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的工艺品之一,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周荣金,一位技艺高超的紫砂壶制作大师,他的作品不仅传承了传统的紫砂技艺,更在创新中融入了个人的独特风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周荣金紫砂壶的魅力。
一、周荣金紫砂壶的传承
1. 历史渊源
紫砂壶起源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时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紫砂壶经历了无数次的演变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周荣金紫砂壶的制作技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传承下来的。
2. 传统工艺
周荣金紫砂壶的制作工艺,严格遵循传统的紫砂壶制作流程。从选泥、炼泥、制壶、烧制到打磨,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以下是周荣金紫砂壶制作工艺的简要流程:
| 序号 | 工艺环节 | 描述 |
|---|---|---|
| 1 | 选泥 | 选用优质的紫砂泥料,经过筛选、炼泥等工序,确保泥料的纯净度和可塑性。 |
| 2 | 制壶 | 采用手工拉坯或手工捏制的方式,制作出各种造型独特的紫砂壶。 |
| 3 | 烧制 | 将制作好的紫砂壶放入高温窑炉中进行烧制,使壶身达到一定的硬度。 |
| 4 | 打磨 | 对烧制完成的紫砂壶进行打磨、抛光等工序,使其表面光滑细腻。 |
二、周荣金紫砂壶的创新
1. 造型独特
周荣金紫砂壶在造型上独具匠心,他将传统造型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许多新颖独特的作品。如“金鱼壶”、“莲花壶”等,均深受收藏家和爱好者喜爱。
2. 装饰手法
周荣金紫砂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独到之处。他巧妙地运用了雕刻、绘画、镶嵌等技艺,使紫砂壶更具艺术价值。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装饰手法:
| 序号 | 装饰手法 | 描述 |
|---|---|---|
| 1 | 雕刻 | 在紫砂壶表面雕刻各种图案、文字,增加作品的观赏性。 |
| 2 | 绘画 | 在紫砂壶表面绘制山水、花鸟等图案,展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
| 3 | 镶嵌 | 将宝石、珍珠等珍贵材料镶嵌在紫砂壶上,提升作品的档次。 |
三、周荣金紫砂壶的文化内涵
1. 茶文化
紫砂壶与茶文化密切相关。周荣金紫砂壶在制作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茶艺的需求,使壶身具有良好的保温、透气性能。周荣金还致力于研究茶艺,将茶文化融入紫砂壶艺术之中。
2. 人文精神
周荣金紫砂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他通过作品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感悟。这些精神内涵,使周荣金紫砂壶成为了一件件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周荣金紫砂壶作为传承与创新的艺术瑰宝,在制作工艺、造型设计、装饰手法等方面都极具特色。它不仅是一件实用的茶具,更是一件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让我们共同欣赏周荣金紫砂壶的魅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周荣金,1965年5月生于宜兴蜀山(艺名:壶徒,也称蜀山人),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他的壶的价格在6000-8000左右,如果是精品的话,要万元左右。
周荣金,1984年7月开始在紫砂二厂从事紫砂壶造型设计制作,师从范永良(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曾得到徐汉棠大师指教。其作品用泥讲究,注重泥料色彩搭配,做工细腻耐赏,构思独到,自成风格。
周荣金,这位出生于1953年的江苏宜兴艺术家,以其深厚的书画陶艺造诣闻名。他在江苏省陶瓷工业学校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接受了专业的艺术教育,积累了三十多年的创作经验,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技艺闻名遐迩。
周荣金在书画艺术上造诣深厚,擅长书法和国画,尤其在紫砂陶刻装饰方面独树一帜。他的作品因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深受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多次在各类艺术评比中获奖。他曾受邀远赴北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地进行技艺交流和现场表演,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1965年5月,周荣金以艺名“壶徒”或“蜀山人”在宜兴蜀山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1984年起,他在紫砂工艺二厂担任造型设计制作,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范永良,并有幸得到徐汉棠大师的指导。他的作品对泥料的选择和色彩搭配十分讲究,做工精细,构思新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艺术成就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1997年,他的艺术简历被收录于《当代陶艺名家集》,并被宜兴市科委和紫砂协会授予“当代陶艺名家”称号,还获得了相应的证书。在2008年,他晋升为工艺美术师,2004年入选《中国紫砂壶艺百佳》专题,2006年又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他的艺术作品深受壶友和壶迷的喜爱,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周荣金的部分作品亮点颇多,如《梅香壶》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而《诗情画意壶》则被江苏省南京博物院珍藏。他的创新力在2009年上海民博会紫砂壶艺展评中得到了证明,凭借《花好月圆》赢得了创新类金奖。
他的作品上常常可见“蜀山人造壶”或“壶徒之作”的签名,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他的心血和艺术追求。
艺术家周荣金
一、艺术家简介
周荣金,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紫砂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1965年5月生于宜兴蜀山(艺名:壶徒,可鑫,也称蜀山人)。
1984年从艺,师从范永良(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后得徐汉棠(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指点。喜读书、思维敏锐、视野广博。创作题材多样,其作品用泥讲究,五色土组合和谐,做工细腻耐赏,构思独到,自成风格,乃当今中青年实力艺人。
艺术家周荣金作品和谐壶泥料:清水泥年代:2018容量:400CC
艺术家周荣金作品金报春壶泥料:紫泥年代:2016容量:530CC
艺术家周荣金作品圆鼎壶泥料:紫泥年代:2006容量:400CC
艺术家周荣金作品从容高洁壶泥料:降坡泥年代:2017容量:280CC
艺术家周荣金作品梅香壶泥料:老段泥年代:1990容量:400CC
艺术家周荣金作品挚友壶泥料:青灰泥年代:2009容量:480CC
二、艺术家成就评说
与周荣金老师的一番交谈,让我感觉到他是一个事事精益求精的人,对他所从事的、所衷爱的制壶事业是如此,对人对生活也是如此。他一直把师父的教诲“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壶”记在心间,由此可以想象,他手中的茶壶也一定是精致的,他制壶之时也一定是很用心的。看手中的这把《诗情画意壶》,便知如此了。
艺术家周荣金作品诗情画意壶
这把“诗情画意”,是用紫泥制成的,通体细腻。南京博物院在收藏时对它有如此评价:“其创作新颖别致,创作手法多变,融绞泥、开片以及花器制作中之‘堆、贴、捏、塑’等技法。”这正是沿袭了周荣金一贯以来构思独到、自成风格的特点。
“诗情画意”壶壶口并不在正中间的为置,而是倾向壶嘴部分,是采用的不对称构造,又在壶钮上略施小计,改变传统的单粒壶钮造型,而用一大一小两粒壶钮,做成雨花石样,紧紧叠在一处,大的一颗也是偏向壶嘴处。却将壶把圆圆地由下而上弯成老松树树干状,并且形象地雕刻出了树皮的皱感和纹路,重重地倾向一边,这就淡化了壶本身的不对称,加强了壶整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除此之外,粗糙的树皮增加了摩擦,使得抓握更加自如。
壶腹饱满、充实,在上半部分从壶把与壶身的交接处长开长长的松树枝,枝干上一簇一簇的是绿油油的松叶,松针根根分明,针尖细而挺,枝干有力、苍劲,枝叶繁茂、苍翠,新绿上老树,是古朴与新鲜的融合,是传统与新生的交结。一轮鹅黄色的弯月悄悄爬上树梢,月光柔和地投向树间,取意“明月松间照”;壶盖上用开片技术自然地割开些脉络,似流水淙淙绕过盖沿、绕上壶钮,取意“清泉石上流”。
这泓清泉,这般流动,既是水的自然态势,也是有着内在的意思的。“开片”最早指的是瓷器釉出现裂纹的现象,而在这里,周老师刻意用人工的“开片”为壶盖设计出泉水流动之感,而水流之处留下的痕迹把壶盖划成仿似龟背的图样,寓意吉祥。
壶身扁圆,容量颇大,握在掌中,手感厚实、质地舒适。揭开壶盖,内侧刻有落款;翻向壶底,亦有“诗情画意,壶徒之作”的字样,可谓处处有玄机。
在《周荣金紫砂陶艺作品集》中他的一段自述中说到:“欣逢太平盛世,是我们这代紫砂人的福气;独一无二的紫砂矿产以及老祖宗留下的独特的制作工艺更是宜兴紫砂人之幸运。茶不离壶,而壶以紫砂器为上;茶能醒诗魂、解酒困;壶更是添画韵、增书香。”
不错的,大自然为他创造素材,他又为大自然描身绘影,把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对生活的理解都融入到创作中,表现到壶上,从生活中走出来,又走进诗画,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诗画刻到壶上,将诗情画意化进壶里。
紫泥制成的壶刚刚好配宜兴的红茶,叶兆言先生也说紫砂壶与宜兴红茶该是“共生”的。观壶、品茶,绘出画意,酝出诗情。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