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代的老宝石面临的不被检测机构认可的困境和明清老坑翡翠的境遇是相同的——表面看来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因为品质之优远远超过了现代人的认知水平,所以人们不认同。那么,有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好”竟然成了“错”呢?这并不奇怪,古往今来这类认知颠倒的事情多得数不胜数。“事不同理同”,事情虽然千奇百怪各不相同,但道理都是一样的。明清老宝石检测不能过“机”这件事,表面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但本质上是“利益之争”。
先看看表面现象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社会现实吧!我们知道,任何宝石或玉石的检测其实并不难,检测化学成分或矿物成分再辅以基本物理特征的测量就能确定被检体的性质,即它是什么矿物,甚至包括它的品级评定都可以做到。但是,检测仅仅是过程,判断才是结论。即便是相同的检测手段和过程,操作人员观念的不同就会得出大相径庭的的判断,结果是把本来很简单的事情搞得扑朔迷离黑白颠倒。换句话说,所有的检测工具是客观的手段,而思想观念是主观的判断。说到底,检测仪器不重要,判断的人重要。检测仪器先进不先进不重要,检测者的思想观念才重要。
老宝石的检测也是一样的,有位资深的藏家说,他在国外的检测机构检测明清老宝石,有时也会遇到检测人员说这就是天然宝石,但是我不能给你出证。你要追问为什么,他就只能沉默。相信许多收藏明清老宝石的藏家们也都遇到过类似的种种尴尬,当你出示明清时期的极品宝石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传统的检测机构都会不约而同地否定,或者不做检测,或者走马观花比划一下,就宣判为“人工合成宝石”、“仿宝石”,往往理由是:找不到“包裹体”、体积“太大了”、有“弧形”生长纹。这些具体内容说起来就复杂化了,恕不延伸。如果你拿着一件大的红宝石,无异于拿着的是“妖魔鬼怪”,因为控制着宝石的鉴定标准和市场的国际大集团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世人“世界上最大的红宝石是卡门•露西亚红宝石。”因此,地质学院的教授们、珠宝学院的老师们、珠宝拍卖行的专家们会异口同声地宣判任何一件超过23.1克拉(4g多一点)的红宝石必假无疑。
红色宝石您见到了点赞哦!
“30万翡翠手镯引发的血案”背后,原来隐藏着这么无耻炒作的黑幕 !!
对于女子摔断玉镯事件,近日闹得沸沸扬扬,女子摔断30万玉镯后消失, 商家忍无可忍:请接电话,再次吊起人们想说话的欲望,许多网友说,我朋友就在瑞丽卖玉,基本一折起,也就是30万的也就3000,云南这边就是靠着坑外地人发的家,那些房东一到看到游客多了,就毁约涨价,让外地人客栈很难做,各种玉石城都是为了坑游客设置的,所谓的瑞丽鉴定机构就是为了维护当地的玉石生意故意鉴定的高价,强烈建议受害者找个国外鉴定机构鉴定,没准一文不值,哈哈游客在云南摔碎标价30万玉镯,当场晕倒“摔断玉镯的大姐,请你接电话!”刚刚,瑞丽这家玉器城忍无可忍发公告…峰回路转,赛过连续剧啊这几天,游客在云南摔碎标价30万玉镯、当场晕倒的新闻,在全国范围内汹涌传播。今天!这个新闻又有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后续,打碎玉镯的费女士不知所踪,电话失联。今天(6月30日),事发商城姐告玉城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隔空喊话:到目前为止,费女士不知所踪,电话失联,不正面出来解决事情,导致事情一拖再拖。费女士不知所踪,希望费女士能出面正面协商解决问题。如果她对之前的评估报告存在质疑,可以按照正常的司法程序。同时,可以找一家双方都认可、具有说服力的第三方权威评估机构,重新作出评估。费女士去哪儿了?为何不接电话?我们无从知晓。但我们发现,在昨天(6月29日)云南本地媒体都市条形码的节目中,出现了费女士的身影,她在事发后接受了记者采访。据费女士介绍,当时她一个人走进了店里逛一逛。看到手镯非常漂亮,就试戴了一下。可是,当她一问价钱,竟然要30万!她就想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买,就马上拽下来!谁知道,就是这一拽,意外发生了!手镯不小心从手上掉了下来!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店内监控视频,还原了当时玉镯摔碎的整个经过。正在看第2段 共2段晕了!试戴30万手镯摔断 云南玉器城女游客当场倒地监控记录:吓晕人的30万玉镯“一摔”瞬间截稿前,小编通过可靠信源反复确认,这个公告确实是今天由姐告玉城官方发出的。“问了玉器城的老总姜总,确实是他们发的,句句心声,姜总很无奈,希望这事有个正能量的结局。”这个游客大姐把标价30万的玉镯摔断!当场吓晕…18万!云南权威机构鉴定摔碎的玉镯值这个价!网友吵了起来,昏倒游客却说…,所以矛盾的产生,是源于双方分歧很大,再说,这是一笔不小的价格,无论是商家,还是费女士,当然对此各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普通人都知道,显然在旅游区标价30万,实际成本多少,多少人都心知肚明,但是如果她不接电话,消失了,商家一分也收不到,与其说如此,还不如适当赔偿,再则明眼人也看出,也有网友说,商家利用这个新闻源在炒作。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