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的陶瓷艺术中,紫砂壶以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眼中的珍品。而杨彭年,作为清代著名的紫砂壶艺人,其作品更是备受追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杨彭年紫砂壶的世界,了解其收藏价值、鉴别方法以及收藏技巧。
一、杨彭年紫砂壶的收藏价值
杨彭年,字二泉,江苏宜兴人,生于清乾隆末年,卒于嘉庆年间。他擅长制作各种造型精美的紫砂壶,尤其以“石瓢”、“汉君壶”等作品闻名于世。杨彭年紫砂壶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艺术价值:杨彭年紫砂壶造型独特,线条流畅,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历史价值:杨彭年生活在清代,其作品见证了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3. 文化价值:紫砂壶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杨彭年紫砂壶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二、杨彭年紫砂壶的鉴别方法
鉴别杨彭年紫砂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造型:杨彭年紫砂壶造型独特,线条流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例如,石瓢壶、汉君壶等都是其代表作。
2. 工艺:杨彭年紫砂壶工艺精湛,壶身光滑,没有明显的瑕疵。在鉴赏时,可以仔细观察壶身、壶嘴、壶把等部位的工艺细节。
3. 材质:杨彭年紫砂壶选用优质紫砂泥料,手感细腻,质地坚硬。在鉴赏时,可以用手触摸壶身,感受其材质。
4. 款识:杨彭年紫砂壶通常会有其本人的款识,如“杨彭年制”、“二泉”等。在鉴赏时,要注意观察款识的真伪。
三、杨彭年紫砂壶的收藏技巧
1. 了解市场行情:在收藏杨彭年紫砂壶之前,首先要了解市场行情,掌握其价格走势,以便在购买时做出合理的判断。
2.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杨彭年紫砂壶时,要选择正规渠道,如专业拍卖公司、知名收藏家等,以确保真品。
3. 注重品相:在购买杨彭年紫砂壶时,要注重品相,尽量选择壶身光滑、无瑕疵的藏品。
4. 请教专家:在收藏过程中,可以向专家请教,学习鉴别方法,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四、杨彭年紫砂壶的市场价格
以下是一张杨彭年紫砂壶市场价格表,仅供参考:
| 壶型 | 年代 | 市场价格(万元) |
|---|---|---|
| 石瓢壶 | 清代 | 100-300 |
| 汉君壶 | 清代 | 200-500 |
| 高级石瓢 | 清代 | 500-1000 |
| 特级石瓢 | 清代 | 1000-2000 |
杨彭年紫砂壶作为我国陶瓷艺术的瑰宝,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在收藏过程中,我们要学会鉴别真伪,掌握收藏技巧,才能在投资和欣赏的过程中受益。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杨彭年是清朝时期的制壶名家。字二泉,号大鹏,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制宜兴紫砂壶。浙江省桐乡人。善制茗壶,有的浑朴雅致,有的精巧玲珑,且善配泥色。首创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艺,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世称“彭年壶”,对后世影响颇大。
近百年来,他的作品市面上很少见,故十分珍贵,拍卖会上几千元到上万元。
因其珍贵,故不断有人仿制,并提杨彭年款。您这把壶单凭一张照片还不足以断定其真伪。作为高档古玩,建议您拿实物请教业内行家验看,如好,他们或许还能帮您介绍买家。
杨彭年紫砂壶拍卖最高纪录价应该是:杨彭年制江听香铭井栏壶成交价:400万成交日期:2016/03/23
杨彭年,字二泉,号大鹏,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制宜兴紫砂壶名艺人,浙江省桐乡人。善制茗壶,有的浑朴雅致,有的精巧玲珑,且善配泥色。首创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艺,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世称”彭年壶”,对后世影响颇大。
陈壶整理了杨彭年紫砂壶部分成交记录:
杨彭年制石铫提梁紫砂壶成交价:381.56万成交日期:2016/02/02
杨彭年子冶款紫砂壶成交价:247.55万成交日期:2016/04/08
杨彭年制石铫提梁紫砂壶成交价:380.56万成交日期:2016/04/21
清嘉道·杨彭年制瞿子冶刻紫成交价:230万成交日期:2016/01/10
杨彭年制石铫提梁紫砂壶成交价:175.56万成交日期:2016/02/08
清道光杨彭年摹古石泉品定款成交价:365.25万成交日期:2016/02/22
清嘉道·杨彭年制瞿子冶刻紫成交价:245万成交日期:2016/05/22
清嘉道·杨彭年制瞿子冶刻紫成交价:237万成交日期:2016/03/19
杨彭年制、瞿子冶刻中石瓢紫成交价:136.08万成交日期:2016/05/08
清杨彭年制陈曼生为江听香铭成交价:384万成交日期:2016/03/28
杨彭年子冶款紫砂壶杨彭年子成交价:145.55万成交日期:2016/04/20
清嘉道·杨彭年制瞿子冶刻紫成交价:251万成交日期:2016/03/11
杨彭年、钱杜鹭洲合作合欢壶成交价:222.75万成交日期:2016/01/22
杨彭年制江听香铭井栏壶成交价:400万成交日期:2016/03/23
杨彭年,字二泉,号大鹏。清嘉庆年间荆溪人(今宜兴),也有人称其原籍浙江桐乡的。但不管原籍何处,以蜀山古南街曾称为“杨氏街”,以及“杨家祠堂”等遗存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杨彭年一家的紫砂艺术活动是在紫砂的风水宝地——蜀山进行的。这位紫砂艺人,由于与文人县令陈曼生合作,制成名垂青史的“曼生壶”而为人熟知,但也因此有人认为:是陈曼生的作用才提高了杨彭年在紫砂史上的地位即所谓的“壶以字贵”。但笔者以为,杨彭年工艺精、悟性高,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不愧为清中期一位紫砂大家。
一、杨彭年继承、发扬了全手工制壶工艺。在众多的紫砂艺人中,陈曼生独独选择杨彭年,看中的是他的手工捏制砂壶制作工艺,他曾说:“杨君彭年,制壶得龚时遗法。”什么是“龚时遗法”?那就是手工捏制砂壶的传统工艺。因为“乾隆时期制壶多用模衔造,其法简易,大彬手捏遗法已少传人。彭年善制砂壶,始复捏造之法,虽随意制成,自有天然风致”(《耕砚田笔记》)也就是说:杨彭年继承、恢复了龚春、时大彬的全手工制壶技法,并且技法娴熟,得心应手,巧夺天工。这一点,我们从传世的“曼生壶”的制作工艺可以得到验证。徐秀棠大师评论曼生匏瓜壶“制作工艺娴熟、精到,有珠圆玉润之感。”中国艺术研究院高振宇研究员评点曼生钿合壶:“直腹挺刮……轮廓分明,抚之温润如玉”这些都反映了曼生壶的制作者——杨彭年的工艺精制。
二、杨彭年是紫砂艺人与文人全面合作的典范。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的“曼生壶”,是艺人与文人深入交流、全面合作的结晶。从泥料的选定、壶款的设计到壶铭镌刻曼生及其幕客全面参与,彭年则要能准确领会曼生的设计意图,并具体把它从平面的图样制成壶样,且创新款式达数十种之多,足见彭年有较高的悟性。我们还能想象,彭年在制作中一定会提出修改意见,使之完善,所以曼生壶的创新造型也有彭年的功劳在内。还要指出的是杨彭年不但和陈曼生合作,还先后与乔重禧、蔡锡恭等文人合作,这些文人大都精通书画、鉴赏,为他们制壶,并得到首肯也说明彭年确非等闲之辈。尤其是他与朱坚合作。朱“工鉴赏,多巧思,砂胎锡包是其首创”(《墨林今话》),彭年与其合作后,自己也能镶玉包锡壶。在故宫藏紫砂器中,就有一款:宜兴窑杨彭年款镶玉包锡包壶(图),底钤“杨彭年造”、“彭年制”阳文印章,而未见“朱坚”的印款,或为杨彭年自制乎?
三、杨彭年具有一定的文史知识、书画功底,是一位具有文人气质的艺人。
杨彭年在与文人的长期合作交往中,“近朱者赤”,自身的文化修养也相应提高。据说他制壶而外,亦善陶刻,“兼善刻竹刻锡,亦佳。”(《耕砚田笔记》)。杨彭年具有一定的文史知识,从下面两件作品可证明。一是他曾仿宜兴古代文物国山碑,制一紫砂瓶,并仿碑上古文字在瓶上陶刻(图,现藏南京博物院),没有一定的文史知识,怎能有此创作灵感?二是在故宫藏紫砂器中有一“四方委角诗句方盘”。此方盘盘心刻十字形纹与四边线形成河洛图形。盘心分左右两边刻整篇行书铭文云“古者黄帝梦两龙授图,乃斋诣河洛求之,得龙马之图,遂命仓颉造字……余于研朱滴露之暇。有感于斯置河洛之盘,置之座右,以志不忘本之志”,后署“道光甲午邑秋甲子朔书于阳羡友石山房杨彭年制”:从这一方盘及其铭文,我们可以窥见彭年的创作思想,并证明他是一位有深厚的文史知识、具有文人气质的艺人。
综上所述,杨彭年在清中期,恢复了时大彬的手工制壶遗法,且与曼生等一大批文人合作,制作了一批造型新颖、题刻壶铭的文人壶,而他又能书善刻,多才多艺,和陈曼生等文人一起对紫砂的中兴、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诚如中国艺术研究员高振宇先生云:“时人常谓彭年皆陈曼生书镌提携而成名,今观此壶(指唐云艺术馆藏曼生壶)可知杨彭年无愧于当年嘉庆间紫砂大家也。”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