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种翡翠和干青翡翠,密度都是3.33—3.34克/立方厘米,硬度都是莫氏7度,单纯从密度和硬度来说,没有什么区别。
翡翠根据透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玻璃种(透明),冰种(较透明),糯种(微透明)和豆种(不透明),其中冰种是较高档次的种份。
干青,是翡翠里边一个比较特殊的品种,属于低档的翡翠,干青顾名思义,指的是市场上可以见到的一种几乎满绿色的翡翠,它的绿色浓度大,即比较深色,颜色黄绿、深绿至墨绿,带黑点,有的比较均匀分布,有的深浅不甚均匀,往往有些黑点。常有裂纹,不透明,显得很干,简称干青种。
冰种翡翠图示:
干青翡翠图示:
你要知道,一小块老坑玻璃种帝王绿的翡翠戒指面,在北京的售价,是百万以上。所以具体价值,要看见东西才能定。
如果是翡翠A货,自然会越来越通透,越来越绿。反之则不会。我是博宝商城的卖家,有需求或者疑问的的话可以来找我啊。
第一步,拿出您心爱的天平,将其归为零位
第二步,将玉器称重后记录
第三步,将玻璃容器加入蒸馏水(如没有可用清水代替,但效果没有蒸馏水精确),放在电子天平上,将电子天平数字归零.
第四步,用最细的线将玉件串好后将其放入容器内。注意:要求玉件全部入水悬浮于水中,所称重量记录。
第五,用第二记录44.1克除以第四记录14.8克所得参数2.9797297即为玉件密度。
常见玉种密度表(单位:g/m3):
翡翠:3.34+0.06~3.34-0.09
青海翠:3.61+0.12~3.61-0.04
岫玉:2.57+0.23~2.57-0.13
东陵玉:2.64~2.71
独山玉:2.7~3.09
和田白玉为2.922;青白玉为2.976;墨玉为2.66。
翡翠的密度大多在3.33左右,而仿冒品,或者是人工处理品一般都不在这个范围,因此检测翡翠的密度,也就成为了翡翠鉴定的一项关键证据。
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给各位说一说翡翠的密度该如何测量。首先我们要准备容重1Kg,精度为0.1g的便携式商用电子天秤一个、1000ml的烧杯一个、以及检测样品
首先,我们在在烧杯中注入适当的矿泉水(实验室一般是用无损去离子水),以能完全淹没所测样品悬空垂直放置为准后,放在天秤的中心位置,清零。
然后,将1#样品用一根细绳吊住放入烧杯中水面以下,四周不能接触器皿任何部位,稍停片刻,读出天秤数据并记录。
如图,1#样品目前的重量为13.1g。
接着将1#样品所系蝇索松开,把样品自然放置在烧杯水中底部,读取天秤数据并记录,为43.6g。然后我们就可以用所测第一次数据(13.1g)除以第二次所测数据(43.6g),即 43.6/13.1=3.33(g/cm3),密度符合国标翡翠定值范围,再结合其它目测经验即可判断1#手镯为A货翡翠。
剩下的 2#样品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测量,想得到数字17.9g。
然后又得到数字58.8g,按照公式58.8/17.9=3.28(g/cm3)。虽然3.28(g/cm3)小于3.33(g/cm3),但考虑到花件雕工繁杂,比表面积增大,在沟槽部位残留有余蜡致密度略有减少,而且仍旧在翡翠的密度范围之内,故而判断也为A货翡翠。
最后的3#号样品,经过测试,我们得到了25.1g和66.1g两组数据。
用66.1/25.1=2.63(g/cm3),结果明显小于3.33(g/cm3),所以判断该样品为B货翡翠。
从广义的宝石学定义翡翠,翡翠的密度是一个区间,什么原因导致A货翡翠密度降低?
●1,样品本身有裂隙造成的误差
●2,样品有鲜艳的紫色,紫色翡翠的密度低于无色和绿色翡翠,可能到3.07g/cm3
翡翠的定义是以硬玉(钠铝辉石)为主的多种矿物的集合体,检测翡翠可以通过其他物理参数测试如,折射率,光谱分析,电子探针,粉晶测试来判断。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