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将缅甸所产的,经过机械风化、雨水冲刷、河流搬运至河谷、河床的翡翠大砾石称为“老坑玉”、“老坑玉”也叫“仔玉”此玉特点是水头好、质坚,透明度高,其上品透明如玻璃,故称“玻璃种”或“冰种”,其中翠绿得可爱,被称为“高绿”或“艳绿”。红色的翡玉就是这种玉石被氧化的一层内皮,俗称“红皮”。在原产地新开采出来的翡翠玉料,没有风化表皮,其水头和光泽都比“老坑玉”差,被称为“新坑玉”,“新山玉”也称“山料”。
(2)翡翠质量的比较,因其内容不同而老与新含义不同。一般来说,色浓为老,色淡为新;水头长者为老,水头短者为新;有黑者为老,无黑者为新;有外皮者为老,无外皮者为新;外表细者为老,外表粗者为新;绿色硬者为老,绿色软为新…
翡翠界有这样一句行话“内行看种,外行看色”,翡翠的种是评价和衡量翡翠品质的重要标准,如何区别翡翠的种老与新,主要取决于翡翠肉质是否细腻紧密。新坑翡翠料子结构疏松,有的就像冬瓜瓤,有的还像是糠萝卜,它们的底色多以乳白、灰白、浅绿为主,矿石看起来好像是粗盐粒压在了一起,而种老的翡翠就算水头差,结构还是很紧密。那如何来区别新、老种呢?我认为可以从4点来观察:
1、看棉,老种翡翠棉很少,就算有,棉也是呈现细微的点状,新种翡翠棉多,也伴随很多像冰渣一样的东西。
2、看是否起胶,老种翡翠有时候会给人视觉上一种很透的同时又觉得肉质里似乎包含着胶状物,胶状物均匀分布,溶于肉。给人很踏实,很有内涵的一种感觉,新种的不会。
3、看灰度,通常水头好的老种翡翠总是带着一点灰色,如果碰到水好、种老又没有一点灰色感觉的老种翡翠,价格是相当辣手的,不是几千能解决问题的。(当然这价格还取决于很多方面,比如原料的购买高低,做成成品时的雕工、成品的大小、工的好坏、成品形状的规矩与否,以及内含物等等,总之比一般的老种翡翠要贵)。
4、看荧光性,水好的老种翡翠有时候会感觉从翡翠内部发散着一种光,柔和而有内涵。新种翡翠还没见过有起光的。
芙蓉玉是水晶科的一种美丽宝石,颜色温润,非常怡人。它的颜色很特别,是淡粉色的,这在玉中是极为罕见的,由于它的色泽非常奇特,别的任何地方都见不到,唯独陕西有,所以它是陕西的代表玉。
传说它是当年李隆基送给杨玉环的爱情信物,所以后来人们用杨玉环的小名芙蓉来命名,称之为“芙蓉玉”。
这个应该叫 玛瑙或者玉髓 才准确。
这个适合年轻人带,价不高,TAOBAO,宝玉缘就有的,不到五十。
有几点可以鉴别!
(1)肉眼观察
颜色夸张,反差大,不正,不自然–人工致色.
(2)肉眼或镜下观察
颜色是否在间隙或晶粒组织间堆积?是否外深内浅?是否有色根?是否很均匀?
颜色不夸张的C货有两种典型情况,一类是色不太均匀,但在裂隙等组织疏松处有堆积,有外弄内淡的特征:第二类是色很均匀,其色无色丝、色根,与真品的本质差别是无色头色尾之分,更无弄淡之分,这样的现象为注入有色胶所致。
色根是一种颜色生成现象,条状、片状、团块状的颜色,其深浅具渐变特征,由内向外扩散或渐渐深入到翡翠组织内部。色根是判断玉件是否为翡翠,或翡翠是否人工致色的鉴定依据之一。但老坑种一类高档翡翠,因组织结构细腻,颜色均匀,所以看不到或难见色根。
(3)放大检查
对于颜色不匀,酷似真货的情况,要注意色上加色,即真假混色的现象,此种情况关键是在颜色重叠之处的边缘上,发现真色、假色在色调等方面的差别
(4)查氏滤色镜观察
在白炽灯下观察,颜色显示红色,说明是人工致色;若颜色不变红,则同时有两种可能:天然色或染色,需要借助其他方法进一步鉴定。
(5)鉴别辐照改色
翡翠绿色仅在表面,呈环带状或斑块状分布,这样的C货翡翠在查氏镜下呈紫红色。用辐照改色的翡翠,初看翡翠动人,透明度好,但翠里透蓝,玉件表面有被轰击的痕迹,受轰击处与未受轰击处相比,前者表面色深。
(6)区别天然色与锔色
锔色是用热处理的方法,使翡翠出现出现。天然红色翡翠透明度较好,红色部位光泽强,有灵气。锔色所致的红色呆板、厚重而均匀。过去锔色翡翠属于C货,新的国标将其归为优化处理之列。
(7)开水浸泡
竟用无机原料致色、绿色抛光粉致色的翡翠投入80-100度水中浸泡树小时,水会变绿。但高科技染色的翡翠不会在热水中褪色。
(8)化学试剂褪色
在有的染色翡翠表面滴稀盐酸,或用棉球蘸“去字灵”擦洗C货翡翠,其绿色或者紫色有褪除淡化现象。
(9)紫色翡翠的颜色鉴别
对紫色的鉴别,主要用放大镜检查,观察颜色与硬玉晶粒间的关系,并根据色根、色形等特征作出判断。
鉴定紫色翡翠应该注意的是:白色包围紫色还是紫色包围白色?白色包围紫色–天然紫色;紫色包围白色–染色。
另外,还可以借助紫外线荧光灯进行观察,天然紫色翡翠在紫外灯光下一般无荧光反应,而染紫的翡翠在紫外灯光下,常有较明显的荧光。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