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壶,作为中国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历经千年,早已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在众多紫砂壶中,景舟百年紫砂壶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吸引了无数爱好者的目光。本文将带领大家走进景舟百年紫砂壶的世界,感受其传承与创新的艺术瑰宝。
一、景舟百年紫砂壶的历史渊源
(一)景舟紫砂壶的起源
景舟紫砂壶起源于江苏省宜兴市,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紫砂壶是由宋代陶工利用当地特有的紫砂土制作的。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紫砂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制作技艺。
(二)景舟紫砂壶的发展
明清时期,景舟紫砂壶进入鼎盛时期。许多著名的紫砂壶艺人纷纷涌现,如明代壶艺大师惠孟臣、清代壶艺大师陈鸣远等。他们创作的紫砂壶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景舟百年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景舟百年紫砂壶在传承传统技艺的也在不断创新。许多现代紫砂壶艺人致力于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独具特色的紫砂壶作品。
二、景舟百年紫砂壶的制作工艺
景舟百年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选料:选用宜兴当地的紫砂土,这种土质细腻、含铁量高,适合制作紫砂壶。
2. 精炼:将紫砂土进行研磨、筛分,去除杂质,提高土质纯净度。
3. 拉坯:将精炼后的紫砂土捏成壶身、壶嘴、壶把等部件。
4. 烧制:将紫砂壶放入高温窑炉中进行烧制,使壶身呈现出独特的色泽和质感。
5. 雕刻:在烧制后的紫砂壶表面进行雕刻,增加艺术价值。
6. 上釉:在雕刻完成后,对紫砂壶进行上釉处理,提高其防水性能。
7. 保养:使用后,定期用茶水擦拭紫砂壶,保持其色泽和质感。
三、景舟百年紫砂壶的艺术价值
(一)造型独特
景舟百年紫砂壶的造型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圆器、方器,也有创新的筋纹器、嵌饰器等。这些造型各异的紫砂壶,既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又体现了制作者的匠心独运。
(二)色泽典雅
紫砂壶的色泽是其艺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舟百年紫砂壶在烧制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色泽,如朱红、紫砂、墨绿等,给人一种典雅、古朴的感觉。
(三)工艺精湛
景舟百年紫砂壶的制作工艺精湛,从选料、拉坯、烧制到雕刻,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制作者的匠心独运。这些精湛的工艺使得紫砂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景舟百年紫砂壶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紫砂壶文化的认识逐渐加深,景舟百年紫砂壶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以下是对其市场前景的分析:
1. 传统文化传承:景舟百年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2. 投资价值:由于紫砂壶制作工艺复杂,且原材料稀缺,使得紫砂壶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3. 消费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紫砂壶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4.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保护,为紫砂壶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景舟百年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传承了千年历史,凝聚了无数匠人的心血。在新时代背景下,景舟百年紫砂壶将继续发扬光大,为人们带来无尽的美好。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艺术瑰宝在未来的发展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年代工艺不同,价格也不同,上下起伏较大,举例:
1、石瓢紫砂壶
在北京保利2013年秋季拍卖会上,以287.5万元人民币成交。
此壶直流嘴胥出优美,壶把圈而圆,桥型盖钮,自然清晰,身筒比传统的虚扁更扁,虚中有实,扁而不塌,通体不施任何装饰,它以透彻的裸胎之美,展示着紫砂泥质最本真的魅力。
2、提璧组壶
在北京保利2011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以1782.5万元的价格创下紫砂拍卖世界纪录。提璧壶,高145mm,口径78mm,宽185mm。因其壶盖面似玉璧而得名。壶体扁圆柱形,平盖,扁围钮,扁提梁,微曲线造型。结构严谨,刚中带柔,和谐匀称,是当代紫砂茗壶一绝。此壶是顾氏毕生的经典之作,曾经多次制作、修改壶器造型。
顾景舟在壶艺上的成就
顾景舟所创作的数十种壶型堪称件件精品。其在壶艺上的成就极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广,可说是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所享的声誉可比明代的时大彬。
其作品特色是,整体造型古朴典雅,形器雄健严谨,线条流畅和谐,大雅而深意无穷,散发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所制之器脱俗朴雅,仪态纷呈,堪称“集紫艺之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被海内外艺术界专家誉为“壶艺泰斗”。
顾景舟一生制作的紫砂壶数量不是很多,他有时好几年才做一批壶,而且个个要求质量上乘,不满意的都要毁掉,因此他的作品价格都在几十万到几百万元。上个世纪80年代在香港拍卖价已为65万元人民币。现每把壶时价均超过100万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顾景舟
人民网-顾景舟大师的《提璧壶》
顾景舟是中国紫砂壶制作大师,他的作品通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您的紫砂壶是顾景舟在1968年制作的,有圆孔和石泉刻字,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特征。
由于我没有实物来评估您的紫砂壶,我只能给出一些一般性的建议。鉴定估价紫砂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制作者的艺术造诣、历史价值、制作年代、保存状态等等。一般来说,顾景舟的紫砂壶价格不菲,尤其是他晚年的作品。
建议您寻找专业的紫砂壶鉴定机构或拍卖行进行鉴定和估价。他们将对紫砂壶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制作工艺、材料、历史背景等方面,并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估价。同时,他们还可以帮助您了解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展示您的紫砂壶。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始用印:墨缘斋、墨缘斋景堂制、景记、景洲、武陵逸人1942年,印有自怡轩、自怡轩主人、得一日闲为我福、足吾所好玩而老焉、曼_、曼_陶艺,并磨去”武陵逸人”印。
944年,始用印:瘦萍、老萍;
1948年,始用印:荆南山樵、荆山壶隐;
1955年,始用闲章:啜墨看茶;
1984年,始用印:景舟七十后作、壶叟;
20世纪90年代,刻了最后一方印章:生于乙卯;
顾景舟所取艺名的壶上用章,款式多变,章法讲究。有自刻章如“墨缘斋制”、“墨缘斋景堂制”、“墨缘斋意堂制”、“自怡轩”、“得一日闲为我福”、“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啜墨看茶”、“景舟七十後作”等等,水准、风格摹前人遗意,留艺世间意明志。
有书法家、篆刻家、金石家为其所刻,如“景舟制壶”、“景舟手制”为上海书画金石家来楚生所篆。“顾景舟”为吴湖帆得意门生所刻制。
“荆山壶隐”、“陶壶外史”、“得意甚爱”为金石家王少石所刻。八十年代後期与著名书画家韩美林合作专用章“历下美林”成为艺缘的印证。
扩展资料
紫砂壶款识
综观现代壶艺大师顾景舟的壶上用印及所出现的艺名,无不反映出顾景舟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活动、艺术追求、抱负理想、心境爱好。
从顾景舟的艺名随着时代的变化,可以看到顾景舟从艺历程中的曲折迂迥,成艺过程中的心境意趣,而最终升华至一种回归的自然境地和自然心态;
平衡的、坦然的、淡泊的、归宗的,犹如禅机、悟性,“正道”、“得果”一般。顾景舟原名顾景洲。顾父顾炳荣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古训,要顾景洲发奋读书,用知识出人头地,锦绣河山,故取名“景洲”。
“墨缘斋”,为顾景洲就读于蜀山东坡书院时书斋的题名。顾炳荣从小就督写顾景洲学文习字,每日啜墨不止。
顾景洲牢记古训父教,用“墨缘斋”激励自已用功学习。民国十三年、十四年(1924一1925年)江浙军阀齐卢之战,祸及丁蜀地区。
顾氏家道中落。三年之後,顾家发生一场火灾,家中财物化为灰烬。顾家无力供奉顾景洲继续读书,顾炳荣即要顾景洲在家中研习,继续在“墨缘斋”自学深造,以待业与资足再就学机会。
“墨缘斋制”、“墨缘斋景堂制”、“墨缘斋意堂制”、“景记”,为顾景洲早期初制水平壶壶用印款。因家境困窘,生活所逼,顾景洲祖母说服顾炳荣,在1932年初带顾景洲学制水平茶壶。
数月後,顾景洲学成后自制水平茶壶,即在壶底使用“墨缘斋制”印款。接着又在壶底使用“墨缘斋景堂制”印款,并在壶把或壶盖上使用“景记”印款。
後又接用“墨缘斋意堂制”印款,把款用“景记”印款。壶款俱是顾景洲亲自镌刻,表明了顾景洲喜美术,习书法,好舞文弄墨之志向,并用壶来反映其自己的这一观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顾景舟(陶瓷艺人)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