙绝伦。其实,很多人看到过这个方法,也许是不懂其中的道理,也许是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也许是走马观花没有留意,把这个好方法给埋没了。我们先来把这句话的意思解释一下,紫砂壶古称砂壶,有晶体光点的紫砂壶,是最好最好的紫砂壶,有润泽之光的,是很好的紫砂壶。和尚光;就是象和尚的脑袋油光锃亮的光,这里的“贼”;是指盗贼的身份,下贱、不值钱。最为贼相就是最差最差的品相。

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后,对于能够相信这句话的人来说,只要去学会看晶润之光是什么样的光就行了,而对于有些好学的人来说,我凭什么相信这就是正确的方法呢,这就要弄清这个结论的来龙去脉,和了解她发展变化的必然性、唯一性。前面已经详细介绍了从紫砂矿料演变成紫砂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相应特征,现在我们就可以用前面学到的知识来倒推这个方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我认为,一把有晶润之光的紫砂壶,首先肯定的是,这壶在最后出窑的时候已经烧熟了,没有烧到结晶的紫砂壶不可能有晶润之光。再向前推,这把壶的做工肯定是上乘的,没有上乘的抿针功力把砂粒磨平、把脂泥抿净是不可能发出晶润之光的,最好的泥如果没有明针工烧出来是泥浆色,或制作时含水多(就是注浆)烧出来的是水光多,所以,有晶润之光的壶一定是好做工。

再向前推,做这把壶的泥一定是纯正的好砂料,只有砂粒纯度高的泥料,砂粒才会相互固定,抿针的打磨才会对砂粒起作用,如果是等外泥,抿针一用力,砂粒陷进去了,粉末泥上来了。再就是砂粒一定是很整齐的砂粒,如果是杂质多、或者是岩化不均的料,因为它们的烧结温度不同,显色不同,也很难有晶润之光,所以,有晶润之光的壶,一定是用的好泥料。既然是好泥料,那一定是用好矿料炼的泥,因为,紫砂与别的材料不同,差矿料是很难炼出好紫砂泥的,既然确定是用的好矿料,就没必要纠结这个矿料在是那里挖出来的了。

古人周高起这个鉴别紫砂壶的方法可以说是精、准、狠,简单、准确、高效,一锤定音。而现在消费者买把壶却本末倒置,追求矿料,仿佛是矿料就是壶,追求原矿,却又不识原矿,结果追得全天下都是原矿,追求老泥,反而老泥是越来越多,乱追的结果是,紫砂市场越来越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今又流传起“现在没真紫砂啦,不敢买紫砂了”的危言耸听的言论。根本问题是:不是没有真紫砂,而是不识真紫砂,所以,要让更多的人识紫砂,这才是根本。

根据周高起的这个方法,要识紫砂壶,只要学会看晶光、润光就行了,这就是大道至简,往往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晶光、润光、和尚光,很多人认为都是光,没区别,所以,基本上都是看颜色说泥。紫砂被称为五色土、七彩泥,紫砂本身的颜色变化是丰富多彩的,所以,看颜色就会把一个泥说成很多种泥,壶的颜色,并不代表壶的好坏。代表壶好坏的是内在气质,反应出来的是光泽。

在大千世界里,我们的眼睛能看到五彩纷呈的各种物质,是因为,能被我们看到的物质能反光,反光率越小,看起来就越暗,如果一点光都不反,就是在太阳下我们也看不到,这就是隐形。紫砂壶烧到结晶后因表面收缩挤压而形成砂皱,大部分的光被皱面吸收了,所以,新紫砂壶相对其它物件看起来灰暗,只有少部分的光在晶面上折射出来,所以,我们又能看到她的存在。当紫砂壶经过一段时间的擦养后,在不同深度的皱面上因吸附上茶水油脂而反出折射光,反光点的密度也大大增加,且这些光点是在不同深度折射出来的,所以,看起来光有厚度,感觉象光云,又由于晶体点折射出来的光是散的,又象光雾。所以,真正紫砂壶看起来不艳,强光下又不刺眼,给人以温润的感觉。下面来看看实际的紫砂壶表面的结构情况。

上面两张图是均等颗粒纯砂料壶的图片与表面显微图片,从显微图片上看,砂粒基本匀称,晶体面相对大,折射出来的光点也相对大,大而强的光点就是晶光。由于紫砂不是透光体,所以,紫砂壶上的晶光实际感觉是很微弱的。

上面两张图是传统底槽清料紫砂壶的图片与表面显微图片,从显微图片上看,有大而散的反光点,也有小而密的反光点,视觉上的感觉就是晶润之光。

上面两张图是传统朱泥壶的图片与表面显微图片,从显微图片上看,传统朱泥壶的表面呈脊角纹状,这是因朱泥细嫩、颗粒细小烧成收缩结晶形成的,这就是通常说的朱泥壶的砂皱,但真正会看的似乎不多,大多数人把波浪纹、布料上的褶皱当成了砂皱,结果是真朱泥蒙冤,假的被发扬光大。从显微图上看,反光点细小而密集,我们在实物上的视觉感觉是细微密集的光点,这就是润光。

当前位置:紫砂之家首页>>紫砂资料>>紫砂概述

如何区别紫砂壶的晶光、润光、和尚光?

时间:2017-12-0510:33:41来源:紫砂之家

晶光润光和尚光

【供春】

经典器型,大方别致

作者:蒋泽军

查看作者作品

编号:32824

库存:1件

泥料:原矿段泥

容量:300cc

世上的事、有真、就有假,有好、就有差,紫砂壶也一样,谁都知道有好有差,但就是没办法去辨别那个好与差。

宜兴紫砂已经传承上千年,紫砂能够传到今天,历史上不可能说紫砂真的没有好坏之分,实际上古人早有了鉴别紫砂壶好坏的最科学、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明朝周高起说:“砂壶;有晶光者,最为上乘,有润光者,上乘也,和尚光者,最为贼相”。短短二、三十个字,概括的精妙绝伦。其实,很多人看到过这个方法,也许是不懂其中的道理,也许是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也许是走马观花没有留意,把这个好方法给埋没了。我们先来把这句话的意思解释一下,紫砂壶古称砂壶,有晶体光点的紫砂壶,是最好最好的紫砂壶,有润泽之光的,是很好的紫砂壶。和尚光;就是象和尚的脑袋油光锃亮的光,这里的“贼”;是指盗贼的身份,下贱、不值钱。最为贼相就是最差最差的品相。

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后,对于能够相信这句话的人来说,只要去学会看晶润之光是什么样的光就行了,而对于有些好学的人来说,我凭什么相信这就是正确的方法呢,这就要弄清这个结论的来龙去脉,和了解她发展变化的必然性、唯一性。前面已经详细介绍了从紫砂矿料演变成紫砂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相应特征,现在我们就可以用前面学到的知识来倒推这个方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我认为,一把有晶润之光的紫砂壶,首先肯定的是,这壶在最后出窑的时候已经烧熟了,没有烧到结晶的紫砂壶不可能有晶润之光。再向前推,这把壶的做工肯定是上乘的,没有上乘的抿针功力把砂粒磨平、把脂泥抿净是不可能发出晶润之光的,最好的泥如果没有抿针工烧出来是泥浆色,或制作时含水多(就是注浆)烧出来的是水光多,所以,有晶润之光的壶一定是好做工。

江晓燕【鸿福二式(描金)】编号:44730

再向前推,做这把壶的泥一定是纯正的好砂料,只有砂粒纯度高的泥料,砂粒才会相互固定,抿针的打磨才会对砂粒起作用,如果是等外泥,抿针一用力,砂粒陷进去了,粉末泥上来了。再就是砂粒一定是很整齐的砂粒,如果是杂质多、或者是岩化不均的料,因为它们的烧结温度不同,显色不同,也很难有晶润之光,所以,有晶润之光的壶,一定是用的好泥料。既然是好泥料,那一定是用好矿料炼的泥,因为,紫砂与别的材料不同,差矿料是很难炼出好紫砂泥的,既然确定是用的好矿料,就没必要纠结这个矿料在是那里挖出来的了。

古人周高起这个鉴别紫砂壶的方法可以说是精、准、狠,简单、准确、高效,一锤定音。而现在消费者买把壶却本末倒置,追求矿料,仿佛是矿料就是壶,追求原矿,却又不识原矿,结果追得全天下都是原矿,追求老泥,反而老泥是越来越多,乱追的结果是,紫砂市场越来越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今又流传起“现在没真紫砂啦,不敢买紫砂了”的危言耸听的言论。根本问题是:不是没有真紫砂,而是不识真紫砂,所以,要让更多的人识紫砂,这才是根本。

根据周高起的这个方法,要识紫砂壶,只要学会看晶光、润光就行了,这就是大道至简,往往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晶光、润光、和尚光,很多人认为都是光,没区别,所以,基本上都是看颜色说泥。紫砂被称为五色土、七彩泥,紫砂本身的颜色变化是丰富多彩的,所以,看颜色就会把一个泥说成很多种泥,壶的颜色,并不代表壶的好坏。代表壶好坏的是内在气质,反应出来的是光泽。

在大千世界里,我们的眼睛能看到五彩纷呈的各种物质,是因为,能被我们看到的物质能反光,反光率越小,看起来就越暗,如果一点光都不反,就是在太阳下我们也看不到,这就是隐形。紫砂壶烧到结晶后因表面收缩挤压而形成砂皱,大部分的光被皱面吸收了,所以,新紫砂壶相对其它物件看起来灰暗,只有少部分的光在晶面上折射出来,所以,我们又能看到她的存在。当紫砂壶经过一段时间的擦养后,在不同深度的皱面上因吸附上茶水油脂而反出折射光,反光点的密度也大大增加,且这些光点是在不同深度折射出来的,所以,看起来光有厚度,感觉象光云,又由于晶体点折射出来的光是散的,又象光雾。所以,真正紫砂壶看起来不艳,强光下又不刺眼,给人以温润的感觉。下面来看看实际的紫砂壶表面的结构情况。

上面两张图是均等颗粒纯砂料壶的图片与表面显微图片,从显微图片上看,砂粒基本匀称,晶体面相对大,折射出来的光点也相对大,大而强的光点就是晶光。由于紫砂不是透光体,所以,紫砂壶上的晶光实际感觉是很微弱的。

上面两张图是传统底槽清料紫砂壶的图片与表面显微图片,从显微图片上看,有大而散的反光点,也有小而密的反光点,视觉上的感觉就是晶润之光。

上面两张图是传统朱泥壶的图片与表面显微图片,从显微图片上看,传统朱泥壶的表面呈脊角纹状,这是因朱泥细嫩、颗粒细小烧成收缩结晶形成的,这就是通常说的朱泥壶的砂皱,但真正会看的似乎不多,大多数人把波浪纹、布料上的褶皱当成了砂皱,结果是真朱泥蒙冤,假的被发扬光大。从显微图上看,反光点细小而密集,我们在实物上的视觉感觉是细微密集的光点,这就是润光。

上面两张图是等外泥紫砂壶的图片与表面显微图片,从显微图片上看,虽然也是凹凸不平,但颗粒表面与与颗粒之间都是脂浆,反光面是连续的,所以,这类壶经过擦养后、油光锃亮,这就是和尚光。

以上介绍了晶光、晶润之光、润光与和尚光,基本了解了它们的变化关系。晶光、润光的区别实际是视觉感觉上的区别,大而强的光点叫晶光,细而密的光点叫润光。我们在观察或使用紫砂壶时,通常眼睛与壶的距离在三十厘米到一米左右,如果把一把好壶放在与眼睛三十厘米远的时候,感觉的是晶光,如果放在一米远看,这时感觉到的就是润光,只是强度密度不同而已。润光与和尚光的区别,润光是密集的、有厚度的点光,和尚光是平面光,当光点越来越密,就是光的深度越来越浅,当迫近平面时,就变成了和尚光。所以,紫砂壶,没有绝对全是晶光,也没有绝对全是和尚光。晶润之光越多,紫砂壶则越好,和尚光越多,则越差。实际鉴别紫砂壶的好坏,只有看两个相就够了,晶润之光,就是晶相,和尚光俗称玻相,晶相越多,壶越好,玻相越多则越差。

带光字的制作紫砂壶的人有哪些

季光敏国家制壶工艺美术员

徐光国家制壶工艺美术员

何光宏国家泥绘工艺美术员

徐建光国家制壶工艺美术师

陈洪光国家制壶工艺美术员

杨光树国家陶刻助理工艺美术师

周伟光国家制壶助理工艺美术师

蒋晓光国家制壶助理工艺美术师

韦光远国家陶刻助理工艺美术师

紫砂有光素是什么意思啊

“紫砂有光素”是一个成语,含义是指人有真正的才能和美德,就像紫砂壶上的光泽一样明显可见。这个成语来源于文化名城宜兴,宜兴素有紫砂之乡的美称,紫砂壶是宜兴的一项传统工艺,因其成本低、品质好,成为经济建设的优先品种。而“有光素”则是指陶器表面经处理后形成的一种光泽,非常美观,人们常常用这个词来形容人的美德和才华。

“紫砂有光素”这个成语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流传,并常常出现在文化艺术作品中。例如,在京剧中,“紫砂有光素”常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貌和才华,颇具艺术效果。而在诗词歌赋中,也常会出现这个成语,以表达对文化艺术的推崇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总的来说,“紫砂有光素”所传达的是一种人格美德和才华之美。人们希望自己能够拥有“紫砂有光素”这样的良好品质,成为具有文化修养和才华的人。同时,我们也要珍惜这样的成语文化,把它传承下去,让它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在世界文化的大家庭中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原文链接:http://www.idaitao.com/zishahu/117720.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古博文玩网是一个专注文玩珍宝收藏知识的一个网站,包括古玩字画、名家字画、翡翠玉石、钱币、油画、瓷器、文献、工艺品等珍藏品鉴定估值。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