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无题·其二》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啼切孤猿晓更哀,柴门半掩白云来。
山童问我归何晚,昨夜梅花一半开。
纵览宋代高僧的这首禅诗,作者以白云和梅花入诗,充满了禅意,更彰显了诗人远离尘俗、一心向禅的襟怀。诗人平时柴门半掩,却与白云成为好友;暮色沉沉,诗人又醉心于盛开的早梅,更体现出诗僧绝尘的禅思。
《 修 行 偈 颂 》
【宋代】神秀大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
《 终 南 别 业 》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
最有禅意的俳句:
1、我庭の小草萌えいでぬ限りなき天地今やよみがへるらし.
译文:我庭小草复萌发,无限天地行将绿。
不过寥寥十余字,天地间的蓬勃生机竟欲透纸而出。
2、写春雨: 春雨や傘高低に渡し舟
译文:渡船春雨至 船上伞高低。
如在眼前。
同样写初春的句子,松尾芭蕉有: 雪間より薄紫の芽独活哉
译文:雪融艳一点,当归淡紫芽。 「融雪」,「紫芽」,选取意象色彩素雅清冷干净,教科书一般的日式美学。
最有深度禅意诗句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诗句意思是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体会起来颇有深度禅意。
出自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金殿公园朝双龙方向走2.5公里,有一个小山村,700多年前,麦冲的先民们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这里有个茶馆《左藏禅院》
这里的生态一直被很好的保护起来,甚至还保留了119栋连片的老式民居,这些传统民居依山而建、依势而长,和这里的地形浑然一体,就像长出来的建筑。其中最特别的,有一栋标准的“一颗印”民居,它有一个很有韵味的名字——左藏禅院。禅院依山就势,恬静而清雅,一池一台,一案一几,充满了古朴和禅意,在这里,喝茶、说道、聚会、聊天,静心赏月、悦人悦已。其实它就是一个茶馆,只是它在村子里。它离你如此之近,又如此之静。当你置身于此,都市的浮躁和焦虑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宁静、自然。
佛性禅心、鬓丝禅榻、禅絮沾泥、禅世雕龙、修身慎行1.佛性禅心2.鬓丝禅榻3.禅絮沾泥4.禅世雕龙5.修身慎行
佛性禅心、鬓丝禅榻、禅絮沾泥、禅世雕龙、修身慎行
1.佛性禅心
读音:[ fó xìng chán xīn ]
注释: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出处:《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
2.鬓丝禅榻
读音:[ bìn sī chán tà ]
注释:鬓丝:鬓发如丝;禅榻:僧床。本指老僧的生活。也指老年人所过的近似僧徒的清静生活。
出处:唐·杜牧《题禅院》:“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这首诗描写了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这首诗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语言简洁明净,感染力强。由本诗演化出的成语“曲径通幽”“万籁俱寂”,沿用至今。
茶室禅意的词语修身慎行
修身慎行-成语
发音xiū shēn shèn xíng
释义
提高自身修养,小心谨慎行事
出处
《潜夫论·实贡》
例句
“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化之本也”。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