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和田玉鉴别:雕工方面
以前玉石的雕刻技术没有现如今的技术那么先进,大多数是纯手工制作的,所以老和田玉的形状比例上多多少少会有些出入,雕刻痕迹会有些波动起伏,不过由于纯手工制造,所以老和田玉上的细腻线条抛光是非常好的,即便角落之处也是有做好,反之现代的雕工技术多数依赖于机械雕琢,抛光的细腻程度反而比较粗糙了,所以我们可以雕工这方面来鉴别老和田玉,购买是大家注意一下这方面。
2、老和田玉鉴别:瑕疵程度
古时候社会因为战乱的原因,比较动荡,人口流动比较大,所以许多老和田玉表层是有些磨损的,瑕疵的表层也是比较明显的。
3、老和田玉鉴别:包浆程度
不单是我们现代人喜欢把玩玉石,古时候的人士也是对于玉石也是很喜爱的,对于玉石的了解不比我们差,我们甚至很多经验见识都是跟古时候的人学习的,老和田玉历经上百年的市场流动,氧化影响下,在其表层是有一层包浆的,这只有老和田玉才会有的。
和田黄玉,新疆和田玉的四大主色玉之一,晶莹剔透、柔和如脂,质地细腻、滋润,以色黄正而骄,润如脂者使其身价不匪,它稀有罕见,是玉中的珍品,产量很少,可与羊脂玉相媲美。
和田黄玉硬度高,达到摩氏6.5度,质地致密细润,韧性极强,具有典型的油脂光泽,光芒内敛之性更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是极好的雕刻玉材,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黄玉特征
黄玉温润、细腻,其声若金磐之余音,绝而复起残声远沉,徐徐方尽。他最具中国文化,像一位世家王子,翩然而处变不惊。他成熟内敛,不事声张,谦虚和顺的外表之下,充满生气却又那么坚定不移。无论在秦歌汉赋还是唐诗宋词中,他都那般光艳照人,从未在光阴更替中失色。
黄色似金,大地的颜色,火焰的光彩,被佛教和帝王们视为神圣的颜色。黄玉除独有的庄严华贵的色泽外,在我国古代,黄色代表王者之色,并为宗教所用,有崇高、华贵、威严、神秘之感。黄色被认为是阳光和大地之色。如后汉刘熙的《释名》:“黄,晃也,犹晃晃,像日光色也。”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说文》:“黄,土之色也。”象征着能使万物生长的阳光和土地,受到人们的崇尚。黄色与黄金同色,又让我们想到“古来金玉系良缘”之说,黄玉似乎融合了金与玉的天性,使其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更深的文化底蕴。
和田黄玉的产地
黄玉产于新疆昆仑山、阿尔金山一带的且末地区,极为稀少,产出块度也较小,和田黄玉主要有淡黄、甘黄至黄闪绿色。黄玉的颜色一般比较淡,黄色鲜艳,浓艳的极为罕见,优质黄玉价值高于羊脂白玉。
鸳鸯纹饰体现在玉器上,出现在宋代。而荷花纹饰,则早在汉代就有出现。
但两者同时以组合题材,出现在和田玉上,则是清代中晚期才开始,而作为主题纹饰频繁出现,则是在现代。
和田玉这类纹饰玉器我没有,示范一个翡翠的。
玩和田千万不要靠鉴定书,青海,俄料,韩料都能出和田玉证书,但与狭义的和田籽料来说价值相差很大。
如何鉴别和田玉好坏看一下几个要点:
1、和田玉质地细腻。所谓质地细腻,是呈现滋润感。一块好的和田玉,就像一块“凝脂”般润泽,白玉像羊脂、像猪油,黄玉像鸡油。
2、和田玉肉眼可以看到细密的小云片状、云雾状的玉花,这是和田白玉特有的肌理特征。
3、和田玉的光泽很温和,这是由于表面有非常细小的凹凸,类似毛玻璃,用10―20倍的放大镜就可看到,所以对光线的反射不是很强。和田玉是 “精光内蕴”,如一个儒雅之士,性情温厚,才情内在而不张扬,所以是温润的――这“温润”二字最能概括和田玉的特点,常言“温润如玉”,它代表了中国人传 统的审美观。
4、“脉理坚密”除了反映在外观上的细腻之外,另一重要标准是坚硬不吃刀。一块真正的和田玉,用普通刀具在其表刻划,不会留下任何划痕。反 之,用刀能轻易刻划的,便不是和田玉。而且它可以划损玻璃,而自身无伤。观察雕件,由于和田玉韧性很强,雕刻时不容易起崩口,其他玉石韧性差,比较脆,容 易起崩口。因此,许多石英岩类玉石都是用模子高温压出来的,没有手工雕刻的痕迹。
5、由于“脉理紧密”,所以重,掂在手上有沉重压手的感觉。和田玉质地致密细腻,滋润柔和,具油脂光泽,份量重。这些特性其实都来自于一点:脉理紧密。因为紧密,所以重,所以细腻而润,所以坚韧,所以不太透明。
6、看颜色。和田玉因颜色不同,有白玉、黄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之分。质地相近的情况下,黄玉因稀少最贵,白玉次之,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价值就低些。羊脂玉指色极白且质地细腻者,很昂贵。许多白玉都是白中透青或白中带灰。
7、看皮。和田籽料常带皮。看皮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辨别籽料的依据。现今市场上有大量人工染上皮色的和田玉,一方面由于现在时尚玩皮,另一方 面可使人相信是籽料。这种加工多出自新疆、河南。真皮和人工染的假皮的基本区别是:假皮是色浮于表面的,薄薄一层,颜色鲜艳;真皮的色渗透入内,色泽自 然,且表面有微微凹凸,行内称“毛孔”。人工染色有染在本来已带皮的和田籽料上的,这样可使皮色加强,更鲜艳悦目,同时也能遮掩瑕疵,这种很难辨别。也有 将滚筒滚圆的和田山料染上色的,冒充籽料。其特征是:因在滚筒中滚成,故通体比籽料明显光滑,染皮处无“毛孔”,色明显浮于表面。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