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地莫是缅甸隆肯的一个翡翠场区,它的原石特点是:晶体结构:丝状形,性子特点:细纯柔润,形成规律:从外到内,底子本色:淡黄,综合优点:干净化得开。
缺点:裂纹多,起货差。每个场口的翡翠,其形状、比重、皮壳、颜色各不相同,外面的呈现还比较容易理解,但看不到的内部就很难读懂了,所以我们要找到每个场口翡翠的内部规律。
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莫西萨原石的擦口为灰白色,地则接近米汤种,而且棉大。擦口若为深灰色,地则近冰种。擦口为乌黑色,其地为玻璃种,做出成品后光很活,“起荧”,且翡翠中白棉点也不明显了,地中只要有一丝丝绿,则在成品中就会映照出满色。
加莫场口翡翠的特点:
1.因为生长环境的原因,表皮通常为黄色,具有皮糙肉厚的特点,常有蜡壳出现,砾石为半滚圆状至次棱角状,多为黑乌沙料。
2.将翡翠一刀切开,会有一定的几率可以看见里面的满绿或高绿。
3.它的质地并不稳定,种水和质地的跨度都比较大。
翡翠十大场口分别是:后江场口、帕岗场口、会卡场口、麻蒙场口、大马坎场口、抹岗场口、自壁场口、龙塘场口、马萨场口、南奇场口。且各个场口的翡翠都各具特点。缅甸有数百个场口,由于矿脉带产生的水文地质缘故,每一场口的翡翠都是不一样的特征。比如后江场口常产满绿高翠,少雾,多裂纹,做出成品的颜色比原石变好(即增色),且加工性能好,是制作戒面的理想用材。
莫格隆属于后江厂料,后江厂区分为南、北两段。北段为雷打厂,南段为后江厂。两者虽然相隔一定距离,但同属一条水系流域范围,因而应将两者规为同一个玉石厂区。改厂区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实皆省北部的坎迪县,处于后江(即坎迪江)及其支流的交汇处,与东南方向的龙肯厂区相隔约80公里后江厂范围十分狭窄,长仅三公里余,宽不过150米,在这狭长的河床阶地上分布着十余个小场口。主要厂口有:莫格隆、佳摩、莫底、莫东阁、香港犟、莫格朵、比斯都等…
厂口规模虽小,但玉石的数量却比较多。玉石属于次生型冲积、冲坡积砾石玉,主要玉石类型为水石和半山半水石。
玉石属次生型冲积、冲坡积砾石玉,主要玉石类型为水石和半山半水石。后江厂以出产小色料而著称。玉石件头很小,其重量以两计,1公斤以下者居多,5公斤以上者仅为少数。
玉石的皮壳类型较多,如大蒜皮壳、洋芋皮壳、蛋绿皮壳、田鸡皮壳、杨奶果皮壳等。皮壳的表层通常会有蜡皮,其色可为黄、红、黑等色,且容易脱落,
后江石的种一般比较好,色也高,但细裂多。在各种皮壳中以大蒜皮壳及白蜡皮壳的种质为最好,尤其是细水翻砂非常受光,起活非常好,技术好雕刻师傅会量身设计,完美避裂,
特点分为:表皮通常为黄色,具有皮糙肉厚、质地并不稳定,种水和质地的跨度都比较大。莫格隆翡翠的表皮为黄色,皮糙肉厚,常有蜡壳出现,砾石为半滚圆状至次棱角状。将莫格隆翡翠切开,会有一定几率看见里面满绿或高绿色泽,能给人一种温润而泽之感。另外莫格隆翡翠质地不稳,具有十足的赌性。
1, 蜡皮
格隆翡翠因为生长环境的原因,表皮通常为黄色,具有皮糙肉厚的特点,常有蜡壳出现,砾石为半滚圆状至次棱角状,多为黑乌沙料。
2, 高绿
将莫格隆翡翠一刀切开,会有一定的几率可以看见里面的满绿或高绿,并且莫格隆翡翠在细细打磨之后,触手会给人一种温润而泽的感觉,很是冰凉透彻。将莫格隆翡翠切开,会有一定几率看见里面满绿或高绿色泽,能给人一种温润而泽之感。另外莫格隆翡翠质地不稳,具有十足的赌性。
莫湾基翡翠原石的特点是皮厚。皮壳乌黑似黑漆,皮下有雾,蟒蛇有白雾和松花,一般都种得好,绿度高,小的全是绿。莫湾基(老厂口)多为黑黑砂皮、蜡皮、灰砂皮。赌性很高,一般以皮肤黑著称,具有色高、水头短的属性。莫奇湾黑乌沙赌石以绿色为主,可以赌晴绿。
翡翠场口很多,品质好的有磨西砂,会卡,莫弯基等等。
莫格隆属于后江厂料,后江厂区分为南、北两段。北段为雷打厂,南段为后江厂。两者虽然相隔一定距离,但同属一条水系流域范围,因而应将两者规为同一个玉石厂区。改厂区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实皆省北部的坎迪县,处于后江(即坎迪江)及其支流的交汇处,与东南方向的龙肯厂区相隔约80公里后江厂范围十分狭窄,长仅三公里余,宽不过150米,在这狭长的河床阶地上分布着十余个小场口。主要厂口有:莫格隆、佳摩、莫底、莫东阁、香港犟、莫格朵、比斯都等…
厂口规模虽小,但玉石的数量却比较多。玉石属于次生型冲积、冲坡积砾石玉,主要玉石类型为水石和半山半水石。
玉石属次生型冲积、冲坡积砾石玉,主要玉石类型为水石和半山半水石。后江厂以出产小色料而著称。玉石件头很小,其重量以两计,1公斤以下者居多,5公斤以上者仅为少数。
玉石的皮壳类型较多,如大蒜皮壳、洋芋皮壳、蛋绿皮壳、田鸡皮壳、杨奶果皮壳等。皮壳的表层通常会有蜡皮,其色可为黄、红、黑等色,且容易脱落,
后江石的种一般比较好,色也高,但细裂多。在各种皮壳中以大蒜皮壳及白蜡皮壳的种质为最好,尤其是细水翻砂非常受光,起活非常好,技术好雕刻师傅会量身设计,完美避裂,
莫湾基场口
莫湾基位于帕敢场口东北的莫湾河支流两侧,所开采的均是高地砾石层的翡翠砂矿,高地砾石层被河流切割开,约有100米深。所以两边均可见切割出的砾石层剖面。砾石层由上到下分两层,上层为红色层和黄色层,下层为灰色至黑色层,半胶结状,含绿色片岩、云母片岩。翡翠砾石常有蜡壳,砾石为半滚圆状至次棱角状,多为黑乌沙料,皮厚,皮壳乌黑仿佛黑油漆,皮下有雾(很多黑皮石头没有雾,属新场石),蟒带有白雾及松花,一般种好,有高绿,块小的会有满绿。目前,莫湾基黑乌砂与帕敢黑乌砂一样,已开采完毕。
莫湾基(老场口)大多以黑乌沙皮,腊皮,灰沙皮常见。赌性很高一般以黑皮出名,具有出高色水头短的性质。赌黑乌沙的要点就是找莫湾基的黑石头,此场口的石头的最大特点是带有明显的白斑,而且颜色偏灰,只要有表现,种好,就肯定有色,赌赢的机率很大。如果有白蟒的把握就更大。
场口特点
第四层矿,黑钨砂皮,块头小的较为多见,也有大块的;常产出豆绿或瓜绿,也有皮下绿,或油青色,偶尔会有水头好的满绿高翠或团块状高翠帝王绿色;裂纹相对较少,种的变化较大,所以莫湾基场口的原石从豆种一直到玻璃种都有,也会有变种,故赌性大、风险也大。
第二层,棕灰色砂皮,块度小,常产满绿高翠或团块高翠,少雾或皮下白雾,有裂纹。
皮壳特征
莫湾基的黑乌沙赌石赌性很大,此场口原石块度大小不一,大到几百公斤,小的只有鸡蛋大小。莫基湾的黑乌沙赌石以出绿色为主,可以赌阳绿。黑乌砂的皮壳大致可分为蜡壳皮、翻砂皮、水皮(薄皮)、油皮四种。
蜡壳皮
蜡壳皮,顾名思义就是皮壳上有一层好象蜡一样的东西,有光泽,色黑亮,如果不把这层蜡壳皮擦掉,很难观察到种水肉质,蜡壳皮下多数细裂多,种相对较嫩,不好赌涨。建议先将蜡壳擦开,再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再定,不要盲目切开。
翻砂皮
翻砂皮在黑鸟砂中较常见,皮粗糙见砂,砂松皮松干涩的多为种嫩肉粗,砂紧如水泥则为砂紧皮紧,种相对较老,种最好的可达冰,但肉粗棉多,价格便大打折扣。黑乌砂的翻砂皮与白盐砂、黄砂皮的翻砂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不要轻信商家的话。
水皮(薄皮)
水皮(薄皮)的黑乌砂亦较常见,特征为皮薄如蝉翼,无砂,摸之爽滑不刮手,尤如吹涨了的气球,绷紧而薄,此类型的黑乌砂大多种老肉质细腻,若水长而清者,则在糯冰以上。
油皮
油皮是黑乌砂种水料中的极品,其特征与水皮相似,水皮在不打湿的情况下,皮显暗哑,而油皮则显光亮,触之如婴儿的肌肤,特别爽滑,此类石都在糯冰以上,而肉细腻棉少,价格甚高。
黑乌砂是底层石,各个场口都出,由于以前设备落后,很难深度开采,所以以前黑乌砂的量较少,现在有先进的设施了,黑乌砂出土的量便大大提高,量大了,价格自然就会低些,玩的人便会多些。黑乌砂原石的个头与其他原石相比,大个头的相对多些,所以想象空间便大些。但黑乌砂底灰肉粗种嫩的相对较多,但有色的原石也不少,所以很多人喜欢买黑乌砂赌色,你若经济条件允许,赌色时切莫忘记有色必须要有种水,这样的赌石才能大赢,当然价格也会很高,垮的时候会亏很多。
黑乌砂变种很神奇,有的相差仅几厘米,便是两个世界,所以地(底)便显得很重要,就算种嫩些,但肉质细腻,无棉无杂质,看起来温润亮泽,也可弥补种嫩的缺陷。黑乌砂有一种表现,是其他原石所没有的,缅旬人发音叫“通”,表现为原石皮色乌黑有松花,松花颗粒粗大凸起,呈不规则排列,颜色艳阳,松花下看不到种水,松花的种水则很好,缅甸人认为这种石:解之倾家荡产,或富可敌国,特别极端。
综上所述:黑乌砂种嫩肉粗底灰的很多,但有色有松花有蟒带的也不少,冰种至糯种的可赌性很大,最好不要蒙赌。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