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注胶和起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它们的含义却是天壤之别。
注胶,简单通俗来讲,它就是优化处理翡翠的一种方法,也就是所谓的造假手法。我们都知道翡翠有A、B、C三个等级之分,A级的翡翠是天然的翡翠;B级的翡翠只有80%是天然的,而另外20%的非天然,就是在颜色上有进行过局部处理;C级的翡翠基本上就不是天然的了,它就是注胶和染色搭档出来的结合体。
注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清洗杂质;二、注胶。先将一些裂缝中存有棕黄色铁化物的翡翠原料放入化学液体中浸泡,而浸泡的时间长短要依据原料受污染的程度而定,如果是能轻易去除的,只要浸泡几个小时就行,如果是存在难去除的杂质,也许需要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而注胶的步骤,就是在清洗完这些被浸泡的翡翠原料之后再进行的。
原料的杂质被清除后,它的裂纹也会更加清晰,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就需要进行注胶。注入翡翠原料表面的胶主要是蜡和树脂,它们可以很好的填充裂纹和孔隙,是翡翠看起来更加饱满。当然,还有别的填充物,那就是将染料和聚合物混在一起注入,这样出来的效果会使原料看起来很坚固,颜色也会十分的鲜艳。
所以,当你在购买翡翠时,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无法通过其他因素来辨别真伪。那么你就需要通过科学仪器和证书来帮助你进行判断。
起胶,是个好词。它与注胶的概念是完全相反的。一般好的翡翠都会用起胶来形容,就像一些人经常会说,这个翡翠质地细腻,起胶,很水润。所以起胶的翡翠一定是种水好的,质地细腻,透明度好,水头足的翡翠。那么为什么叫做起胶呢,那是因为好的翡翠在光线下会显现荧光,形成光晕在表面,如同胶质的感觉。看到天然起胶的翡翠,是绝对不会买错的!
翡翠的糯化和起胶的区别问题跟简单的。
首先说翡翠的糯化,糯化是对翡翠底张好差的定位,何为糯化;就好比煮粥煮到十分粘稠时的直观感觉,糯化底的翡翠看上去就基本是这个样子,也是人们象形的比喻叫法。一般属于中等档次的翡翠,玉的肉质要细腻才能到达糯化的要求。
在说胶感,也就是翡翠的起胶。能达到胶感十足的翡翠种水都是很一流的了,翡翠的种越老,做好的成品就越明亮。加上玉石的天然润感,它的反光感就是像胶水脂一样的光泽感了。也是人们的象形必须,胶感也有说钢味足的叫法,因为种越老的翡翠越坚硬,它的光泽看着润,质地十足刚硬。能钢味足、胶感好的翡翠都是上品!
看完我的回答,糯化&胶感两者之间对翡翠的质量影响大家一定明白了吧,它们之间的不是小区别,而是天差之别!
我的头条主页也有胶感和糯化的讲解视频,能更加直观的学习了解。欢迎大家去看。来个关注或小赞赞以资鼓励谢谢大家
谢谢悟空邀请!
糯化和起胶的主要区别有:
一、视觉感:糯化犹如绵软粘稠粥的感觉;起胶则似翡翠涂了层胶水的胶质感;起胶的翡翠比糯化翡翠更有冰透水润之感。
二、种水:糯化是指翡翠从豆种过渡到糯种,玉质晶体颗粒几乎看不见,比豆种细腻;起胶说明翡翠种足够老,通常是在糯冰种以上才出现;起胶的种水要高于糯化种水。
三、价格:“起冰容易,起胶难”,“种差一分,价差十倍”,都说明翡翠糯化和起胶之间的价格有着天壤之别,起胶的翡翠要远高于糯化翡翠的价格。
插图1为糯化,插图2为起胶。
以上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