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翡翠原石 / 正文

和田玉籽料糖色部分雕成蝉的背脊,白玉部分雕成佛陀,这件雕件有什么寓意?

发布时间:2024-12-05 浏览量:21 次 作者:古博

和田玉籽料糖色部分雕成蝉的背脊,白玉部分雕成佛陀,这件雕件有什么寓意?

一、和田玉籽料糖色部分雕成蝉的背脊,白玉部分雕成佛陀,这件雕件有什么寓意?

“蝉”是“禅”的谐音, 佛教指静思, 坐禅,参禅。佛陀有自己觉悟、觉悟他人的寓意。

二、想送给朋友,一个和田玉的“一叶蝉鸣”可不可以,寓意好不好?

那叫一名惊人吧

叶子代表大业有成,蝉代表一鸣惊人,寓意很好。

三、和田玉上蝎子嘴里含着一只蝉叫什么名字?

(毒)独霸天下和一鸣惊人!

以蝎子这个题材来说,在玉雕中不算罕见,蝎子是五毒之一,尾部有毒针。取独占之意。配合金钱,即旺财独占。结合一只蝉叫就是独霸天下一鸣惊人的意思。

但蝎子需要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士才好佩戴,俗话说,叫压得住。或者说人的背景和蝎子的寓意,有契合,相称的意思。

出手不凡,一鸣惊人。

四、和田玉怎么佩戴?

和田玉题材有很多,不同的款式,不同的图案有着不同的寓意。这些都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有的是祈祷健康长寿,有的是祝福姻缘美满,还有的是祝愿金榜题名等等。在玉石业界有句行话“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在民间一直流传至今的“男戴观音女戴佛”这句俗语,正是因为人们对于美好吉祥有着深深的向往。在古代男士经常外出赶考、经商,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出门在外,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平安,而观音,慈悲为怀,护佑平安,是平安慈悲的化身;而女性,由于天性导致,小肚鸡肠,说三道四,所以通常是戴弥勒佛,因为它有着豁然开朗,心胸宽广,笑口常开的美好寓意。

1、人物题材,除了观音和弥勒佛比较常见之外,还有罗汉,有着金刚不坏之身,能够逢凶化吉,驱邪消灾;寿星代表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童子则有着送财童子的美好寓意;渔翁表示渔翁得利,财源滚滚。

2、动物题材的,例如羊,谐音“祥”,有着吉祥如意,三阳开泰的美好寓意;蝉则有着一鸣惊人的寓意;龟代表着健康长寿;金蟾寓意着招财进宝,与桂树一起,则表示蟾宫折桂);貔貅是招财进宝、财源滚滚的象征。

3、植物题材有豆角,有四季平安,四季发财的寓意。不同的颗数,寓意还有所不同,两颗代表母子平安,三颗表示连中三元,四颗则寓意着多子多福。

和田玉莲花,与梅花在一起有着和和美美的寓意,和鲤鱼在一起就表示着年年有余,和桂花同在一块则表示连生贵子,而一对莲蓬是寓意着并蒂同心;竹子有着步步高升、中通外直、能屈能伸、百折不挠的美好寓意。石榴和葫芦大多表示多子多福、儿孙满堂。白菜则寓意着百财、清白。

众所周知,和田玉是我国的瑰宝,其文化内涵也是不言而喻的。和田玉在我国历史悠久,有上千年的历史。古书曾提到“玉德“之说。虽然说法多样,但是大概内涵不变。东汉的“五德说”做了很好的诠释。

我国是世界历史上惟一将玉与人性相融的国家。《诗经》之中,便有这样的说法: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孔子除认为“君子比德与玉”外,更明确的提出了“玉德”之说,认为玉如君子,有十一德。春秋之后的历朝历代,见诸于古籍的玉德说法多样,大抵有十一德、九德、五德等多种说法。历史对于玉德的最后诠释,来自于东汉许慎的“五德说”。

五德之一:仁――“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即材质温腻、柔润有光泽。佩戴玉石,就像有个具有仁爱之心,生性温和的君子时刻陪在你的左右,感染着你,让你的性情最终得以蜕变。

五德之二:义――“理之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从外表看就能看到玉的里面,是否有杂质,这是玉的忠义,也是古时君子必备的一种品德之一。俗话说的好:“画龙画虎难话骨, 知人知面不知心”。“义”字看似简单,真正想要做到,却实在并不容易。

五德之三:志――“其声舒畅,专以远闻,志者方也” 。敲击玉石,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并且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说明玉是有智慧的,并且善于传达给周围的人。这是君子志在四方的表现。

五德之四:勇――“不挠而折,勇之方也”。不屈不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的这一特点,代表着君子超人的勇气!

五德之末:洁――“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当玉断裂的时候边缘会有很锋利的断口,但是我们用手来触摸的时候并不会伤害到我们, 这点与其他任何物质都不同,表明了君子洁身自好的特点。

至此,玉彻底成为了君子的化身和代表,是纯洁之物,更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代名词。

上等的和田玉是不能贴身佩戴的,一般懂行的都是用橄榄油涂抹拿棉布进行把玩的

人养玉玉养人,玉需要天天带。玉中的的丝状黑污渍应是玉中原有的,不是你带了吸收的。

玉只要贴肉戴即可,对人有好处哦!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原文链接:http://idaitao.com/feicuiyuanshi/76694.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古博文玩网是一个专注文玩珍宝收藏知识的一个网站,包括古玩字画、名家字画、翡翠玉石、钱币、油画、瓷器、文献、工艺品等珍藏品鉴定估值。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