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紫砂壶 / 正文

雨紫砂壶(紫砂壶石雨款)

发布时间:2025-10-31 浏览量:0 次 作者:古博

雨紫砂壶(紫砂壶石雨款)

在我国陶瓷艺术中,紫砂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人们喜爱。而在众多紫砂壶中,雨紫砂壶因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是独树一帜。本文将带领大家探寻雨紫砂壶的魅力所在,感受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交融。

一、雨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雨紫砂壶起源于我国江苏省宜兴市,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紫砂壶的制作原料为紫砂泥,这种泥料产于宜兴市附近的黄龙山,质地细腻、透气性好,是制作紫砂壶的优质原料。雨紫砂壶的制作工艺继承了传统紫砂壶的制作技艺,同时在造型、装饰等方面有所创新。

雨紫砂壶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明代。据史料记载,明代宜兴陶工时大彬是雨紫砂壶的创始人。时大彬在继承传统紫砂壶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创新了壶型、装饰手法,使雨紫砂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清代时期,雨紫砂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许多著名陶艺家如陈鸣远、杨彭年等纷纷投身于雨紫砂壶的创作之中。

二、雨紫砂壶的制作工艺

雨紫砂壶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泥:选用优质的紫砂泥料,经过筛选、淘洗、晾晒等工序,确保泥料纯净细腻。

2. 搅拌:将筛选后的紫砂泥料进行搅拌,使其达到均匀的状态。

3. 拉坯:将搅拌好的紫砂泥料放入陶轮,通过手工拉坯成型。

4. 精修:对拉坯成型的壶身进行精修,去除多余的泥料,使壶身光滑平整。

5. 壶盖制作:根据壶身形状制作合适的壶盖,确保盖口与壶身吻合。

6. 壶把、壶嘴制作:根据壶身形状制作壶把、壶嘴,使其与壶身协调一致。

7. 烧制:将制作好的雨紫砂壶进行高温烧制,使壶身硬化、釉面光滑。

8. 装饰:在烧制完成的雨紫砂壶上进行装饰,如绘制、雕刻等。

三、雨紫砂壶的艺术特点

雨紫砂壶具有以下艺术特点:

1. 造型独特:雨紫砂壶的造型多样,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造型优美,富有变化。

2. 装饰丰富:雨紫砂壶的装饰手法多样,如绘制、雕刻、嵌银等,使壶身更具艺术魅力。

3. 工艺精湛:雨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复杂,要求制壶师具备高超的技艺,使得每一把雨紫砂壶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4. 文化内涵丰富:雨紫砂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诗词、典故、山水等,使人们在使用和欣赏雨紫砂壶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雨紫砂壶的保养与鉴赏

1. 保养

清洗:使用清水清洗雨紫砂壶,避免使用洗涤剂,以免破坏壶身釉面。

干燥:清洗后,将雨紫砂壶放在通风处晾干,避免阳光直射。

存放:将雨紫砂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潮湿和阳光直射。

2. 鉴赏

观察造型:欣赏雨紫砂壶的造型是否优美、协调。

观察装饰:欣赏雨紫砂壶的装饰手法是否精湛、富有创意。

感受手感:用手触摸雨紫砂壶,感受其质感是否细腻、光滑。

闻香:将雨紫砂壶倒入少量热水,感受其香气是否浓郁、持久。

雨紫砂壶作为我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喜爱。在新时代背景下,雨紫砂壶的制作和鉴赏已经融入了现代审美,为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探寻雨紫砂壶的魅力,感受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交融。

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宜兴紫砂壶国家级大师名单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俗称国大师,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是授予国内工艺美术创作者的国家级称号。自1979年起,在紫砂界,一共诞生了17位德艺双馨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如下:

宜兴紫砂壶国家级大师名单:

第一届 1979年

紫砂界无

第二届 1988年

1、顾景舟(1915-1996),紫砂七老之一,是近现代紫砂行业名气最大、成就最高的个位,堪称壶艺泰斗、一代宗师。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提璧组壶成交价1782.5万

大提壁壶成交价1288万

吴湖帆画相明石瓢壶成交价1232万

紫砂云肩如意三头茶具成交价1023.5万

九头咏梅茶具成交价2875万

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成交价9200万

第三届 1993年

2、蒋蓉(1919-2008),著名的花货女王,紫砂七老之一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西瓜型紫砂壶成交价126.5万

荷花青蛙套壶成交价522万

束柴三友壶成交价598万

牡丹紫砂壶成交价632.5万

3、汪寅仙(1943-2018)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三友同福紫砂壶成交价529万

金秋南瓜紫砂壶成交价460万

五代同堂提梁壶成交价897万

4、徐秀棠(徐氏双杰)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紫砂四季美人瓶成交价126.5万

紫砂坐八怪成交价145.6万

王寅春制徐秀棠刻紫砂四方壶成交价287.5万

顾景舟制徐秀棠刻紫砂四方筒盆成交价322万

5、吕尧臣(壶艺魔术师),独创之吕氏绞泥出神入化,堪称一绝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奥运鸟巢壶成交价184万

逸者寿壶成交价230万

吕尧臣制吕俊杰合作子非鱼茶具成交价322万

第四届 1997年

6、徐汉棠(徐氏双杰),为顾景舟第一弟子,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是中国紫砂界唯一获此殊荣者。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仿古壶成交价95万

紫玉金砂壶成交价330万

7、谭泉海(陶刻大师)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汪寅仙制谭泉海刻滔滔提梁壶成交价115万

王石耕制谭泉海刻六六大顺壶成交价126.5万

何道洪制谭泉海刻大集思壶成交价682万

第五届 2006年

8、李昌鸿,师从顾景舟大师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李昌鸿制砖方壶成交价57.5万

李昌鸿沈遽华制九头竹简茶具成交价69万

李昌鸿制亚明书铜砣四方壶成交价92万

9、周桂珍,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华寿壶成交价227.7万

珍智提梁壶成交价230万

周桂珍、顾景舟制仿古壶成交价241.5万

10、顾绍培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天地方圆成交价103.5万

紫泥大供春壶成交价105.8万

高风亮节壶成交价143.75万

11、鲍志强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千祥和合壶成交价92万

金声玉振壶成交价94.3万

第六届 2012年

12、曹亚麟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天涯共此时壶成交价74.75万

溪趣套壶成交价195.5万

第七届 2018年

13、毛国强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毛国强刻曼生十八式 345万

何道洪制范曾绘毛国强刻大韵壶成交价517.5万

14、季益顺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心心向阳套组成交价230万

养康益寿茶具成交价230万

季益顺制蒋君设计天宫团圆壶成交价230万

15、吴鸣

部分作品拍卖纪录

荷塘听雨壶成交价48.3万

布纹樱桃壶成交价74.75万

秘戏图考壶成交价76.84万

16、葛军

部分作品被收藏记录

1999年紫砂作品《九九归一》、《回归》、《祥和》由*新闻办公室定为国家级礼品,并由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收藏。

2005年紫砂作品《将军壶》被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8年与中国书法家协会2008名会员联手打造《福满神州》紫砂壶,被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收藏。

2017年紫砂作品《高歌猛进》由平川博物馆永久收藏。

17、蒋国兴

与师傅王石耕师徒合作的飞象壶获得了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国际艺术大师精品览会金奖。2018年5月14日,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以上就是17位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顾景舟、蒋蓉、徐秀棠、吕尧臣、汪寅仙、徐汉棠、谭泉海、李昌鸿、周桂珍、顾绍培、鲍志强、曹亚麟、葛军、季益顺、毛国强、吴鸣、蒋国兴。向真正的大师,致敬!

关于宜兴紫砂壶的诗句

1.关于赞美茶壶的诗句一、我的茶壶

作者:佚名

也可以清心,啜一口,

听得到泉的清音,可以清心也。

嗅一下,有春天晨露的甘冽,

以清心也可,淡绿透明,

哪里来这般澄澈。清心也可以,

心中氤氲,是日夕的山气迷离。

心也可以清,琴弦颤响,

是谁在拨动泠泠。

二、墨水瓶——茶壶

作者:佚名

写两种人,平凡的外表,

难以捉摸的脾气,没人愿意亲近。

人们遵循着近墨者黑的古训,墨水是他的心血,

知识是他的结晶。直到有一天呕尽,

才无声无息的逝去,羊脂白玉般的相貌

更兼没有一丝棱角,赢得了人们的赞赏。

从此青云直上,装贿赂这种饺子的时候,

他心里有数,为别人服务的时候,

总是难得糊涂。似乎满肚子水平,

嘴边经常挂着,水一样大量的普通的真理。

三、茶壶

作者:佚名

我的哀愁

是一个小巧玲珑的茶壶

茶壶在苍穹下噗嗤——噗嗤

昨日

氤氲缭绕

今朝

晴空万里

四、一壶茶的时光

作者:佚名

泡一壶茶,独自品尝。

眼里的神色,没有忧伤,

心情,是那么爽朗舒畅。

饮着茶,看着窗外,

风景是另一番气象。

不管是雨天,还是艳阳,

岁月就是如此平常。

我明白,一壶茶的时光

色彩斑斓,气味芬芳,

但会平淡短暂,因为生活就是这样。

五、茶壶

作者:毛宏

整整一下午,我面对茶壶

沉默得像水中一片茶叶

还有发红的原汤

曾经,在古老的河流

大院人家,茶壶盛装

太多气息,从清明时节

旗袍、油纸伞;

从古桥之下

小船川流不息

太多灵感,太多诗情画意

2.描写宜兴紫砂的成语精雕细刻

jīng diāo xì kè

【解释】精心细致地雕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出处】《共青团员;要做八十年代的带头人》(1982年2月5日《中国青年报》社论):“要以平等交心的态度;点点滴滴、精雕细刻;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褒义。用在比喻创作艺术品时的细心钻研和做事精心细致。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刻;不能读作“kē”

【辨形】雕;不能写作“凋”;刻;不能写作“克”。

【近义词】巧夺天工、自成机杼

【反义词】偷工减料、粗制滥造

【辨析】~和“苦心孤诣”;都含有“刻苦钻研艺术”的意思。不同在于:用作褒义时;~表示做事认真细致;“苦心孤诣”表示坏事;“讽刺、挖苦”的意思。~则没有此意。

【例句】这个玉器;~;人物形神兼备;草木虫鱼栩栩如生;真是巧夺天工。

3.有没有赞美茶壶的句子这些都是古诗中描写茶壶的:

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

明·徐渭

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

却从梅月横三弄,细搅松风灺一灯。

合向吴侬彤管说,好将书上玉壶冰。

咏紫砂壶

清·高江村

规制古朴复细腻,轻便可入筠笼携。

山家雅供称第一,清泉好瀹三春荑。

铭自制壶

清·郑板桥

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

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赞邵大亨所制鱼化龙壶

民国·李景康

紫砂莹润如和玉,香雾纷藤茗初熟。

七碗能生两腋风,一杯尽解炎方溽。

壶兮壶兮出谁手,鬼斧神工原不朽。我爱紫砂无釉彩

高庄

我爱紫砂无釉彩,相见如人披肝胆。

不*衣衫扶身价,唯依本质令人爱。和梅公仪赏茶

宋·欧阳修

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醒。

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

煎茶诗

宋·苏轼

活水还将活火烹,自临钓合吸深情。

大飘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犹作泻时声。

本能饱食禁三碗,卧听江城长短更。

4.家传的紫砂壶上的诗句作者落款是僣陶,他是何年代名家应该是潜陶,他是清末明初的紫砂陶刻名家。

邵宏俊(1882-1942年),号潜陶,清末民初陶刻高手,宜兴潜洛人。

邵宏俊出身贫寒,15岁师从紫砂名师陈伯亭,学习陶刻,他刻苦勤奋虚心好学,艺成后,为紫砂实业家赵松亭陶刻仿古器。1911年之后,邵宏俊技艺日趋成熟,他开始以“潜陶”名号署款,此款有自己是“潜洛陶人”之意。后邵又被铁画轩及利用公司聘为技师。1915年,宜兴利用公司在美国巴拿马赛会上获奖的紫砂器上就有“潜陶”的铭文。他一生中在铁画轩工作的时间最长,铁画轩款的传器也最多。

抗战后,邵宏俊不愿做亡国奴,更不愿为日伪镌刻壶具,因此遭到伪军的毒打,但他坚贞不屈,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1942年病逝,享年60岁。其传器有柿子提梁壶、帽筒、笔筒及笔者所藏六方竹鼎壶等。

5.宜兴紫砂壶始于哪个朝代关于宜兴紫砂壶的起源,学术界有两种说法:1始于宋朝,1976年宜兴鼎属镇地区发掘出一条宋代龙窑窑址,出土了许多紫砂陶残器,另外还有当时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有“喜共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的诗句。发掘的实物和文献记载互相印证就是这个说法的依据。

2起于明代,此说的根据是参考了明周高起《阳羡茗壶录》。对传说中宜兴紫砂壶的鼻祖供春的记载就是出自这里。供春壶其实就是宜兴紫砂象征,供春这个人就相当于茶文化里的陆羽,就是现在很多的壶还是有着供春壶的样子。所以现在在界内还是以这个说法为主。

6.宜兴紫砂壶的广告词小作文150字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岂如阳羡一丸泥”。

紫砂壶是中国汉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又名宜兴紫砂壶。

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

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古今,紫砂壶铭文集锦(建议收藏)

有很多壶友在私人订制紫砂壶时,不知道该刻什么壶铭好,下面是古今名家(部分)壶铭给各位壶友以作欣赏与参考。

孙道明遗器壶铭:

且吃茶,清隐。

壶润茶香

留佩题壶铭:

把此瓦缶石,亦作玉壶看。

壶中日月长,山窗无依样。

三分分,茶解解,解之之渴。

天茶星,守东井,占之占,得铭饮。

时大彬壶铭:

行吟山水之中。夜泊江门外。

清风枞起腋。明月一天凉如水。

一杯清茗,可沁诗脾。

叶应经霜绿,花肥映日红。

陈用卿壶铭:

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

瓦平亲汲三泉水,沙帽笼头手自煎。

汪森题壶铭:

茶山之英,含土之精,饮其地者,心恬神宁。

酌中冷,汲蒙顶,谁其贮之古彝鼎,资之,汲古得修绠。

古泉题壶铭:

香引春茗,声度梅花。

吾山题壶铭:

臂月团,宜左右,不求备,长相守,此延年,彼益寿。

孟臣壶铭:

一片冰心。月下甘泉。

白玉山居。松风水月。

玉井生香味。一勺之水多。

切吸杯中月。只在此山中。

山中一古人。知君于此景。

闲人野寺门。平桃作别烟。

明月山中来。明月松间照。

直上江水流。白云天外至。

白云一片玉。玉宇乍生凉。

花香讶正甜。茶具质而坚。

香引古人来。香中别有韵。

巫山十二峰。八月湖水平。

水山作主人。亦足以叙情。

春风饮诗古人来。清秋月满映三红。

二水中分白鹭洲。泉流直下三千尺。

明月一天凉似水。洞口飞江日照斜。

吟到梅花句亦香。月明林下美人来。

水接西江天外声,三山半落青天外。

竹窗闲楼一片云。江上春光留此夕。

斜挹雪和凉见月。月明一弓凉似水。

就里春光随意好。思清都为饮茶多。

水交以淡,茗战而肥,香浮雀舌,助我诗人。

朱石梅壶铭:

昔人咏梅云,香中别有韵。

芬花一瓢,东阁招邀。

寒香沁肺腑,同味江南佳。

范佳果,试槐火,不能七碗,兴来惟我。

花院闲吟处,呼童烹石泉,最怜松顶鹤,非舞避炊烟。

文旦壶茗:

何必凤团夸御茗。浣女祠前落日尘。

松竹开三迳,花落鸟啼水自流。

敲诗煮茶

子冶壶茗:

翡翠婵娟,春光荡漾,置壶竹中,影落壶上。

一勺八斗之才。千石公侯寿贵。

烹得喜安至,得味有诗来。

且夕畅饮三杯,身心了无一事。

一枝花入上林春。两腋生风。

烹茶无客至,得味有诗来。

荆溪水味同三峡,阳羡茶香过六安。

山家风味犹示淡,花下寻诗品妙若。

徐恒茂题馥远亭壶茗:

江郎怀里笔,潘令县中花。

风信初喊蕊,心田亦吐芳。

远树断云春雨外,华星明月晚凉初。

陈鸣远壶铭:

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

白玉山居,名人法古。

溪水绿生烟。两斋腋习习清风生。

雪花雨脚。衍斋真赏。

古今珍玩,只此可人。

器堕于地,示可掇也;言出于口,不可及也。慎之哉!

显明题壶铭:

山水主人,以之自乐。

古金题壶铭:

饮之长寿,百作宝盘,其永宝用。

吴梅鼎壶铭:

瓦壶天水菊花茶。

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

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

郝翁壶铭:

载船春茗桃源卖,自有人家带称来。

茶已熟,雨正朦,戴笠来,苏长公。

铁为之,沙抟之,彼一时,此一时。

以汗之铎,为今之壶,土泥代金,茶当呼荼。

曼生壶铭:

松风竹炉,提壶相呼。

竹里半炉活火,丹井泉,宜延年。

天茶星,守东井,占之吉,德茗饮。

若絮杯水如名淡,应付村茶比酒香。

左供水,右供酒,学仙佛,付两手。

恐井匪深,挈瓶匪小,式饮庶几,所以为好。

天鸡鸣,爆露盈。

平壶留小啜,馀味带回首。

梅子雨润,础石涤烦,襟乳花碧。

东阁招邀,梅花一瓢。

五石无用,合世则重。

苦而回甘,直谏之言。

田家屋上,山窗依样。

鼓咽家涓润舌田。

叔陶作壶,其永宝用。

情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井养不穷,是以知汲古之功。(“井栏”铭)

钿合丁宁,改注茶经。

一勺水,八斗才;引活活,词源来。(“覆斗”铭)

蟹眼鸣和,以牛铎清。(“牛铎”铭)

合之则全,偕壶公以延年。(“延年半瓦”铭)

鸿溅于磐,饮食衍衍,是为桑苎翁之器,垂名不利。(“飞鸿延年”铭)

邵二泉壶铭:

客至何妨煮茗候,诗清只为饮茶多。

卢仝七碗风生腋,李白吟诗千百篇。

异石峰前瑶草,名花苑外嘉木。

酌来寒夜当酒,客去舌本留香。

隆然一勺水,中有十分香。

需于泥,介于石,别寒泉,永贞吉。

品茶但得水三峡,美酒何须斗十斤。

梅花松竹为三友,诗酒琴棋作四时。

一碗绿昌永,清风生两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故道攀山孤。

名花自放春何力。

饮酒千钟,挥毫万字。

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

陈煌图撰壶铭:

明月一天凉似水。

胡运撰壶铭:

石可袖,亦可漱,生满瓢,燕者寿.。

愚园主人壶铭:

车后作壶其永宝,子子孙孙万年永享。

竹士平(小涛)题壶铭:

携将阳羡山中茶,来试人间第一泉。

惠逸公壶铭:

爱闲因习静。明月水中来。

一朵云外来。两类清风生。

半入江风半入云。风光不与四时同。

明日满庭池水绿。一只花人上林春。

山寺静,石钟鸣,一瓢邀相君。

但看雪泛双瓯,涤芳情于肠胃;

果尔风生两腋,沁凉思与心脾。

吴昌硕壶铭:

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梅稍春雪活火煎,山中人兮仙乎仙。

潜陶壶铭:

绿水闻中悟,春风啜后知。

自汲香泉带落花。

客来能解相如渴,火候闲平坡老诗。

雨足僧分润,花香客试泉。

昨自山中采,今从竹采里煎。

石上清泉,炉中活火,瓯中诗句,鼎上松声。

任淦庭(缶硕)壶铭:

白云怡意,清泉洗心。酌彼清泉,涤我尘缘。

堪然心迹玉壶清,龙芽初试碧泉甘。

雀舌未经三月雨,破睡须封不夜侯。

阳羡三春雨更肥,雨前剖得嫩兰芽。

此是诗仙坡老作,雨君同试雨前茶。

竹炉汤沸火初红,竹里煎茶味更清。

但为清风动,乃知子猷心。

色到浓时方近苦,味从回处有馀甘。

潭泉海(石泉)壶铭: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激浊扬清,戳墨看茶。

抱翁轩中试品茶,色香兼胜信堪夸。

阳羡壶,荆溪茶,清吾诗脾写兰花。

毛国强(一栗)壶铭:

茶山之英,含土之精,饮其德者,心恬神怡。

花前酒后,鼓咽泉涌润舌田。

圆润古秀,涤烦解渴。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吴山作画屏。

咸仲英(冰心)壶铭:

清风西窗竹,白露一庭松。

春色新客,未足初浓。

闭门即是深山。

无由持一碗,寄于爱茶人。

满碗芬芳羡碧露,雨前活火试新茶;

凤饼龙团原价重,间中乐趣兴弥赊。

沈汉生(石羽)壶铭:

春满玉湖随意酌,味馀诗思扩胸襟。

壶上春秋,一盏清茶几首诗。

壶中天地,餐应饮液看梅花。

涧水初流碧,山樱早发红。

龙山唇嫩碧芽香。

午馀试枕味舜香。

满颛清茶闲读画,一天明月夜谈诗。

徐秀棠壶铭:

天随人意。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砂一茗皆佛陀,目之所及,心之为道。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原文链接:http://www.idaitao.com/zishahu/116484.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古博文玩网是一个专注文玩珍宝收藏知识的一个网站,包括古玩字画、名家字画、翡翠玉石、钱币、油画、瓷器、文献、工艺品等珍藏品鉴定估值。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