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籽料肉指的是玉的内部结构。
在一些书面语中,玉友爱用细腻、油润、紧致、缜密形容玉质。但书面用语并不是十分形象,玉质到底是什么,长什么样,还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现实中,很多玉友爱用“肉质”形容玉石,判断其优劣。而肉质,也比玉质要形象许多,容易让人联想到牛肉、羊肉等,容易记忆识别。
肉质简单的说就是和田玉的内部结构,肉质能够帮助我们通过肉眼的观察来快速的判断一块和田玉的质量,它的具体表现就是一块和田玉的细腻程度,也称为玉质的细腻程度,是和田玉质量的一个评判标准。
如何判断肉质呢?
首先看细腻度。细腻是很高的指标,和田玉的细腻浑厚,是由玉料的密度决定的,密度越高越细密,且油性更好,手感也更加舒适。细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晶体颗粒大小及均匀度,另一方面也指结构的细度。通常细腻度高的和田玉,温润感也高。如果晶体颗粒比较粗或者比较明显,那么不管是从面料还是内部结构来看,都会给人一种粗糙、劣质的感觉。
油性是籽料的一个重要特性,这是一种难以用文字描述的感觉,就是像皮肤出油一样,有些料看着很细,但没有油性,惨白不灵动;还有的料一眼看去就是一个油疙瘩,让人不禁的想要在手里盘玩一下,很有上手的乐趣。和田玉追求的是表面呈现出一种温和、温润的感觉,温指的就是和田玉的光泽,是一种蜡状的光泽,润指的是像肉一样的质感,其表面会呈现出一种油性而不是显得很干瘪。
如果一块玉的肉质细腻、浑厚,那么就不太容易被大自然染色了,因为染色因子需要附着在肉质松的地方才能进去玉的表面。所以说,想要有好肉,那么对皮色就不能有太高深的要求了,同样,一块皮色极美的料子,玉质是不可估计的。
首先来说,和田玉,都是纤维交织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天然玉石是不可能无结构的。而所谓的和田玉无结构,其实是指肉眼在各种光源条件下看不见结构,是相对的无结构。如果把它放在什么高科技的显微镜下,肯定是有结构的。因此,和田玉无结构就是肉眼看不到结构。此外大家看料子的时候,先是肉眼观察,手感体验,看玉质、看瑕疵、看白度。结构、密度是重要指标,上手的感觉是最重要的。
就是料子特别细腻,棉很少,结构细腻,特别温润,肉眼几乎看不到棉絮,密度特别好,但是无结构只是为了表达着快玉质地特别好,并不是真正的无结构,因为只要是真玉,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结构特征。
不一定,要看它的成色 质地 产地 工艺等等综合因素来考虑的 。
上等玉滋润、透明,有油脂感,捏在手中有温润的感觉。真假的主要鉴别方法是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可看到玉的内部呈纤维交织结构,粒度细;而人造玻璃无结构,可以看出气泡。也可在玉不显眼的地方用刀刻,刻得动的必是假玉,刻不动的才是真玉。常言“黄金有价玉无价”。由于上品的和田玉日趋稀少,每公斤可达数万至十几万元,而一般的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等一公斤才数千元,所以有人将此来混充和田玉。这些玉与和田玉的矿物质基本一致,但表面色泽较灰暗、不柔和,时间长久会更加黯淡。
青海玉:比较接近和田玉,玉色白中透灰与和田玉中的青白玉、灰白玉有所不同,又比不上和田玉中的白玉。它的密度不如和田玉密实,所以重量稍轻,玉质偏松,压手感不强。水头好,比较透明,但油头不足,偏干。光泽以玻璃光泽、贝壳光泽为多,脂状光泽少,橘皮粗而无饭糁。
俄罗斯玉:比较像和田玉,但玉质看起来较嫩,水头好,油头不足。俄罗斯玉的玉质较纯、较白,略带灰头,上好的俄罗斯玉也很漂亮,容易与和田玉混淆,要仔细观察它的密度够不够。
阿富汗玉:白而透明,硬度小,油头少,不温润。
韩国玉:也是软玉,与和田玉很相似,但玉质不如和田玉温润,色青黄,偏干,玉质偏粗。
准噶尔玉:青而浊,多玻璃光少温润,水头、油头比不上和田玉,偏干,玉质不均,杂质多。准噶尔玉又名玛纳斯碧玉或新疆玉,以阳起石为主,要次于和田玉。
蒙古玉:颜色草青,有的玉边有赤色条纹,较像古玉的受沁,常被用来仿受沁古玉。有的草青色偏黄可充作黄玉,但与和田玉中的黄玉又不相同。蒙古玉比重、硬度较大,也有油头和橘皮,水头好。分辨蒙古玉主要辨认它特有的颜色、水头(和田黄玉是不透的)及次于和田玉的质感。
东北黄料:土黄色,有带皮、带浆、带黑花斑和黑皮色,硬度高,不温润,易人工改色、作旧,用来制作伪古玉。
芙蓉石、密玉、西峡玉、东陵玉、碧玉(碧石)、玉髓等:都是石英类杂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没有橘皮,镜下有鬃眼,玻璃光,不温润,重量轻,不亲水。
蓝田玉:呈绿、黄、蓝等花纹颜色,硬度小,重量轻,与和田玉明显不同。
岫玉:呈叶青色,较透明,硬度小于玻璃,是蛇纹石矿物,不同于和田玉。
其他杂玉:均无玉质感,或硬度不够,或重量不重,或颜色不对,与和田玉相去甚远,很容易区别.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