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紫砂壶 / 正文

上新桥紫砂壶名家(上新桥紫砂壶名家介绍)

发布时间:2025-10-31 浏览量:1 次 作者:古博

上新桥紫砂壶名家(上新桥紫砂壶名家介绍)

紫砂壶,作为中国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上新桥紫砂壶,作为江苏宜兴的著名紫砂产地,更是孕育了无数紫砂壶名家。本文将带您走进上新桥,领略紫砂壶名家的风采。

一、上新桥紫砂壶的历史渊源

1. 历史背景

上新桥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自古以来就是紫砂壶的生产基地。据史料记载,上新桥紫砂壶的制作始于明代,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2. 发展历程

(1)明代:上新桥紫砂壶以紫砂泥为原料,采用手工拉坯手工修整等传统工艺制作,以实用性为主。

(2)清代:上新桥紫砂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以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著称。此时,许多紫砂壶名家如陈鸣远、杨彭年等涌现。

(3)现代:上新桥紫砂壶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现代紫砂壶。许多紫砂壶名家如顾景舟、蒋蓉等,将紫砂壶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

二、上新桥紫砂壶名家风采

1. 陈鸣远

陈鸣远(1733-1776),清代著名紫砂壶艺人,被誉为“清代紫砂壶第一人”。他的作品以造型独特、工艺精湛著称,代表作有“大彬壶”、“东坡壶”等。

2. 杨彭年

杨彭年(1762-1840),清代著名紫砂壶艺人,与陈鸣远并称为“陈杨二杰”。他的作品以线条流畅、造型优美著称,代表作有“大彬壶”、“鱼化壶”等。

3. 顾景舟

顾景舟(1915-1996),现代著名紫砂壶艺人,被誉为“现代紫砂壶第一人”。他的作品以造型典雅、工艺精湛著称,代表作有“石瓢壶”、“汉方壶”等。

4. 蒋蓉

蒋蓉(1922-2010),现代著名紫砂壶艺人,被誉为“紫砂壶女杰”。她的作品以造型独特、工艺精湛著称,代表作有“梅桩壶”、“南瓜壶”等。

三、上新桥紫砂壶的艺术特色

1. 泥料独特

上新桥紫砂壶采用宜兴特有的紫砂泥,这种泥料具有透气性好、保温性强的特点,是制作紫砂壶的优质原料。

2. 工艺精湛

上新桥紫砂壶的制作工艺讲究,包括拉坯、修整、雕刻、烧制等环节,每一步都要求精益求精。

3. 造型多样

上新桥紫砂壶的造型丰富多样,有实用型、观赏型、收藏型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上新桥紫砂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传承与创新中,上新桥紫砂壶名家们不断探索,将紫砂壶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让我们共同期待,上新桥紫砂壶在未来的发展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上新桥紫砂壶的来历

上新桥紫砂壶的来历如下:

上新桥紫砂壶创于民国,得汪宝根、范大生、冯桂林等诸名陶手相竞延今。上新桥紫砂壶以传统入手,壶体壶盖上下呼应,融合筋纹器为主体与花货作点缀,是筋纹式的变体。桃子历有长寿之意,吉祥之寓自然不言而喻。

上新桥紫砂壶壶身作五瓣筋囊式,等分均匀规则,线深具有张力,壶身鼓腹,囊块圆浑饱满,每囊与盖严密相合,制作精湛。弯流作纤巧处理,愈显精神,把从凹囊中舒展而出,两者相得益彰,加强了形体的平衡感。盖钮捏塑成桃实,小枝桃叶数片贴饰于盖面,形态逼真,韵味古朴,倍增花货紫砂艺术细腻的表现。

紫砂壶中的上新桥这种盖型最难做。

上新桥壶,是顾景舟上世纪六十年代创制的经典器型,后成为一代经典之作。

压盖式,桥形钮,盖部及肩部均以凹线分割空间,自上而下观之,有“一环扣一环”之感。波纹、桥钮、舟形飞扣巧妙而简练地组合,气韵流畅自然,婉约蕴藉,端庄沉稳。

上新桥形体简洁利落,但却非常不好做。紫砂壶成型后,需要明针工艺修整壶身,使整个壶变得光滑、连接自然。

紫砂壶名家排名大全: 历代宜兴紫砂制壶名家

紫砂壶名家排名大全:历代宜兴紫砂制壶名家

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涌现出众多杰出的制壶名家。以下是从明代至今的宜兴紫砂制壶名家排名及简介:

一、明代名家

供春

简介:被誉为紫砂壶鼻祖,明代正德年间宜兴人,开创了紫砂壶行业先河。其壶艺作品朴雅坚致,传世作品如“树瘿壶”和“六瓣圆囊壶”等,均为稀世珍宝。

代表作品:树瘿壶、六瓣圆囊壶

时大彬

简介:宜兴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时朋之子。大彬壶艺在明代享有盛誉,作品朴雅坚致,千态万状,世称“时壶”、“大彬壶”。

代表作品:多种款式的小壶

惠孟臣

简介:明朝崇祯到清康熙年间人,所制大壶浑朴,小壶精巧,后世仿制者甚多。其壶艺作品以竹刀划款,盖内有“永林”篆书小印者为最精。

代表作品:高身梨形鼓腹壶等

二、清代名家

陈鸣远

简介: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所制茶具、雅玩精美绝伦,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作品名传中外,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

代表作品:多种茶具、雅玩

陈曼生

简介: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人,诗、文、书、画皆精,酷嗜摩崖碑版。他创制砂壶新样,相传设计壶样十八式,由紫砂名工杨彭年和邵二泉等制壶,世称“曼生壶”。

代表作品:石铫壶、横云壶、井栏壶等

邵大亨

简介:清代嘉庆、道光间宜兴壶艺名手,作品浑厚、精到、大度,为宜兴砂艺一代巨匠。其壶艺作品一改清代宫廷化繁缛靡弱之态,重新强化了砂艺质朴典雅的大度气质。

代表作品:多种款式的大度壶

三、当代名家

顾景舟简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出生于紫砂世家,抟砂作壶60余载,形成了雄健而严谨、流畅而规矩、古朴而典雅、工精而秀丽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

代表作品:提梁茶具、上新桥壶、雪华壶等

四、其他历代名家概览

明朝时期:金沙寺僧、董翰、赵梁、元畅、李茂林、李仲芳、徐友泉等。清代:许晋侯、陈隐龙、项圣思、陈汉文、华风翔、蔡乾元、惠逸公、杨彭年、邵二泉等。民国时期:李宝珍、吴虎根、杨莲生、蒋燕亭、范大生、冯桂林等。当代:王寅春、王石耕、丁洪顺、毛国强、叶惠毓、吕尧臣、李昌鸿、汪寅仙、沈遽华等。以下是一些历代名家作品的图片展示:

这些名家及其作品不仅代表了紫砂壶艺术的巅峰,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他们的作品在壶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人所敬仰和学习。

顾景舟紫砂壶印章

顾景舟印章介绍:

1932年,在家从祖母邵氏学艺,始用印:墨缘斋、墨缘斋景堂制、景记、景洲、武陵逸人

1942年,印有:自怡轩主人、得一日闲为我福、足吾所好玩而老焉、曼晞、曼晞陶艺,并磨去”武陵逸人”印。

1944年,始用印:瘦萍、老萍、

1948年,始用印:荆南山樵、荆山壶隐

1955年,始用闲章:啜墨看茶

1984年,始用印:景舟七十后作,壶叟、

20世纪90年代,刻了最后一方印章:生于乙卯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原文链接:http://www.idaitao.com/zishahu/116644.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古博文玩网是一个专注文玩珍宝收藏知识的一个网站,包括古玩字画、名家字画、翡翠玉石、钱币、油画、瓷器、文献、工艺品等珍藏品鉴定估值。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