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这座坐落在江苏省的小城,以其独特的紫砂文化闻名于世。而紫砂壶,作为宜兴的“名片”,更是深受茶友们的喜爱。一壶精美的紫砂壶是如何诞生的呢?接下来,就让我带你走进宜兴紫砂壶的制作流程,感受这门古老技艺的魅力。
一、选泥
(一)紫砂泥的来源
紫砂泥是一种特殊的粘土,主要分布在宜兴丁蜀镇附近。这种泥料富含铁、硅、铝等元素,质地细腻,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透气性。
(二)选泥标准
1. 颜色:紫砂泥的颜色以紫、红、绿、黄、白为主,其中紫色最为珍贵。
2. 质地:紫砂泥质地细腻,手感滑润,无杂质。
3. 可塑性:紫砂泥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便于制作各种造型。
二、炼泥
(一)炼泥方法
1. 风化:将紫砂泥块放置在通风处,使其自然风化。
2. 破碎:将风化后的紫砂泥块破碎成小块。
3. 浸泡:将破碎的紫砂泥块浸泡在水中,使其充分吸水。
4. 研磨:将吸水后的紫砂泥块研磨成泥浆。
5. 陈腐:将泥浆放置在阴凉处,使其陈腐一段时间。
(二)炼泥注意事项
1. 控制水分:炼泥过程中,水分的控制至关重要。水分过多,泥料会变得粘稠,不易成型;水分过少,泥料会变得干燥,影响制作。
2. 陈腐时间:陈腐时间越长,泥料的质量越好。
三、制作
(一)壶型设计
1. 构思: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师构思壶型。
2. 绘制:将构思好的壶型绘制成图纸。
3. 雕刻:将图纸上的壶型雕刻在泥块上。
(二)制作步骤
1. 打泥:将炼好的泥料揉搓成团。
2. 拍打:将泥团拍打成薄片。
3. 围身:将薄片围成壶身。
4. 打足:在壶身上打足,使壶身饱满。
5. 修整:修整壶身,使其光滑、均匀。
6. 开孔:在壶身上开孔,用于注水和倒水。
7. 制作壶盖:根据壶身形状,制作壶盖。
8. 组装:将壶身、壶盖组装在一起。
(三)制作注意事项
1. 力度控制:制作过程中,力度要适中,避免损坏泥料。
2. 时间控制:制作过程中,时间要控制好,避免泥料干硬。
四、烧制
(一)烧制方法
1. 素烧:将制作好的紫砂壶进行素烧,使其初步成型。
2. 釉烧:在素烧的基础上,进行釉烧,使紫砂壶表面光滑、美观。
(二)烧制注意事项
1. 温度控制:烧制过程中,温度要控制好,避免烧制失败。
2. 气氛控制:烧制过程中,气氛要控制好,避免烧制过程中出现裂纹。
五、成品
经过以上五个步骤,一壶精美的紫砂壶就制作完成了。这壶壶,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总结
宜兴紫砂壶制作流程,从选泥、炼泥、制作到烧制,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匠人的心血和智慧。一壶在手,世界尽在掌握。让我们一起感受这门古老技艺的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喜欢品茶的人都喜欢买茶具,现在的茶具工业愈来愈发达,占据了市场一部分的竞争力。好的茶具能泡出一碗好茶,特别是宜兴紫砂壶,利用它泡出来的茶很香,磬人心脾,回味无穷。下面就来介绍下宜兴紫砂壶制作的内容。
宜兴紫砂壶介绍
宜兴紫砂壶从古使用流传至今,通过千百年的使用,人们的经验丰富,意识到紫砂壶泡茶,茶叶的之能被壶吸收,时间越长,茶味就越浓,越香。所以紫砂壶被众多爱好茶的人重视。
宜兴紫砂壶外形美观,它的形体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拿捏。它的制作看起来简单,但如果做起来,是很复杂的。接下来,小编来教您如何制作紫砂壶。紫砂壶的制作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四个步骤,一准备,二制作,三烧制,四检查。
宜兴紫砂壶制作
首先准备好一系列的工具,工具有泥料,泥料必须要从矿层中挖出来的紫泥,好需要提取最细的一部分,把混合的杂质去掉;然后就需要尖刀,用来雕刻纹理的;还有矩车,用来做圆形泥片,还有打身筒,线梗,名针等等。
接下来进行第二步制作。要做到心中有宜兴紫砂壶的模型,设计完模型之后真正进入到制作这个过程了,需要手捏,把泥沙和在一起,捏出自己心目中的模型,接口的地方要特别注意。对于圆身的壶形,可以采用“抽身筒”的方法,对于方形的茶壶,可以采用“镶身法”的方法。做壶嘴,壶柄,壶盖需要小心,最后可以在壶身加一些雕刻,贴花,加强美观。
第三步烧制,做好的茶壶阴干后装进隧道窑烧制。
第四步检查,后续工作啦!做好之后应该反复检查壶是否有裂痕,破损的地方。检查完之后就可以上蜡,磨光,是表现更加光滑,亮澈。
宜兴紫砂壶的成型方法又有哪些
一、紫砂壶的成型方法,有手工(打身筒)、半手工(模具)、注浆、旋坯和印坯等几种。其中手工成型是传统的制作方法。而制作技艺的关键则是脱空成型和坯件表面的精加工。所谓精加工,系指用竹片、明针、刀具及用这些材质制作的其它专用工具,对已接上颈、脚、嘴、把手的壶口、身、盖的表面、和壶内,进行精细的括平、修整、拉桨,这是紫砂壶成为工艺品的关键之一。
二、它的作用在于:紫砂熟泥颗粒大小不一,成型时坯体表面呈现高低不平,在精加工过程中,用上述工具将坯体整平,并把隆起的颗粒向下挤压,使坯面平整光润。这时坯体外表形成一层较细致的表皮层,这层表皮,是一层细腻的泥浆(烧成后就是结晶体)而内壁面虽在打拍泥片时也受拍打,但往往是稍事加工,泥料颗粒之间相对疏松,烧成后制品表面成梨皮状,而疏松的内部呈现一定的气孔率。
三、紫砂壶造型别致多样。为不使它沦为一般的釉陶,以及历史原因,它的表面是不施釉的。要使紫砂达到“脱手则光能照面,出冶则资比凝铜”的工艺效果,必须把坯体处理得器形结构严谨,轮廓饱满线条分明,筋瓤纹理清晰,达到珠圆玉润,浑成整体的制作要求,都需经过成型精加工来求得。同时,精加工也是提高坯体粘度的重要手段。
选购紫砂壶的方法
泥料:首先从工艺上来看,紫砂壶作为日常使用的茶具之一,工艺是十分考究的。好的紫砂壶的制作用的红泥颜色暗红,质地粗润的特性,行话“色不艳、质不腻”就是这个意思。这里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壶身通体的颜色亮丽,这类紫砂一般是人工仿制,多半是假壶,用的是人工浮光技术。
摸壶:大家在选购紫砂壶的时候,除了上面的方法看泥料之外,也可以摸,这里说的摸壶就是指轻轻抚摸紫砂壶的壶身,一般好的紫砂壶,壶身都是很粗润的,仔细的摸,甚至可以摸到砂质的感觉。
看壶:大家在鉴定完泥料和触摸壶身之后,还可以借助工具鉴定紫砂壶,那么如何鉴定呢,大家可以用放大镜仔细的观察壶身,因为烧制紫砂壶用的陶土,是含有石英石的成分,大家用放大镜在看紫砂壶的时候,迎着光,可以看到里面金灿灿的光点。
听声:每个人紫砂壶看紫砂壶的方法不同,有的朋友喜欢听紫砂壶摩擦的声音,就是用壶盖轻轻的摩擦或敲打壶身。如果声音沉闷,那么这把壶的烧制工艺肯定不好,真正好的紫砂壶,在敲打和摩擦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是带有金属性质的“呛呛”声。
看密:看密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方法就是检测紫砂壶的壶盖和壶身的紧密程度。一般好的紫砂壶的紧密程度是非常契合的。简单方法可以用食指紧压着紫砂壶盖上的出气孔,然后将紫砂壶倾倒,看看水到了壶盖的地方会不会流下,若滴水不流即是好壶,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将紫砂壶的壶嘴用手指封住,然后将紫砂壶倒转。如果壶盖没有掉下来,则证明该壶的紧密程度非常高。
这样一个宜兴紫砂壶就做好啦,外形美观,色彩鲜亮。小编的讲解又要结束了,通过小编的讲解您是否学会了宜兴紫砂壶制作呢!希望对您又帮助哦!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就能免费领取哦~
紫砂壶基本制作流程
1、打泥片和泥条
2、划泥片
3、围身筒
4、打身筒
5、调脂泥
6、口部满片
7、规范壶身
8、粘接口、颈、底部
9、整理粘接细部
10、做壶盖
11、做壶嘴
12、做壶把
13、钻嘴眼
14、校正口、嘴、把
15、修整壶嘴、刮光壶肩、壶嘴、壶把
16、划开壶口并修整
17、光整壶体内部
18、钤上印章
19、自然干燥后进窑高温烧成
20、紫砂壶制作历史:
早在北宋时期,江苏宜兴已开始有紫砂器的出土记录,不过当时的紫砂器,还未出现作为今日泡茶用途的小茶壶,仅有些许残片显示为煮茶的炊具。直到明代正德年间,才开始产生所谓的紫砂茶壶。当时在宜兴近郊有一座金沙寺中,有位爱好喝茶的金少僧,他自行取附近的紫砂细泥制成小茶壶,经过焙烧后,成为历史上最早的紫砂壶,不过,金沙僧制作的紫砂壶是什么模样,文献中很难找到答案,倒是后来在金沙寺陪公子读书的供春,成了紫砂茶壶之父。据说那时有位读书人吴颐山,在金沙寺借宿读书以备参加考试,随他一同住在寺中的还有书童供春。
供春对金沙僧制作的紫砂壶很感兴趣,便仿照老银杏树上长出的树瘤制成树瘿壶,又称供春壶,而供春也就成了世上第一位制作紫砂壶的名家。其后,历史制作紫砂茶壶名家辈出,如明代万历年间的“四大家”董翰、赵梁、元畅、时朋,以及李茂林;时朋之子时大彬的大彬壶,也颇负盛名。明末清初之际,紫砂茶壶开始以有落款,刻字等作品的形式出现,随着壶艺名家与文人雅士共襄盛举,在这里特别要提到陈曼生名鸿寿,字子恭,号老曼、曼公、曼寿、胥溪渔隐、种榆仙客、种榆道人等。款:阿曼陀室。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生,道光二年卒。陈曼生是一位书画家和金石家,在金石篆刻上造诣很深,被后世尊为“西泠八大家”之一。陈曼生科举出身,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任溧阳知县,溧阳毗邻宜兴,得地利之便,陈曼生结识了制壶艺人杨彭年、杨凤年兄妹。由陈曼生设计,杨氏兄妹成型,再由陈曼和他的一帮文友题字刻铭的壶,后世称之为“曼生壶”。
曼生壶有三十八种款式,各种款式均造型新颖独特,制作精湛,更有书画铭刻为装饰,故“壶以文贵,文以壶传”,文化与工艺珠联璧合,使得“曼生壶”完成“紫砂壶”的全部美学价值,使“紫砂壶”以诗、书、画与工艺;四位一体的风韵,迈进了高雅的艺术殿堂。曼生壶传世较多,因其名震于世,赝品也较多,收藏时应特别注意鉴别。紫砂茶壶的艺术价值日益高升,也就不难了解人们喜爱紫砂茶壶的原因了。
紫砂壶是中国汉民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紫砂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古来名壶,从明正德嘉靖年间供春的树瘿壶、六瓣圆囊壶,每一把壶都独具匠心,在壶的欣赏性上下功夫。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紫砂制品的珍贵,以壶为例,表现着一种古朴醇厚的美。今天紫壶轩与您共赏它的诞生过程。
【壶身制作】
1、练好的泥料拍打成片。
2、专业圆规划出壶身泥料打成片等待划壶底。
3、仍旧用圆规划壶底。
4、壶身壶底初步镶接。
5、拍打出雏形。
6、老宜兴常说:茶壶是拍出来的。
7、身筒的拍打成型,并非简单的一个步骤,而是反复进行的多个步骤。每一步都接近最终的成型阶段,但每一步的要求又各不相同。
8、壶底拍平。
9、壶底勾边。
10、从高深筒到最终的虚扁造型,完全以手工方式逐步拍打而成,然后需要仔细修整。
【壶盖制作】
1、比对壶口形状做壶盖雏形。
2、壶盖贴边儿。
【壶体零件镶贴】
1、装置壶身的零件,搓出壶把儿。
2、壶把成型。
3、装壶把和壶嘴,一定要成一条直线,分毫无差。壶型大美之一,亦在于此规正中。
4、壶嘴雏形。
5、细致掏空壶嘴。
6、开孔,孔开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出水。
7、壶体初步整形。
8、壶纽儿成型。
9、装壶纽儿,开气孔精细打磨。
10、整壶最后的整形细修。到这一步,紫砂壶壶身制作就算初步完成了,只待篆刻花纹或者直接进窑烧制。
【刻绘烧制】
壶身上刻绘图案烧制成壶。
或许只是一双糙手,只是地底的一团泥,结合在一起,一刀刀,一步步,辅着沉静的心意,涅磐出一把精美的紫砂壶。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