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初,市场上好的山料只要几元钱每千克,但当前已涨到几千元乃至数万元每千克,上好的籽料、草皮料、山流水、草花料等因资源稀缺,更是一料难求,价格处于快速持续增长中。
其涨价速度之快,创下了玉石史上的奇迹,究其原因主要是黄龙玉的优良品质和独特丰富的色彩得到了专业人士、投资者和广大老百姓的高度认可,再加之黄龙玉矿藏量远远低于我国名贵的和田玉及缅甸翡翠的储量(黄龙玉探明储量不到40万吨,可以利用的仅有5%左右,优质的料石更是稀少),所以黄龙玉具备了名贵宝玉石的稀有特性。
黄龙玉籽料属于次生矿,主要产出地是流经小黑山山脚下的苏帕河。苏帕河是小型河流,河床不宽,一般只有20米至50米宽;黄龙玉籽料产自茄子山水库以下、只有十多千米的河段里;其埋藏深度大约在5米至10左右。
据考察,经过当地村民几年来不断地挖采,已经看到岩石层,下边不会有籽料了。所以黄龙玉籽料的储量不大。
籽料矿区苏帕河
苏帕河区域为籽料主产区
黄龙玉在太阳光下有银河一样的话,应该不算是假的,要看具体的什么样的情况了。
如果不确定可以找专业人员看看。
说些题外话。仅供参考。
关于种子的培育。
种子浸种是可以分为两种的,高温浸种和常温浸种。高温浸种的时间都是比较短的,是最常用的一种灭菌防病措施。在进行高温浸种的时候,要控制好水温和时间。黄瓜和西红柿浸种55℃,我们在浸种的时候,时间控制在五分钟,甜椒,茄子浸种的温度是在50℃,控制时间也是在五分钟里。
我们常见的芹菜温度是在48℃,这个浸种时间要控制在二十分钟,做完浸种之后的种子可以有效的预防番茄早疫病,茄子褐纹病,甜椒炭病,黄瓜角斑病,芹菜斑枯病等。
再来看看这几种种子催芽怎么进行的?
(1)沙子催芽法。我们说的沙子是河沙,首先用开水浸烫,之后在晾晒半干,再将浸泡过的种子放进沙子里混合,比例是河沙和种子1.5:1,将种子和河沙搅拌一起,拌匀之后,放入准备好的热水袋或者干净的容器里,将温度保持好进行催芽。
(2)瓦盆催芽法。准备好干净的瓦盆,再将浸泡过的种子晾成半干,放进瓦罐里,再用白布或者纱布盖好,这样可以保温保湿,放在烟道上或者火炕上,再适合的温度下进行催芽,每过两三小时就可以上下翻动一次,这样可以使种子受热更加均匀。
(3)水袋催芽法。我们可以选择用橡胶水袋或者塑料袋,在里面装上2/3的30℃左右的温水,接着将之前浸泡过的种子装进干净的白布或者纱布袋里,再将它放进热水袋上面,再用干净的湿毛巾盖上,要将水袋里的温度保持在种子发芽的温度,如果水袋里的温度变低,可以加入适当的热水调节一下。
黄龙玉自2004年发现以来,价值就一路上涨,并且凭借着如和田玉般的温润、田黄般的色泽、翡翠般的硬度和寿山石般的柔韧性,在短短几年间,就由一种全新的玉种成功跻身到了国家标准中的天然玉石行列中,其晋升之快,令人咂舌。
不过“人红是非多”,作为如此热门的玉种,黄龙玉造假也是很常见的,比如有直接用米松石、加色玛瑙,或者其他的石英岩玉来冒充的,也有用劣质黄龙玉进行人工染色、加色、注胶等,来仿冒高品质黄龙玉的。所以今天我们就要来说一说黄龙玉鉴别的问题。
黄龙玉鉴别主要从以下点入手:
看结构:天然的黄龙玉一般都会有脏点、石筋、棉等,而且还会有萝卜丝纹路,所以我们在进行黄龙玉鉴别时,要观察是否有这些结构特点,尤其是萝卜丝纹路是否细而具有独特风韵;
2.看光泽:黄龙玉鉴别一定要注意光泽。天然的黄龙玉蜡质感很强,同时也具有明亮的油脂光泽,而且光线都是聚在一起的。但是经过处理的黄龙玉仿制品,因为内部被破坏了,导致晶体结构比较松散,因此呈现出来的光泽较弱,反射光比较散,没有聚光的感觉。
3.看颜色:黄龙玉因颜色出名,所以颜色也是黄龙玉鉴别的关键。天然黄龙玉的颜色一般分布不均匀,有浓有淡,而且透光观察,一般可以看到黄龙玉的色根,色更随石纹的走向分布。但是经过处理的黄龙玉仿制品,其颜色漂浮发虚,没有色根。
和田玉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和田玉成矿带连续长1100多公里。 玉的产地.区分有“青海玉”,俄罗斯玉,昆仑山玉,还有和田玉都产自昆仑山脉。玉石鉴定部门因各种原因,主要是现在的仪器及技术水平有限都无法 准确的鉴定玉石的产地之分。所以将玉种全部冠称“和田玉”,和田玉通俗的说就是,在新疆境和田地区发现的昆仑山玉,成分和昆仑山上的基本一样,但和田地区的要比昆仑山所产的要细腻,有油性。和田玉籽玉的形成 籽玉(籽料或水料)是由山料,经冰川不断裂解崩落,地震风化或雨季被洪水冲入河道并受到河水的长期碰撞冲刷侵蚀经千万年的冲刷所形成,籽玉因被水长年浸泡,冲刷,打磨,所余下的质地:细糯、滋润、密度大,具有玉液之光泽,所以籽玉为玉中之珍品.和田玉烟壶
玉龙喀什河:玉龙喀什河,即古代著名的白玉河。这条河源于昆仑山。流入塔里木盆地后,与喀拉喀什河汇和成和阗河,河流长325公里,有不少支流,流域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河里盛产白玉、青玉和墨玉,自古以来是和阗出玉的主要河流。人们拣玉主要在中游,而上游因地势险恶,很难到达。黑山地区(籽玉发源地之一)发现白玉后,给找玉人带来新的希望,人们冒险前 往。黑山,即古称之喀朗圭塔克,其山是昆仑山之主峰之一,高峰达7562米,群山峻巅,冰雪盖 地。产玉地点为阿格居改山谷,此为玉龙喀什河支流之一,距喀什塔什乡里山大队约30多公里,部分河段冰积物广布,山坡崩塌,巨砾遍布,只有徒步到达,雪线以上冰川遍布,海拔高5000米以上,相对高600—1000米。冰川的冰舌前缘部位,因冰川下移至雪线附近逐渐融化常常发现自上源携带的和田玉砾。冰川的舌部高达数十米至百余米,晴日不断裂解崩落,伴随着雷鸣般的巨声,漂砾与冰块滚泻而下,落入河中,故在冰河之下也可以找到美玉。雪融水每日有一次洪水,洪水把巨大的冰块沿河冲向下方,这些冰块及冰层融化后也露出玉砾。产出的玉石有和田玉仔料挂件
白玉和墨玉。这个地区应有原生和阗玉矿床,是玉龙喀什河中子玉的主要来源之一。玉龙喀什河离和田市中心大约20分钟的车程。在河的上游50公里出白色籽玉,带皮籽玉一般产在河的下游。当地人在山洪过后,冬春闲暇时分,常有到河中捡玉的习惯。他们捡玉主要是在河的中游,上下游因地势险恶,所以很难到达。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