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翡翠原石 / 正文

后江翡翠原石特点? 翡翠原石成品后得多重?

发布时间:2024-08-24 浏览量:33 次 作者:古博

后江翡翠原石特点? 翡翠原石成品后得多重?

一、后江翡翠原石特点?

后江出产的翡翠原石料子都是很好的,水特别好,这里几乎不出产砖头料。对于喜爱翡翠原石又担心自己亏了的买家来说,后江翡翠原石是特别值得入手的。即便如此,后江翡翠原石也有品相之分,对于新手来说,掌握后江翡翠原石特点也尤为重要。

虽然后江翡翠原石不容易踩雷,但是它极少出大件,所以小个头就是它的特点之一。后江翡翠原石的个头基本上不会超过300g。这个重量用手掂一掂就可以感受到了,要是觉得自己把握不了,就带个小称去。对于喜欢小件的人来说,后江翡翠原石一定不能错过哦,随便雕琢就很美了。

后江翡翠原石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裂多,这也是它最大的缺点。开采的后江翡翠原石经常出现蜡壳不完整的情况,不过这并不影响它的底子优良。但是它基本上出不了手镯,可以做一些吊坠之类的小件。这也反映了它另一个特点,皮壳不紧。这时候只需要泡水或者晒太阳就能极容易将蜡壳弄掉了。

此外,它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出色极高。后江翡翠原石的颜色非常的漂亮,满绿是常态,而且颜色极为通透,结构紧密。即便是出现颜色比较淡的情况,也不必担心。因为原石经过加工抛光之后,整体的颜色会比之前深,而且它的绿会随着时间变得更深,更美,适合做绒面。

二、翡翠原石成品后得多重?

翡翠原石成品后得一半重,

这跟石子的规格种类,包括它的颗粒大小以及密度有直接关系。如果是普通河流当中提取的石子,一方大概是1.5吨。如果含有大理石,相对来说密度稍微大一些,每立方的重量大约是2吨左右。还有一种属于花岗岩,它的密度比较大,一方石子的重量能够接近3吨左右。

石子也有不同的级别,比如有2-4,因为这种碎石的密度是1300~1400千克每立方米,所以相对来说它的重量就在1.3~1.4吨左右。

三、后江翡翠和缅甸翡翠哪个好?

后江就是缅甸翡翠一个著名场口,后江翡翠就是缅甸翡翠,一样的翡翠,都不错。

四、后江翡翠属于什么档次?

     后江翡翠属于中等档次。

      后江翡翠原石的玉皮为灰绿色,个体很小,主要是水石,摩圆度、形状、大小均似芒果。砂皮有多种颜色,玉质细腻,常有蜡壳。

       后江原石的蜡壳在挖出来的时候,与皮壳粘得不紧,有的只需要太阳晒一下或者泡水轻敲蜡壳就会脱落。

       后江虽然块体很小,但出色或满绿概率极高,后江的场口最大缺点就是裂多,皮壳薄且蜡壳不完整的底子好,而外皮淡阳绿的色正,色浓夹春的则色偏,颜色过深的加工出来后会反黑,老后江料品质好,是做戒面的好料子。

五、翡翠成品种类?

翡翠料子按照形态和来源不同可以划分为大概五种类型。

一种是“荒料”,指的是翡翠原石,这种石头有许多瑕疵和暗黄斑点,因此需要经过冲切、磨光等加工过程才能成为肉眼清晰、无瑕疵的翡翠。

第二种是“半成品翡翠”,也称为“胚石”,是根据原料将翡翠切成合适的大小和形状后锯成完整大块、运至加工厂中再次切割、染色、经加工处理而成的。

第三种是“手工料”,是由工匠经过调色、细心雕琢、打磨而成的,这种翡翠工艺独特,“玻璃脂肪”较高。

第四种是“冰料”,色泽透彻、细腻剔透,去掉暗纹或杂质后呈现出玻璃光泽和细腻的肉眼观察效果。

最后一种是“玉质翡翠”,这种翡翠比较少见,质地细腻、昂贵而品质优异。

六、后江料子的特点?

后江翡翠的皮色主要为灰绿色,触手圆润,质地细腻,翡翠佛公摔裂了能扔掉吗看上去如同芒果一样。其次,后江翡翠的出色率和满色率都极高,以淡阳绿色较为纯正。

后江翡翠原石特点 后江翡翠的皮色主要为灰绿色,触手圆润,质地细腻,翡翠佛公摔

七、后江翡翠什么雾尘最好?

后江翡翠白雾是翡翠原石中最好的雾层。一般情况下,皮壳下有雾的后江翡翠原石多数是种水较好的高品质翡翠。翡翠原石种分为很多雾层翡翠原石的雾层表现,比如:黄雾层,红雾层,白雾层,黑雾层等。黄色的雾层和白色的雾层,翡翠品质是比较好的。像白色的话它就比较透亮。

八、汉堡成品特点?

面包松软香甜,鸡块脆脆的,肉质饱满

九、鱿鱼成品特点?

鱿鱼做成的鱿鱼丝,甜甜香香的,做成鱿鱼圈,吃起来有弹性口感好

十、加工后的肉脯成品有什么特点?

加工后的成品肉脯不管是牛肉脯还是猪肉脯都具备以下特点:外形一般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片形整齐、厚薄均匀、肌纤维明显。色泽呈鲜艳的棕红色,富有光泽。味道鲜香、甜中微咸、芳香浓郁、回味无穷。还具备食用方便、开袋即食。便于携带且易于长期保存。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原文链接:http://idaitao.com/feicuiyuanshi/19121.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古博文玩网是一个专注文玩珍宝收藏知识的一个网站,包括古玩字画、名家字画、翡翠玉石、钱币、油画、瓷器、文献、工艺品等珍藏品鉴定估值。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