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的陶瓷艺术领域,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材质、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备受人们喜爱。而在紫砂壶中,有一种特殊的壶型——云落款紫砂壶,更是以其别具一格的韵味,成为了收藏家们争相追逐的对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云落款紫砂壶的魅力所在。
一、云落款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1. 起源:
云落款紫砂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晚期。据传,当时一位名叫云生的制壶艺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将一缕云彩融入紫砂壶的制作过程中,使得壶身呈现出云雾缭绕的美感。从此,云落款紫砂壶便应运而生。
2. 发展:
经过几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云落款紫砂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从清代的古朴典雅,到现代的精美绝伦,云落款紫砂壶始终保持着其独有的艺术魅力。
二、云落款紫砂壶的特点
1. 材质:
云落款紫砂壶选用的是宜兴地区的优质紫砂泥,这种泥料具有透气性好、保温性能强等特点。在制作过程中,艺人会根据壶型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泥料,以确保壶的品质。
2. 工艺:
云落款紫砂壶的工艺精湛,包括打泥、塑形、刻款、烧制等多个环节。其中,刻款是云落款紫砂壶的一大特色,艺人会在壶身上刻上云纹、山水、花鸟等图案,使得壶身充满艺术气息。
3. 造型:
云落款紫砂壶的造型多样,有圆形、方形、扁形等。其中,圆形壶最为常见,寓意着圆满、和谐。扁形壶则显得更加灵动,适合品茗时把玩。
4. 云落款:
云落款是云落款紫砂壶的标志性特征。它通常位于壶身的侧面或底部,以行书或楷书的形式书写。云落款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三、云落款紫砂壶的收藏与鉴赏
1. 收藏:
云落款紫砂壶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艺人:知名艺人的作品更具收藏价值。
* 年代:越早的云落款紫砂壶越具收藏价值。
* 工艺:工艺精湛的壶更具收藏价值。
2. 鉴赏:
鉴赏云落款紫砂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造型:观察壶身的线条是否流畅,比例是否协调。
* 工艺:观察壶身的刻款、烧制等工艺是否精湛。
* 色泽:观察壶身的色泽是否均匀,是否有瑕疵。
* 手感:观察壶身的手感是否舒适,是否有滑腻感。
四、云落款紫砂壶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云落款紫砂壶也在不断创新。以下是一些创新方向:
1. 材质创新:尝试使用新的泥料,提高壶的品质。
2. 工艺创新: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使壶更具时代感。
3. 造型创新:设计更多新颖的壶型,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4. 云落款创新:在云落款的基础上,尝试新的书写方式,丰富壶的艺术内涵。
云落款紫砂壶作为我国陶瓷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广大收藏家们的喜爱。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云落款紫砂壶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特点 | 说明 |
|---|---|
| 材质 | 宜兴优质紫砂泥 |
| 工艺 | 打泥、塑形、刻款、烧制 |
| 造型 | 圆形、方形、扁形 |
| 云落款 | 行书或楷书,位于壶身侧面或底部 |
您还,第一个看不出来,然后第二个是彩云制陶,应该是吴彩云老师,工艺美术员,作品属于实用性作品,价格一般是几百元,然后第三个是尹跃琴老师,是助理工艺美术员,比吴彩云老师高一个级别,作品性价比比较高,价格比美术员高一些,八九百左右
始用印:墨缘斋、墨缘斋景堂制、景记、景洲、武陵逸人1942年,印有自怡轩、自怡轩主人、得一日闲为我福、足吾所好玩而老焉、曼_、曼_陶艺,并磨去”武陵逸人”印。
944年,始用印:瘦萍、老萍;
1948年,始用印:荆南山樵、荆山壶隐;
1955年,始用闲章:啜墨看茶;
1984年,始用印:景舟七十后作、壶叟;
20世纪90年代,刻了最后一方印章:生于乙卯;
顾景舟所取艺名的壶上用章,款式多变,章法讲究。有自刻章如“墨缘斋制”、“墨缘斋景堂制”、“墨缘斋意堂制”、“自怡轩”、“得一日闲为我福”、“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啜墨看茶”、“景舟七十後作”等等,水准、风格摹前人遗意,留艺世间意明志。
有书法家、篆刻家、金石家为其所刻,如“景舟制壶”、“景舟手制”为上海书画金石家来楚生所篆。“顾景舟”为吴湖帆得意门生所刻制。
“荆山壶隐”、“陶壶外史”、“得意甚爱”为金石家王少石所刻。八十年代後期与著名书画家韩美林合作专用章“历下美林”成为艺缘的印证。
扩展资料
紫砂壶款识
综观现代壶艺大师顾景舟的壶上用印及所出现的艺名,无不反映出顾景舟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活动、艺术追求、抱负理想、心境爱好。
从顾景舟的艺名随着时代的变化,可以看到顾景舟从艺历程中的曲折迂迥,成艺过程中的心境意趣,而最终升华至一种回归的自然境地和自然心态;
平衡的、坦然的、淡泊的、归宗的,犹如禅机、悟性,“正道”、“得果”一般。顾景舟原名顾景洲。顾父顾炳荣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古训,要顾景洲发奋读书,用知识出人头地,锦绣河山,故取名“景洲”。
“墨缘斋”,为顾景洲就读于蜀山东坡书院时书斋的题名。顾炳荣从小就督写顾景洲学文习字,每日啜墨不止。
顾景洲牢记古训父教,用“墨缘斋”激励自已用功学习。民国十三年、十四年(1924一1925年)江浙军阀齐卢之战,祸及丁蜀地区。
顾氏家道中落。三年之後,顾家发生一场火灾,家中财物化为灰烬。顾家无力供奉顾景洲继续读书,顾炳荣即要顾景洲在家中研习,继续在“墨缘斋”自学深造,以待业与资足再就学机会。
“墨缘斋制”、“墨缘斋景堂制”、“墨缘斋意堂制”、“景记”,为顾景洲早期初制水平壶壶用印款。因家境困窘,生活所逼,顾景洲祖母说服顾炳荣,在1932年初带顾景洲学制水平茶壶。
数月後,顾景洲学成后自制水平茶壶,即在壶底使用“墨缘斋制”印款。接着又在壶底使用“墨缘斋景堂制”印款,并在壶把或壶盖上使用“景记”印款。
後又接用“墨缘斋意堂制”印款,把款用“景记”印款。壶款俱是顾景洲亲自镌刻,表明了顾景洲喜美术,习书法,好舞文弄墨之志向,并用壶来反映其自己的这一观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顾景舟(陶瓷艺人)
底款是:魏勤南制
魏勤南,女,1968生于江苏宜兴丁山,高级工艺美术师。
魏勤南18岁开始学习紫砂陶艺,一直从事紫砂陶创作设计制作工艺,其代表作有倒把西施、祥竹壶等,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和娴熟的制作技艺。其作品匀称、协调、色泽润满,其创作源于生活,同时完美的将艺术造诣、制作技艺、生活感悟融入壶艺创作中,其作品较高的实用价值与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
自己把玩的话可以的,挺不错。
更多紫砂需求或者开壶养壶等知识。可以去壶史名录多了解了解。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