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採玉的主要方法——撈玉
和闐玉石分為仔玉和山料。河裏撈的玉稱“仔玉”,質量上乘,但產量低;礦采的叫山料,產量較高,只是質量參差不齊。和田玉特別是仔玉主要產在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史稱“白玉河”、“墨玉河”。每年春夏之際,昆侖山山洪暴發,洶湧澎湃,把玉石礦石從山上沖刷下來,經過上萬年的反復磨滾撞擊,雜質盡去,剩下圓潤光滑如凝脂般的寶玉。據當地撿玉人介紹,每年春夏之際,昆侖山山洪暴發,把玉石礦石從山上沖刷下來,經過上萬年的反復磨滾撞擊,形成仔玉,他們祖祖輩輩都在白玉河裏撿玉,洪水初退時,有成千上萬的人在玉龍喀什河撈玉。
撈玉是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撈玉就是在河流的河灘和淺水河道中揀玉石、撈玉石。采玉有季節性,主要是秋季和春季。莽莽昆侖山中有多條河流,河水主要靠山上冰雪融化補給。夏季時氣溫升高,冰雪融化,河水暴漲,流水洶湧澎湃,這時山上的原生玉礦經風化剝蝕後的玉石碎塊由洪水攜帶奔流而下,到了低山及山前地帶因流速驟減,玉石就堆積在河灘和河床中。秋季時氣溫下降,河水漸落,玉石顯露,人們易於發現,這時氣溫適宜,可以入水,所以秋季成為人們揀玉和撈玉的主要季節。
古代采玉有官采和民采。首先是官采,即在官員監督下,由采玉工人撈玉,所得之玉全部歸官。至於民間撈玉,清代前期嚴禁。為阻止民眾自行撈玉,清政府在和闐西城外之東西河共設卡倫12處,專為稽查采玉回民。直到嘉慶四年(1799)才開玉禁,規定在官家采玉之後或官家采玉範圍之外進行,人們在白天或晚上分散揀玉或撈玉。
實際上,古人在亂石累累的河中可以揀到美玉,主要靠人們的經驗。當地人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知道玉是石中之美者。有漂亮的顏色,如雪之白,梨之黃,墨之黑;有令人喜愛的光澤,如羊脂般滋潤;有細膩的質地和堅韌的特性。
挖玉是指離開河床在河谷階地,乾灘、古河道和山前沖積洪積扇上的礫石層中挖尋和闐玉礫。這些地方的玉也是由流水帶來的,但早已離開河道。礫石層之上早已有或多或少的沙土覆蓋,礫石曾中有的已被石膏和泥沙所膠結或半膠結。由於挖玉付出的勞動很艱巨,長時間局限在很小的範圍裏,獲取率很低,不如揀玉效果明顯,因此從事挖玉的人不多,只有當某地已經有了出玉的的可靠消息,而且大有希望的時候才會吸引人們去挖玉。
你说的是看古陶瓷的,就那么一个老太太叫叶佩兰。天下收藏看陶瓷的专家还有李知宴,李鉴宸,黄秀纯
帮你在网上查的:
这是一支签,诗意:此卦剖石见玉之象 凡事著力成功也
解曰: 宝在石中 异人少知 直待分明 尽可施为
[仙机]:
家宅 平平
自身 安
求财 劳力
交易 阻
婚姻 成
六甲 虚
行人 杳
田蚕 晚成
六畜 旺
寻人 见
公讼 惊
移徙 改
失物 西方
疾病 欠安
山坟 改向吉
翡翠鉴定专家,常见的有两个。
白发老头叫蔡国声,杂项专家,上海文博副研究员。
女的叫欧阳朝霞,是中国地质大学宝石学第一个硕士毕业生。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