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当然是肉形石了。
这是萨沙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找的照片,水平不高。
肉形石,像红烧肉一样的石头。
这款石头乍一看,就是一块东坡肉吗?
喜欢吃肉的人,一看到这块石头就很有食欲。这块肉明显有肥有瘦,看起来就很好吃。
其实,它是一块天然的玛瑙石,有着特殊的分层次色泽。
这块玛瑙石本来是产自内蒙古阿拉善左旗。
这种宝石,是阿拉善的特产!
明代宋应星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中记载:玛瑙非石非玉上品者产于宁夏外徼羌地砂碛中。
地质学者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认定,宋应星所指“宁夏外徼羌地砂碛”应是现今的阿拉善大滩,这片戈壁滩东西展布在阿拉善北部,西起布斯特大沟,东到苏宏图、银根一带。最迟明朝时期,阿拉善盛产高档玛瑙已经闻名全国。
蒙古王爷将它进贡给满清皇帝康熙,随后进行了雕刻。
在雕刻家的奇思妙想和高超技术下,就成为了一块栩栩如生的红烧肉。
这块肉形石同翠玉白菜和毛公鼎并称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
当时台湾的朋友说,用放大镜看得话,能够看到肉的纹理和毛孔。
萨沙自己看了看,真的看到了肉的纹理,但毛孔肉眼看不到了。
据说毛孔和肉的纹理不是后天雕刻的,而是天生的。
肉形石本来放在紫禁城帝王寝宫养心殿的三希堂。
后来国军从大陆败退到台湾,将最珍宝的故宫珍宝都带了过去,精心保存到现在。
其实玛瑙石并非很值钱,民间很多只卖几千元甚至几百元。
但肉形石自身的文化附加值,就已经很惊人了。
一般肉形石的估价,至少上亿元人民币。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肉形石和翠玉白菜是人气最旺的两大文物了。因此二者经常摆在一起供参观者欣赏。肉形石乍看之下,特别想一块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间的东坡肉。其实他是一块玛瑙石。玛瑙类矿物在大自然中。由于经过漫长岁月的累积,在不同的时间点。杂质影响至生成的颜色不同。呈现一层一层不同的色泽。呈现一层一层不同色泽。将原来的质感丰富的石材加工琢磨。并将表面这件皮肉。肥肉。瘦肉层次分明。毛孔和纹理都逼真展现的作品。另外翠玉白菜是工匠利用玉料原来的色泽分布设计成型,琢磨成白色的菜帮。绿色的菜叶。菜叶上还伏着一只较大的纺织娘和一只较小的蝗虫。纺织娘和蝗虫都是繁殖能力旺盛的昆虫。白色有兼备青白两种颜色。所以这颗白菜整体的设计蕴含了“清清白白”,“多子多孙”的内涵。正是父母对于出嫁女儿的期盼。
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先简单的谈谈翡翠吧。老漁有幸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认识俩西北和云南的宝石商,共同探讨之余,老漁对“翡翠”或“翡翠”原石(赌石)有个初步的了解。之所以叫“翡翠”,简单的形容就是切开的“翡翠”除了绿色为“翠”,其它的颜色都称“翡”。当然翡翠行话就繁琐多了,出处省略不谈。言归正传,再谈“翠玉白菜”,所谓“翠玉白菜”也就是坊间流传的慈禧墓著名的陪葬“翡翠西瓜”与“翡翠白菜”。前面说过,翡翠颜色虽然多样,但除绿之翠外,其余颜色都为“翡”之色。就事论事,这次主要谈的是“翡翠白菜”,据老漁上个世纪和一帮宝石商厮混间所闻,翡翠最初的加工是在原石打磨出一个或几个不规格的面,这道工序在翡翠行叫“开窗”,通过开窗分析原石内部的质量,然后开皮,所谓“开皮”就是把原石外面一层沙皮打磨掉,待漏出翡翠全部内容时,雕刻工艺师们再根据这块磨光的原石里存在的颜色结构,通过构思以利用其中的颜色,瑕疵以及裂纹初步给出一个作品设想。老漁以为“翡翠白菜”的雕刻设计应该是绝世之作,白色的白菜帮子,碧绿的白菜头,雕刻匠人巧妙的将“翠”结构多余部分,设计成几个昆虫融入其中,可谓“独具匠心”。何况“翡翠西瓜”在以后战乱中不知所终。比起翡翠原石不可再生,以及原石结构性质,颜色质量的不存在相同性,这件“翡翠白菜”在战乱中的颠簸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不论北京还是台北,作为“镇馆之宝”的国宝级“翡翠白菜”还保存在炎黄子孙手里。(图片来自网络)
当年,老蒋派人从北京故宫运出了非常多的好东西,高达13,491箱,最后落脚台北的故宫的有2972箱,虽然只占了22%,但其中台北故宫绝对收藏非常多的中华瑰宝。
而台北故宫最受欢迎的展品里,猪肉白菜锅的确是非常的有名,但,若要说翠玉白菜是 镇馆之宝 ,那也是言过其实,或只是一种宣传手法而已。前任台北故宫院长曾经说过一段解释:来故宫参观的游客,他们最想看的、最喜欢的,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国宝。
一般认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是:龙藏经、毛公鼎,以及多幅的古画、书法作品。
但是,像台北故宫这样的展出地方,总要不时的炒作一点新闻,创造讨论的话题,才能维持博物院的参观人潮与热度。这猪肉白菜锅,当然就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事实上,肉型石、翠玉白菜的确有很好的观赏性,而毛公鼎可100%是镇馆级别的古物。
一般说台北故宫三宝是指:书画类的苏轼〈黄州寒食诗帖〉、颜真卿〈祭姪文稿〉以及赵孟頫〈鹊华秋色图〉、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另外,玛瑙入釉的北宋汝窑瓷器中,简约造型里带有如雨过天青般釉色的温酒具〈青瓷莲花式温碗〉和没有开片的〈青瓷无纹水仙盆〉。这几件瓷器收藏品,也是足以列为台北故宫的镇馆级别的国宝。
台北故宫的确在宣传上,或是与其他博物馆交换展出时,时常拿出翠玉白菜去展览,那也只因为翠玉白菜的知名度高、展出宣传效果好,而且,翠玉白菜台北故宫就不只一棵,大陆也有的。不是那么的珍贵孤品。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