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6553是珠宝玉石鉴定的推荐标准。GB 代表的是国标的意思 /T 代表的是这个标准是推荐使用
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本标准规定了珠宝玉石的术语和定义、鉴定方法及鉴定特征。本标准适用于珠宝玉石鉴定、文物鉴定、商贸、海关、保险、典当、资产评估以及科研教学、文献出版等领域。
gb/t16553是《珠宝玉石 鉴定》的国家标准。标识这个规范,表示产品符合这个国家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GB/T 16552-2017《珠宝玉石名称》的规定,天然玉石是指:由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可加工成饰品的矿物集合体。
珠宝玉石是对宝石和玉石的统称,常见的玉石有软玉、硬玉、蛇纹石质玉、斜长石质玉、绿松石质玉、石英质玉等等,所谓软玉和硬玉是根据莫氏硬度来区分的,它们的莫氏硬度分别为6-6.5和6.5-7,都是自然界硬度较高的物质,因为铁的莫氏硬度也仅为4-5。
软玉和硬玉最具代表的分别是,和田玉和翡翠。我国盛产和田玉,且使用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中华文明起源甚至更早。翡翠的主要产地在缅甸,在我国的兴起要晚很多,大约从十八世纪晚期开始。
自然界形成玉石的地质作用主要包括: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其中:
岩浆岩中产出的主要玉石品种有玛瑙和玉髓等。
沉积岩中产出的主要玉石品种有欧泊和绿松石等。
变质岩中产出的主要玉石品种有和田玉、翡翠、岫玉、独山玉、孔雀石、虎晴石等。
和田玉的品质在软玉中为世界之最,古代一直就是权贵阶层、收藏家竞相追逐的玉石品种之一,其温润、细腻的玉质令人印象深刻、爱不释手。
因玉石种类多、使用时间久、影响范围广,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参与了政治、生活的很多方面,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古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玉文化中包含着“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
国际宝石界,根据珠宝玉石品种,用不同珠宝玉石作为十二个月的诞生石代表,赋予其不同的寓意。星座石起源于西方的神话故事,十二星座分别对应具有代表性的宝石或玉石。
“始于颜值,忠于品质”这句话用在玉石上是非常适合的,玉石色泽美丽、光学效应独特,且都是在苛刻地质条件下形成的,质地细腻、气韵神秘,产于雪域高山之上,自古被视为天地精华的化身。
玉石的光泽是玉石之美的因素之一 ,是玉石作品呈现给人的第一直观感觉。其中翡翠、玉髓的玻璃光泽,虎睛石、孔雀石的丝绢光泽,和田玉的油脂光泽,绿松石的蜡状光泽,都是极具审美的艺术元素。
古人为了找到这些美丽、神秘的玉石,翻山越岭、不避艰险,据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先秦时期人们找到的玉石产地有近百处。
经过时间沉淀,流传至今的中国四大名玉,分别是产自辽宁的岫岩玉、河南的南阳玉、陕西的蓝田玉、新疆的和田玉。
国人普遍推崇的玉石,成为美好的象征,寄托了无限遐想,唐朝诗人李商隐有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全文完。公Z号下期分享《品赏和田美玉》。
1、水滴法。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状久不散开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则为伪劣货。
2、舌舔法。舌尖舔真玉有涩感,而假玉则无涩感。最后有条件的应该采用放大镜观看一下,主要是有没有裂痕,无裂痕者为上乘优质玉,有者次之,裂痕越多,价值越低。
3、看颜色。看自然光下玉的质量模式,大小、类型以及瑕疵。无论是半透明还是不透明,真正的玉石都有温暖的光泽,内部有少量杂质或棉花般的图案;假玉是干燥,灰暗和无光泽,并有气泡。
4、听声音。用一条线挂着玉,用坚硬的物体击打,真实的声音是清脆甜美的,余晖悠扬;假的比较暗淡干燥。
扩展资料:
玉石保养注意事项:
1、保持玉石的清洁,长期与油渍接触会影响玉石的光彩。另外油渍也会随着玉器的纹裂填充,既不好打理也影响美观。
2、避免与硬物碰撞,玉石的硬度虽然较高,但是大部分的玉石脆性也很高,若是与硬物碰撞很容易造成内部碎裂,影响其价值。
3、保持湿度避免阳光照射,玉石本身含有的水分是在被发现之前长期呆在潮湿之地的结果,若是不注意保湿且受到阳光暴晒很容易失去水分,干裂失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玉器鉴别
玉石可靠的鉴别方法是:看、听、测试。
看,主要看晶体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较强,油脂光泽;听,真玉声音清脆,反之声音闷哑;测试,真玉从玻璃上划过,玻璃上留下划痕,而玉石本身则丝毫无损。
玉石的品质一般是从质地、硬度、透明度、比重和颜色五个方面来判断的。
玉石的质地是指玉石的细密温泽程度。玉与石的区别之一就是玉入手细腻,温润坚结,半透明状,光泽如脂肪;而石则粗糙干涩,缺乏光泽,也多不透明。
硬度是指玉石抗外来作用力(如压、刻、磨)的能力。硬度越高,加工难度越大,玉石的品质也越好。玉石硬度指标虽可通过仪器检测其内部晶体结构得知,但操作上一般多采用刻划硬度法。
扩展资料
玉与玉石两词在使用有些混淆,早期和当前一些人们多把玉和玉石混为一谈,等同使用。至今在普通群众和工艺界和奇石界仍不予区分。但学术界多倾向于把玉和玉石分开,玉专指硬玉和软玉;而玉石则用作统称,包括玉和那些外观似玉的由矿物集合体组成的贵美石。
时代的变迁和洗礼并没有冲淡玉文化的发展趋势,时至今日,中国以四大玉石显著,分别是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的岫岩玉和湖北的绿松石。
第一、和田玉: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呈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蜡状光泽。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之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糖玉、墨玉。
第二、独玉:独玉的矿区地处南阳市北郊的“独山”,又称“南阳玉”。独玉为斜长石类玉石,质地细腻纯净,具有油脂或玻璃光泽,抛光性能好,透明及三种以上的色调组成多色玉,颜色艳。主要品种有:白玉、绿玉、绿白玉、紫玉、黄玉、芙蓉红玉、墨玉及杂色玉等。
第三、岫玉:因主要产地在辽宁岫岩县而得名。外观呈青绿、黄绿、淡白色,半透明,抛光后呈蜡状光泽。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所用的玉材产于岫岩县境内的细玉沟,俗称老玉,为透闪石软玉。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器多数玉材与岫岩瓦沟矿产的岫玉相似。
第四、绿松石:绿松石是古老的玉石之一,早在古埃及已被人所知,把它视为神秘之物。古有“荆州石”或“襄阳甸子”之称。呈深浅不同的蓝、绿等颜色,蜡状光泽。湖北产优质绿松石,中外著名,其玉器工艺品深受人民喜爱,畅销世界各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玉石
纯天然的A货翡翠玉石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①光泽油亮、②颜色不均匀、伴有色根、③变斑晶交织结构、④石花、⑤黑色点状包体和铁质水迹。
①光泽油亮翡翠成品表面呈带油感的玻璃光泽,当转动成品时,表面的反光点快速移动,晶莹而灵活;②颜色不均匀、伴有色根天然翡翠中的绿色丝絮、条纹或斑点多呈长柱状、钉子状或点状,而且绿色的边界清晰、实在;③变斑晶交织结构天然翡翠结构细腻、致密,除极少数质地细腻的玻璃地翡翠外,用肉眼均能见到许多透明的圆点和围绕在原点周围纵横交错的纤维;④石花在不同品质的翡翠中均能见到有许多纤维状晶体交织在一起的,像白色云朵一样的小斑点――石花;⑤黑色点状包体和铁质水迹天然翡翠越是色深的地方越会残留下一些黑色矿物受熔后的残迹。另外,在强阳光或手电筒透射下,在部分天然翡翠中能见到像茶水倒在纸上留下的褐色铁质痕迹;⑥其他天然翡翠硬度较高,手摸冷涩,对碰时声韵清脆。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