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紫砂壶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茶艺爱好者们争相追捧的珍品。紫砂壶,顾名思义,是用紫砂泥制成的茶具。紫砂泥产于江苏宜兴,故又称“宜兴紫砂”。而“苏”,则是指江苏,因此紫砂壶又被称为“紫砂壶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紫砂壶苏的世界,探寻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一、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1. 起源
紫砂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据史料记载,宋代时,宜兴地区的陶工们开始用当地的紫砂泥制作陶器。当时,紫砂壶主要用于泡茶,因为紫砂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性,能够使茶汤更加醇厚。
2. 发展
明清时期,紫砂壶逐渐成为茶具中的佼佼者。许多著名的紫砂壶艺人如供春、陈鸣远等纷纷涌现,他们将紫砂壶的制作技艺推向了新的高度。到了现代,紫砂壶已经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茶文化的灵魂”。
二、紫砂壶的制作工艺
紫砂壶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选泥:紫砂泥产于宜兴,质地细腻、透气性好。制作紫砂壶的泥料必须选用优质的紫砂泥。
2. 炼泥:将紫砂泥捣碎、筛洗、搅拌,使其达到一定的粘度。
3. 塑形:根据壶型要求,将炼好的泥料捏制成型。
4. 修整:对壶身、壶盖、壶嘴等部位进行修整,使壶形更加规整。
5. 烧制:将成型的紫砂壶放入窑中烧制,烧制温度一般在1100℃左右。
6. 打磨:烧制后的紫砂壶表面会有一些瑕疵,需要用砂纸进行打磨。
7. 抛光:对紫砂壶进行抛光处理,使其表面光滑细腻。
三、紫砂壶的分类与鉴赏
1. 分类
紫砂壶根据形状、用途、工艺等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按形状分类:如圆壶、方壶、扁壶、高壶等。
* 按用途分类:如茶壶、咖啡壶、花瓶等。
* 按工艺分类:如手工壶、模具壶、全手工壶等。
2. 鉴赏
鉴赏紫砂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造型:壶形是否规整,线条是否流畅。
* 泥料:紫砂泥的质地、色泽、透气性等。
* 工艺:制作工艺是否精湛,壶身、壶盖、壶嘴等部位是否协调。
* 烧制:烧制温度是否适宜,壶身是否有瑕疵。
四、紫砂壶的文化内涵
紫砂壶不仅仅是一件茶具,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1. 茶文化:紫砂壶与茶文化息息相关,是茶文化的载体。
2. 艺术价值:紫砂壶的制作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人文精神:紫砂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4. 生活哲学:紫砂壶倡导一种简约、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
紫砂壶苏,承载着千年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它不仅是一件实用的茶具,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紫砂壶苏的独特魅力,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以下是现代紫砂壶大师名单(按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1.陈英华
2.狄存智
3.丁立华
4.韩素英
5.洪霞林
6.姜梓新
7.李广芬
8.李响
9.刘振英
10.刘阳明
11.普玉堂
12.沈志云
13.苏锡民
14.汤尧臣
15.王鸿杰
16.王家玺
17.吴春良
18.徐文兵
19.徐振宇
20.许超宇
21.杨瑞东
22.张金水
23.张祥吉
24.张庆辉
25.张树海
26.赵增熹
27.朱庆荣
以上是部分现代紫砂壶大师,还有很多其他杰出的紫砂壶艺术家。
根据职称不同,国家级工艺美好大师是紫砂壶艺人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很多壶友近来对宜兴紫砂壶制作的名人最新排名比较感兴趣,今天倍领网就来分享一下现代紫砂壶十大名家,当代紫砂壶的制壶名家排行榜如下:
1、顾景舟,价格指数1226
顾景舟(紫砂七老之一)是近现代紫砂行业名气最大、成就最高的个位,堪称壶艺泰斗、一代宗师。其少时就读于蜀山东坡书院,18岁承袭祖业,一举成名,跻身壶艺名家行列。20岁左右,在上海所仿陈鸣远款龙凤壶,竟被当作陈鸣远传器为故宫博物院收藏。
新中国成立以后,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一边制壶,一边传艺,带出徐汉棠、李昌鸿、周桂珍等多位名家。顾景舟曾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他的作品在港、澳、台、东南亚影响巨大。
2、蒋蓉,价格指数659
蒋蓉是著名的花货女王,紫砂七老之一,11岁随父亲蒋鸿泉学艺,1940年由伯父蒋鸿高带至上海制作仿古紫砂器,曾为虞家花园设计制作花盆。
1955年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同年创作作品《荷花壶》在全国工业会议上评为特等奖,并为周恩来总理出访东南亚等国家制作礼品。
蒋蓉的作品在中国紫砂工艺史上技术精湛,生动具真,别树一格,成为中国紫砂工艺史上第一位女工艺美术大师。
3、汪寅仙,价格指数329
1956年,年仅14岁的汪寅仙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从此和紫砂结缘。她先师从吴云根学艺,后转师花货大师朱可心门下。在名师的指导下,她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从1959年起,她和师傅朱可心共同临摹制作南京博物院的国家一级文物《圣思桃杯》获得成功,并作为国家艺术珍品送往苏联展出,艺术天赋在紫砂界崭露头角。
1973年,汪寅仙因技艺出众,被安排到厂研究所,专门从事紫砂陶造型设计。这期间,她又受教于裴石民、王寅春、蒋蓉等名师,并得到顾景舟的指导,受益多师,使她在紫砂艺术上技艺精进,光货、筋瓤货均有相当造诣,尤擅花货创作。
4、徐汉棠,价格指数291
徐汉棠,1932年生于江苏宜兴,1948年跟随父母学艺,1952年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为师,为顾景舟第一弟子。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是中国紫砂界唯一获此殊荣者。
作品被多家著名博物馆收藏。还先后应邀赴美国、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艺术交流和技艺表演,为传扬紫砂艺术作出了积极贡献。
5、李昌鸿,价格指数271
李昌鸿,1937年生,1955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顾景舟大师。1984年,与沈蘧华合作竹简茶具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成为当代紫砂首次在国际上荣获大奖。
6、吕尧臣,价格指数245
吕尧臣,1941年生于宜兴。17岁就投身到紫砂工艺厂,拜吴云根为师。吴云根大师技艺精湛,对传统的紫砂艺术理解深刻,对各种器形的制作都游刃有余。
特别是喜欢用双色泥质来表达作品的主题,尤独创之吕氏绞泥出神入化,堪称一绝,海外有壶艺魔术师之称。
7、徐秀棠,价格指数242
徐秀棠,1937年出生于江苏宜兴蜀山紫砂世家,1954年拜紫砂陶刻著名老艺人任淦庭为师学习紫砂陶刻,1955年1月随师父进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参加轻工部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民间雕塑研究班,结业后转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坭人张张景祜工作室学习彩塑。1959年回紫砂工艺厂从事陶刻陶艺创作,主攻紫砂雕塑。
8、何道洪,价格指数216
何道洪,1943年出生于宜兴蜀山,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国家级高级工艺师。曾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修习陶瓷相关课程,深研造型、装饰设计,涵养创作美学。
拜师于王寅春门下,深得名师真传,练就制作方器、圆器与筋纹器等器形的扎实功底。而后并获素有陈鸣远第二之称的裴石民先生指导,琢磨花货及仿生蔬果的制作技艺。
9、谭泉海,价格指数170
谭泉海,1939年生于江苏宜兴,自20世纪50年代随着著名老艺人任淦庭学陶刻,在长期从事陶刻装饰工作中,细细揣摩曼生三刀法、郑板桥书风,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曾到台北和马来西亚举办个人书画展览。
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跟随紫砂七老之一的任淦庭老艺人学习紫砂雕刻装饰。1975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训班深造,受到著名教授梅健鹰、杨永善、张守知、白雪石、陈若菊等的教导。
10、周桂珍,价格指数95
周桂珍,女,1943年生于宜兴丁蜀镇,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早年拜师王寅春和顾景舟先生,退休后定居北京。40余年的创造生涯,使她在紫砂艺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先后获得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2017年12月2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供春)。“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吴梅鼎:《阳羡瓷壶赋·序》)供春壶,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
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并称为万历以后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时大彬的紫砂壶风格高雅脱俗,造型流畅灵活,虽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独运,朴雅坚致,妙不可思。
扩展资料:
紫砂名壶
树瘿就是树瘤。这种壶的造型模仿树瘿,壶面凹凸不平,有树皮模样刻纹。整把壶呈暗栗色,是明代制壶大家供春创制的一种壶式。
二泉铭壶型质古朴,壶为土黄色,周身竹造型,而一蝙蝠翩然而至,应和古人“祝福”意愿。壶腹一侧,阴刻行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句诗源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署名“二泉”。
宜兴窑玉麟款紫砂覆斗式壶,清末,高7.5cm,口径5.7×5.7cm,底径9.8×9.8cm。壶呈上小下大覆斗式,平底四方委角形。壶身镌刻篆书“子孙宜”三字。底钤篆书“玉麟”印章款。姜黄色砂泥,滋润细腻。此壶造型方中有圆,给人以刚中带柔的感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砂壶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