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未经加工的玉,也称玉石。《汉书·西域传·于阗国》:“其东,水东流,注盐泽,河原出焉。多玉石。”注:“玉石,玉之璞也。一曰石之似玉也。”
璞,古人是说蕴藏有玉之石,或未琢之玉。《韩非子·和氏》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这是指蕴玉之石。也可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王逸竹的《梦中梦》里尚有璞玉之角,以玉美之,确有深意。
意思是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
璞,普通话读音为pú,“璞”的基本含义为未雕琢过的玉石,或指包藏着玉的石头,如璞玉浑金;引申含义为喻人的天真状态,质朴,淳朴,如抱璞、返璞归真。
璞,最早见于甲骨文。从玉,菐(pú)声。本义为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后逐渐演变为楷书体及简化版的“璞”字。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