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紫砂壶,人们总会想到那些精美的造型、独特的工艺和悠久的历史。而民国时期,正是紫砂壶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了一批批技艺高超的紫砂壶名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那些在民国时期留下传奇的紫砂壶名家,看看他们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的。
一、民国紫砂壶名家概述
民国时期,紫砂壶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许多技艺高超的壶艺家纷纷涌现。他们以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创意,为紫砂壶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下是一些民国时期较为著名的紫砂壶名家:
| 名家姓名 | 时代背景 | 代表作 | 
|---|---|---|
| 程寿珍 | 民国初年 | 《汉方壶》 | 
| 杨彭年 | 民国初年 | 《石瓢壶》 | 
| 陈鸣远 | 民国初年 | 《大彬壶》 | 
| 王寅春 | 民国中期 | 《鱼化龙壶》 | 
| 何道生 | 民国中期 | 《梅桩壶》 | 
| 顾景舟 | 民国中期 | 《石瓢壶》 | 
| 蒋蓉 | 民国中期 | 《松鼠葡萄壶》 | 
二、程寿珍:民国紫砂壶的奠基人
程寿珍,字子珍,号石泉,江苏宜兴人。他是民国时期紫砂壶的奠基人,被誉为“民国紫砂壶第一人”。程寿珍的紫砂壶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工艺精湛,深受人们喜爱。
代表作:《汉方壶》
三、杨彭年:石瓢壶的创始人
杨彭年,字子安,江苏宜兴人。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紫砂壶艺人,以制作石瓢壶而闻名。杨彭年的石瓢壶造型独特,线条简洁,工艺精湛,被誉为“石瓢壶的创始人”。
代表作:《石瓢壶》
四、陈鸣远:大彬壶的传承者
陈鸣远,字鸣远,江苏宜兴人。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紫砂壶艺人,以制作大彬壶而闻名。陈鸣远的大彬壶造型古朴、线条流畅,工艺精湛,被誉为“大彬壶的传承者”。
代表作:《大彬壶》
五、王寅春:鱼化龙壶的创造者
王寅春,字子安,江苏宜兴人。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紫砂壶艺人,以制作鱼化龙壶而闻名。王寅春的鱼化龙壶造型奇特,线条流畅,工艺精湛,被誉为“鱼化龙壶的创造者”。
代表作:《鱼化龙壶》
六、何道生:梅桩壶的开拓者
何道生,字道生,江苏宜兴人。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紫砂壶艺人,以制作梅桩壶而闻名。何道生的梅桩壶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工艺精湛,被誉为“梅桩壶的开拓者”。
代表作:《梅桩壶》
七、顾景舟:石瓢壶的传承者
顾景舟,字景舟,江苏宜兴人。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紫砂壶艺人,以制作石瓢壶而闻名。顾景舟的石瓢壶造型独特,线条流畅,工艺精湛,被誉为“石瓢壶的传承者”。
代表作:《石瓢壶》
八、蒋蓉:松鼠葡萄壶的创造者
蒋蓉,字蓉生,江苏宜兴人。她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紫砂壶艺人,以制作松鼠葡萄壶而闻名。蒋蓉的松鼠葡萄壶造型奇特,线条流畅,工艺精湛,被誉为“松鼠葡萄壶的创造者”。
代表作:《松鼠葡萄壶》
九、
民国时期,紫砂壶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许多技艺高超的壶艺家纷纷涌现。他们以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创意,为紫砂壶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紫砂壶名家,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精美的作品,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传承。让我们铭记这些手艺人,传承他们的技艺和精神,让紫砂壶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1.周至柔:清末民国著名紫砂壶大师,工艺高超,作品数量众多,深受藏家喜爱。
2.陈嘉庚:近代爱国人士、实业家、教育家、学者,对盐城紫砂文化和紫砂壶制造业有重要贡献。
3.葛一鸣:琴馆著名紫砂壶制造大师,擅长制作茶具、酒器、金砂笔筒等。
4.麦秉章:闻名于海内外的紫砂艺术大师,擅长制作酒具、茶具等实用器皿。
5.褚镛天:江苏人,制壶艺术家,生前作品多藏馆内外,被誉为紫砂壶制摄大师。
6.于学宝: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之父,被誉为“紫砂壶之父”。
7.张琳:紫砂壶工艺大师,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作品亦被很多博物馆和私人收藏。
8.范红安:紫砂陶艺家、美术教育家,是江苏省文化艺术界的重要人物之一。
9.钟文辉:人民艺术家、紫砂艺术大师,被誉为“中国紫砂陶艺第一人”。
10.王家宏:紫砂艺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艺术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紫砂壶大师排名:
一、顾景舟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顾景舟是公认的紫砂壶名家排名第一,是当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之一。
18岁的时候就拜名师学艺,三十年代后期到上海制壶仿古,54岁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紫砂工艺厂前身),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
在整个东南亚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许多出自顾景舟的紫砂壶都成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的收藏品。
二、徐秀棠
徐秀棠,1937年12月出生于宜兴蜀山紫砂陶艺世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任无锡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南大学客座教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获奖作品有《坐八怪》、《雪舟学画》等。在紫砂壶名家排名第二位的是徐秀棠,1954年徐秀棠拜紫砂陶刻著名老艺人任淦庭为师学习紫砂陶刻,1955年随师父进入蜀山陶业合作社。
后来徐秀棠又开始学习彩塑,1959年才开始从事陶刻陶艺创作,主攻紫砂雕塑,刻苦学习多年并没有白费,徐秀棠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还被多个国家的博物馆收藏,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名家。
三、吕尧臣
吕尧臣,男,汉族,宜兴人,生于1941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几十年都潜心紫砂壶艺,师从壶艺大师吴云根,后又得到朱可心、顾景舟等名家的指导,先有“吕竹”之称,后博采众长,大胆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吕氏壶艺”。
还开宗立派创造“吕氏绞泥”技法,改变紫砂陶艺原有的内涵和形式,被誉为“壶艺魔术师”,在紫砂壶名家排名中排在第三的位置。
四、汪寅仙
汪寅仙(1943年-2021年2月28日),女,生于江苏宜兴丁山丁南村。汪寅仙1956年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师从吴云根、蒋蓉、朱可心、裴石民等名家,1973年进厂研究所,得顾景舟大师指导。
1976年至1977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日用陶瓷美术设计培训班”进修,1989年她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6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术文化杰出传承人。
五、徐汉棠
徐汉棠,1932年5月11日出生于江苏宜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是中国紫砂界唯一获此殊荣者。
1948年初中毕业后即跟随父母学艺,于五十年代初即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为师,为顾老师第一弟子。1975——1976年入中央工艺美院进修。
他富有艺术天才,功底扎实,善复制传统产品,也精于创新,工艺造型独具匠心,以冰裂纹装饰见长,作品似冰如玉,尤善作各式微型小盆,每有手迹,均称“汉棠盆”,为上海盆栽界珍藏。
一、韩泰,清末民初陶刻名家,宜兴城南人。韩泰出身碑刻世家,擅长将碑刻特点融入紫砂陶刻,作品古色古香,风格独特。他曾任职于吴德盛公司,后受聘于宜兴省立陶业工厂,享年52岁。其传器有圆腹提梁壶、大圆壶等。
二、邵云如,清末民初陶刻专业的开山宗师,宜兴上袁人。邵云如自幼习书画,后将家传壶艺发扬光大。他曾担任宜兴阳羡紫砂陶业公司的经理,对紫砂业的发展作出过很大贡献。享年49岁。其传器有觚菱提梁壶、大柿壶等。
三、陈少亭,清末民初陶刻名家,宜兴西乡人,近现代陶刻大师任淦庭的师兄。陈少亭出身陶艺世家,擅长陶刻,将金文、篆文等融入作品,风格独特。他曾师从金石书画家卢兰芳,并在吴德盛公司及铁画轩公司担任技师。享年75岁。其传器有石瓢壶、上桃合菱壶等。
四、任淦庭,近现代陶刻宗师,宜兴陆平人。任淦庭擅长书画陶刻,将书画艺术与紫砂陶刻相结合,作品简约得体,自成章法。他曾任职于吴德盛公司,并为陶工传习所培训艺徒。享年68岁。其传器有大柿壶、木瓜壶等。
五、邵宏俊,清末民初陶刻高手,宜兴潜洛人。邵宏俊擅长陶刻仿古器,技艺日趋成熟。他曾任职于铁画轩及利用公司,并为高档紫砂器陶刻装饰。享年60岁。其传器有柿子提梁壶、帽筒等。
六、饶寿川,民国陶刻高手,宜兴宜城人。饶寿川擅长在紫砂器上铭刻金文、篆文及行草等,技艺娴熟。他曾任职于铁画轩,并为高档紫砂器陶刻装饰。享年43岁。其传器有柱础壶、八角盆等。
七、诸葛勋,民国陶刻高手,宜兴丁山人。诸葛勋擅长陶刻彩绘技艺,曾在利用公司担任技工,为高档紫砂器陶刻装饰。享年60岁。其传器有狮球壶、洋桶壶等。
八、蒋永西,民国陶刻名家,宜兴蜀山人。蒋永西擅长陶刻,曾在吴德盛公司及铁画轩公司担任技师,为高档紫砂器陶刻装饰。享年57岁。其传器有东坡提梁壶、高狮灯壶等。
九、谈洪泉,民国制壶陶刻名家,宜兴潜洛人。谈洪泉擅长书法绘画,曾在陶工传习所刻字班学习,后任职于铁画轩公司,为高档紫砂器陶刻装饰。享年74岁。其传器有矮钟壶、柿子壶等。
十、陈和大,民国陶刻高手,宜兴蜀山人。陈和大擅长在紫砂器上陶刻,曾在利用公司任职,并为高档紫砂器陶刻装饰。享年66岁。其传器有周盘壶、汉君壶等。
十一、陈经耕,民国陶刻高手,宜兴蜀山人。陈经耕擅长陶刻,曾在利用公司任职,并为高档紫砂器陶刻装饰。享年65岁。其传器有柿扁壶、汉扁壶等。
十二、谈尧坤,近现代陶刻名家,壶艺泰斗顾景舟的表弟,宜兴潜洛人。谈尧坤擅长书法绘画,曾在陈少亭门下学艺,后任职于铁画轩公司,为高档紫砂器陶刻装饰。享年74岁。其传器有矮钟壶、柿子壶等。
十三、白应生,号琢如,民国陶刻高手,生卒待考。其陶刻作品刀法熟练,字体流畅,极见功力。建国后,白应生继续从事陶刻,直至上世纪70年代病逝。其传器较少。
十四、范泽林,民国后期的陶刻高手,曾以“石如”及“石生”名号陶刻紫砂器。解放后,参加合作社,中国工艺大师鲍志强的陶刻曾受过范泽林的指点。
十五、张澹,字耕耘,又字新云,号春水,黄玉麟的壶具常由他陶刻。已考证出其为江苏震泽人,清末民初陶刻高手。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