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翡翠原石 / 正文

黑皮玉器的黑色如何形成的?

发布时间:2024-10-19 浏览量:26 次 作者:古博

黑皮玉器的黑色如何形成的?

沁色经过盘磨只会变色,而不会消失;而经过较长时间的盘玩,北京和上海的朋友们已经知道黑色的皮壳会掉色。这就更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掉色的黑色皮壳有可能是染上去的!?”我们在探讨黑皮玉器的表面黑色时,提供了多种说法,有受煤矿污染说,有火烧说,有锰结核说等等。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会使我们越来越接近正确的答案。
关于黑皮玉器表面黑色的成因,比较接近正确答案的应该是:黑皮玉器的表面黑色应该是一种黑色的漆,不过不是普通的漆,而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天然生成的“岩漆”。
宁夏地矿局的工程师解答了这个谜。这是因为石头中的铁和锰在风化后裸露出表面,经过天然的作用成为一种黑色的“岩漆”,使得这一地区的一些石头表面都成了黑色。由于当地空气极端干燥,化学风化较为微弱。矿化水将岩石溶化为盐质粉末与溶盐沉积在岩石表面,形成暗红色至黑色的矿物薄膜,即荒漠岩漆,又称荒漠漆、沙漠漆。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锰和二氧化硅。暴露于地表的岩石和碎石,它们表面水分蒸发时将所溶解的矿物残留下来,并经过磨蚀,天长日久,形成了一层厚约1毫米、乌黑发亮的深褐色铁链化合物——荒漠岩漆,地表呈现黑色,被称为“黑戈壁”。风磨蚀掉较软的盐类,并把岩漆磨出光泽。岩漆形成的速度因地而异,通常需2000年左右。
由此可见,黑色的确是染上去的,不过不是人工染上去的,而是大自然的杰作,黑色不是沁,它会在长期的盘磨中剥落。
英国科学家佩里认为:沙漠岩漆还如同气温变化的记录仪。沙漠岩漆精细的分层结构可能准确地记录下了环境和有机物的变化,沙漠岩漆缓慢的形成过程意味着它们含藏着长达数千年甚至百万年的信息。
也就是说,在特殊的条件下,数千年的时间可以形成“岩漆”。这对我们研究黑皮玉器的年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于岩漆的主流理论,即岩漆由生活在岩石中的微生物构成。岩漆应主要包含铁或锰,因为它们是细菌和海藻新陈代谢过程中十分常见的副产品。伦敦帝国理工大学古微生物学家兰德尔·佩里却不同意这个理论,他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动用了包括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和光谱仪在内的现代分析手段。国际研究小组新完成的研究却发现,沙漠岩漆的成分以硅土(silica)为主。硅土能从大气中飘落下来,或者从岩石本身“滤”出。在长久的历史中,硅土变成凝胶体状的物质,然后再硬化,最后形成岩漆。研究小组同时发现,如同琥珀能够“俘虏”古时昆虫那样,沙漠岩漆能够“捕获”生物指纹,包括氨基酸、DNA,甚至是那些曾经生活或粘附在岩石上的微生物。这些“锁”在沙漠岩漆中的生物指纹可以帮助人们研究地球上的古时生命。研究人员相信,如果能在火星上发现类似的岩漆,那么人类也许可以了解过去火星上的生物情况。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同位素地质化学家威拉德·摩尔表示,他还不能赞成沙漠岩漆不是由微生物组成的观点,因为岩漆中的确也含有大量的铁和锰。
不管这两种关于“岩漆”的形成理论有多少不同,这和我们关于黑皮玉器的皮壳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在研究黑皮玉器的过程中的确发现了微生物的迹象,所谓黑皮玉器中的长毛现象就是这种迹象的最有力说明,我们在相关著作中已经探讨了这个问题。同时分析结果也证实了黑皮的成分中含有较多的锰和铁。黑皮玉器的发现地点,也是类似于宁夏石嘴山地区的寒冷沙漠地区。所以,这种在盘磨下会掉去黑色的玉器,应该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天然形成的“岩漆”。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原文链接:http://idaitao.com/feicuiyuanshi/37661.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古博文玩网是一个专注文玩珍宝收藏知识的一个网站,包括古玩字画、名家字画、翡翠玉石、钱币、油画、瓷器、文献、工艺品等珍藏品鉴定估值。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