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福倒不可能卖假货,但价钱不好说.
玉上面雕有龟、鹤,在中国的传统中 ,神龟和仙鹤,都是长寿的象征,有龟龄鹤寿之说。组合在一起就是“龟鹤延年”或“龟鹤同寿”的意思。如意,是传统玉雕题材,寓意事事如意,在这里和长寿结合在一起,就是:健康长寿一定如愿以偿的意思。
我国玉石雕刻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玉文化基础。三字经里就提到:玉不琢,不成器;再加上历代玉雕师也传授下来:“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玉的雕刻题材来自于人们的信仰、民间传说、动植物的谐音和暗喻等。只有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对玉石图案有更广泛的了解。你才能心领神会地去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这就是玉饰品文化内容的真谛。
目前市场上可见到的玉雕作品,就题材和寓意而言,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又有现代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各种文化的融合,大大丰富了文化艺术内涵,呈现出中西合璧,古今荟萃的大繁荣局面。
佩戴玉如意代表万事如意、对美好生活的祈盼。玉象征人的品德玉洁冰清。
玉如意寓意吉祥、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在中国古代宫廷生活中,玉如意作为吉祥物,每逢新皇即位、大婚等,大臣都要进献“如意”,祝贺新政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玉如意寓意思辨睿智,代表智慧与义理的文殊菩萨手中所执的正是一把如意。因此,玉如意象征吉祥美好及思辨睿智。唐朝玉如意的性能也有了很大的转变,由实用逐渐转为欣赏和收藏、佩戴。佩戴如意,象征权利、预示万事如意。
玉除代表万事如意,人们佩戴玉还用来表明一个人的品德冰清玉洁。
鹅口衔如意,寓意“鹅如意”(我如意)。
什么叫如意?它的由来和用途是什么呢?
如意的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是供玩赏的吉利器物。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古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
如意是何时从印度传到我国的,无据可考。《晋书·王敦传》记载:孙权曾得如意柄,“每酒后,辄味魏武帝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边尽缺。”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有段故事:“梵僧不空,得总持门,能役百神,玄宗敬之。……又与罗公远同在便殿,罗时反手搔背,不空曰:‘借尊师如意。’殿上花石莹滑,遂激窣至其前,罗再三取之不得。上欲取之,不空曰:‘三郎勿起,此影耳。’因举手示罗如意。”唐代诗人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中有:“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之句。可见晋唐时代,我国已有如意,是用来搔痒的。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如意的品类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礼品,富有之家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