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翡翠原石 / 正文

请教地大的朋友一些问题?

发布时间:2024-10-18 浏览量:34 次 作者:古博

请教地大的朋友一些问题?

   翡翠习惯上又称为缅甸玉,是缅甸出产的硬玉,日本、苏联、墨西哥、美国加州等均产有硬玉,但其质量与产量远远不如缅甸。

缅甸北部翡翠矿床储量最大,很早就开采宝石级翡翠,供应世界各地。所以人们长期以来只知道缅甸才出产翡翠,因此将缅甸玉作为硬玉的代名词了,硬玉是学名,而缅甸玉则是行家的行话。
  

水晶,常常也被翻译称为石英 (Quartz) ,其实在物理性及化学性上,都是相同的东西。

基本上,水晶最主要的成份就是二氧化硅 (Sio2) ,而硅 (Silica) 也是占地球地壳组成成份约 65% 以上的最主要矿物;水晶的硬度介于玻璃和钻石之间。
  

水晶的生长环境,多是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硅,同时此中的压力约需在大气压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温度则需在 550 - 600 ℃间,再给予适当时间,水晶就会依着六方晶系 (Hexagonal System) 的自然法则,而结晶成六方柱状的水晶了。
   通常,在人为控制的理想环境当中,即是物理、化学条件都符合上述条件的状况下,水晶的生长速度约是每天 0。8 公厘 (MM) 。这也是许多人造水晶的实验室、工厂的标准生产速度。由此所培养出来的水晶,就是所谓的“人造水晶” (Synthetic Quartz) ,通常多切割为芯片 (Chips) 供作电子、计算机、通讯工业用途;也有人称为“养晶” (Cultivated Quartz, Cultured Quatrtz) ,虽是使用不同的名词,其实讲的是相同的东西。
   一般,工业用途的人造水晶,其厚度约需三公分左右,即 30MM ,需要约 40 天左右的时间来成长;若要供作珠宝业来磨成十公分 (100MM) 以上的水晶球,通常约需 120 ~ 180 天也就够了。但是,这都是在人为控制下最理想的环境中,才有可能有这种速度,在自然界中,情形就没有这幺乐观,因为原料、水质、温度、压力等等的条件一直在变化当中,很难得达到理想状况,通常都需要数万倍、或是数百万倍的时间,才能达到相同的成长。
   这也是为什幺“地质年龄”动辄以“百万年”为计算基数,也是“天然水晶”之所以珍贵之处。

正常的水晶在生长时,多可以发现和柱形尖端轴线平行的生长纹 (Growth Lines) 。由于在地底、岩洞中的生长空间多狭窄,尤其在遇到地震时,或地壳变动时,甚至容易遭到其它矿石的挤压,常常会压迫产生不同的“晶面”。
  还有,当水晶还是在液态状的时候,常常也会包覆着其它的矿石、泥灰一起结晶成长,如金红石 ( 稍后变成发晶 ) 、火山泥灰 ( 稍后变成幻影水晶 ) 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自然的一部份,请不要视为瑕疵。

玛瑙(agate)是由硅酸胶和二氧化硅(sio2)凝聚而成,是一种带花纹的玉髓,为自然界石英的隐晶质变种之一。
  

自然界玛瑙的形成主要有结核状、肾状、葫芦状、带状、脉状、球状、卵石状等,也有经过风蚀、沙砺、冰川、火山、水浸等大自然作用下形成的外形奇特的玛瑙石,如玛瑙象形石、风砺玛瑙、葡萄玛瑙、火炬玛瑙、红色薄皮玛瑙、玛瑙响石和水胆玛瑙等。

玛瑙颜色图案的形成主要是由含有氧化锰、氧化铁、阳起石、角闪石、金红石、针红石、针状晶体、其它物质和杂质而成的不同颜色和图案,自然界的玛瑙是具有不同的二氧化硅胶溶体,分期沿着石体的空隙、空洞、裂隙由四周向中心填充,形成同心层纹状和平行层纹状,其矿物、矿藏为低温热液型、沉积型和沙矿型。
  用电据切开以后就会发现绚丽多彩的各种神奇的图案。原生红玛瑙中含有三价铁,二价铁的氧化物离子使其变灰黑,二价铁离子(Fe2+)加温后变成三价铁(Fe3+)。离子,使其显得鲜红,热处理后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原文链接:http://idaitao.com/feicuiyuanshi/36882.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古博文玩网是一个专注文玩珍宝收藏知识的一个网站,包括古玩字画、名家字画、翡翠玉石、钱币、油画、瓷器、文献、工艺品等珍藏品鉴定估值。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