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翡翠最简单的方法是:1.看颜色:天然翡翠颜色自然,分布不均,绿色走向延长,一般无荧光。2.看抛光面:天然翡翠的抛光面细腻、光滑,呈带油脂的强玻璃光泽,如果在抛光面上仔细观察,通常可见到花斑一样的变斑晶交织结构,一般情况下,同一块翡翠的斑晶颗粒大小均匀;同时可见微透明至不透明的白色纤维状晶体,俗称“石花”。 3.听声音:轻轻敲打天然翡翠,发出的是一种清脆悦耳之声,如果是人工处理品则发出低沉闷哑的声音。4.此外,由于翡翠密度大,用手掂时,有打手的感觉;翡翠的托水性很强,在上面滴水,水珠突起较高。
1、翡翠有两个基础指标,一是色,二是种。行话说“内行看种,外行看色”,种水好的翡翠即使无色也耐看,有色无种的如干青,价值就不高。
2、色分有无色系、绿色系、紫色系、黄色系、组合色。以浓、阳、俏、正、和为美,即色浓重、鲜艳明亮、饱和度高、颜色纯正不偏色、颜色均匀。
绿色常见的有帝王绿、阳绿、黄阳绿、苹果绿、浅绿、蓝绿、油青,每种之间又有细微变化,色差一等,价差十倍。
3、经常听人说种水,种和水其实是个统称。种是指晶体致密和粗细,水则是指翡翠的透明度,种水相辅相成。大致分有豆种、糯种、冰糯种、冰种、玻璃种。
豆种:肉眼可见细颗粒,不透光。
糯种:比较细腻,肉眼不见颗粒,基本不透光。
冰糯种:微透光,介于冰种和糯种之间。
冰种:像冰块一样,透光。
玻璃种:像玻璃一样,通透明亮。
4、玩家常说的老种和新种,起光起莹,是指由于翡翠结构致密,内部晶体细腻,排列有序,让光线反射形成的一种内部反光。
看到种老翡翠的泠泠寒光,你就知道什么叫做珠光宝气。
5、描述翡翠一般是同时描述种和色,比如冰种油青吊坠,糯种满绿蛋面。对于常见的品种,有一些专有形容,如春带彩形容紫色绿色并存的翡翠、白底青形容细糯种白底带绿色的翡翠、晴水形容冰种种老颜色淡绿化开的翡翠。
不要再问白底青和冰种哪种好这种问题了,这就像在问金砖国家和发达国家哪种好一样。
6、天然翡翠俗称A货,酸洗注胶的称为B货,染色处理的称为C货。B货主要是拿不透光结构粗的低档料,通过腐蚀内部结构,注胶充蜡使翡翠看起来水润通透。C货主要是人工加色让翡翠看起来颜色美丽。B+C翡翠也很常见。
7、常见的冒充翡翠的有玻璃、玉髓、东陵玉、马来玉(染色石英)、水沫子,他们或是硬度不如翡翠,或是颜色过于艳丽轻浮,或是入手偏轻,最重要的是,他们都非常廉价。
想买几千块钱满绿手镯的欢迎来上当。
8、舌头舔一舔凉的是真玉,头发丝绑上火烧不断的是真玉,刀划没有痕迹的是真玉……这些不知源起何处毫无依据的“鉴定方法”,请忘在脑后,大胆向商家索求权威鉴定机构的证书。
9、但也不要迷信证书,有证书不代表是真证书,真证书不代表是真翡翠,是真翡翠也不代表它值钱。不少非正规机构给钱就出证书,几块钱一张立等可取。知名权威机构的证书才比较有公信力。
10、如果商家和你说有点裂有点棉养养就好、翡翠会越戴越绿、戴了翡翠能治百病,请当笑话听。如果这是真的,那卖翡翠的不得雇个百十来号人天天人肉养玉,把几千块的养成几万的再卖?
种老的翡翠因为晶体结构致密,什么都进不去,即使泡水或者长期佩戴都不会有什么改变。种嫩的翡翠因为晶体疏松,泡水或是长期把玩,会因为表面渗透水和油脂,加上反射作用,显得更润,更绿。一段时间不佩戴又会打回原形。
总结:
多看多学习,少买少冲动。
网上有很多经验和干货,也有很多以讹传讹,千万不要认为从网上看了几篇文章就什么都懂了~
所以这篇把十句话写成了十个段落的话唠文章,只是看了这十句话你就不再是翡翠小白,如果有人告诉你看了这十句话你就是翡翠高手,也请果断拉黑。(老朋友们~这段话是不是很眼熟?)
要想从小白变成玩家,还是需要多上手看,商场里、博物馆里、玉石市场里,美的石头不需言语,你也能感觉到她的魅力,看多了上品,你才不会被垃圾蒙蔽。
谢谢邀请!
个人认为选择性价比高,适合自己的翡翠玉器就是好翡翠。
那么什么是性价比高?在同时期的情况下,同档次、同品质的翡翠价格上,有明显的价格优惠,就是性价比高。
那么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呢?就是题材、风格、品质是自己要的,价格符合自己预算。
满足以上两点就是我们每个个体的好翡翠,关键是以上两点共同提到的“品质”。对于翡翠玉器的品质把握主要两点:1、种、水、色和底子的玉料把握(这个比较专业,三言两语比较难说清);2、工艺上的把握就是雕刻的精细,欣赏完美事物是人的天性,因此这点不是很难。
品质与价格有着紧密联系,“色差一分,价差十倍;种水差一分,价差百倍”,在这个逻辑下,翡翠在不断的比较下,发现品质更好的翡翠,同时价格也不断的上升,因此个人认为只有认清这点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好翡翠。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