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特征
从特征来看,老坑出产的玉石料性熟透,玉石比较细腻、温润,给人一种浑厚的质感。而新坑玉大部分的水头都比较差,整体略显清透,但是料质不是非常纯净,缺乏油润度。
2、看质地
老坑玉和新坑玉的质地也存在一定区别,老坑玉的质地会更加致密,整体而来内含的杂质比较少。而新坑玉的质地会比较疏松,内含的杂质相对较多。
3、看荧光
区分新坑和老坑,还有一个很直观的方法,那就是观察有无荧光现象,行话叫作起荧,这是形容翡翠表面光泽的一种光学现象,在晃动老坑种翡翠时,可以看到一种柔和朦胧的白光,品质越高的起莹越显著。
凡老坑矿料一般都质地紧密,密度一般都能达到3.20(由于矿物生成过程中产生交带现象,故融合进的矿物含量也有不同,会产生不同密度的翡翠矿岩,但平均密度应不低于3.20/cm2),而新坑矿料可能在生成时没有那么高的温度和压力,结果就是大都质地粗松,其中虽有质地较为细密的,看似水头不错的品种但普遍密度都达不到3.2这个界限。
由于其质地粗松,有的就像冬瓜瓤,有的还像是糠萝卜,它们的底色多以乳白、灰白、浅绿为主,矿石看起来好像是粗盐粒压在了一起,底色中常常散布着绿色,暗绿色,墨绿色。
一、来源不同
1、老坑玉:老坑玉是经过机械风化和河水搬运至河谷、河床中的翡翠大砾石。
2、新坑玉:新坑玉在原产地新开采出来的翡翠玉料。
二、特征不同
1、老坑玉:老坑玉的特征是料性熟透,玉质细腻油润,看起来透着老气,如同成熟的果实,有种内光深成而不浮透的浑厚质感。
2、新坑玉:新坑玉的特征是水头过大较差,整体略显清透,料质不够纯净,缺乏油润度,看上去给人一种发闷的感觉。
三、质地不同
1、老坑玉:老坑玉的质地比较紧凑,里面的杂质比较少。
2、新坑玉:新坑玉的质地比较疏松,里面的杂质比较多。
翡翠不是老杭就是水里捞的,或地表捡的
鉴定老坑端砚可以通过看石色、听石声以及看石纹等综合鉴定。
首先从石色去辨别,老坑以石肉为准,石色紫中带蓝是最好的,在阳光下或放在水中看石色最为明显突出。
然后从石声去鉴定,声音木声,变质泥和水云母就特别明显,石质且柔软细腻,反之声音越响,含沙量较多的矿物质越多,微粒则越粗。
最后看石品花纹鉴定,有些石品花纹奇特而有丰富的想象空间,都可列入收藏范围,石品花纹越丰富其价值相对越高。
种树新坑好,老坑杂草丛生,需要重新补挖才能种。
(老坑种满绿翡翠)它之所以名为老坑种,是有原因的,中国人的观念,年分越老的玉,包括翡翠是最漂亮的,包括颜色较深,透明度较好,另外这种质地翡翠大多在缅甸的次生矿床找到,而缅甸翡翠次生矿床较早开采,因此,就称为老坑了老坑和新坑实际上是按人们发现,开采翡翠的先后年份来分的,按着地质学观点看,它们在地下形成的地质时代是相同的。
河流沉积的次生矿床是第四纪时期河流搬运至河床沉积而成,可以说时间上是更后形成的矿床。
有些行家从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在”老坑”中的翡翠质量较好,水分也较足,这是事实。
是否由于长期在河流里浸泡,水分进入结晶体中形成的呢?本文来自:瑞鸟网.
端砚名坑10多种,老坑、坑仔岩、麻子坑、宋坑、白线岩、有冻岩、宣德岩、朝天岩、冚罗蕉、斧柯东、绿端、白端等。
其中前4种又有端砚四大名坑之说。可见,老坑是端砚其中坑种之一,最具有代表性,价格远在其他坑种之上。
老坑颜色鲜明,地张活,多为半透明。水头比较足。而新坑颜色不鲜明,虽然也有半透明的,但是美感不及老吭,有杂质,透明度差,水头不足。
老坑和宋坑端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不同的特色上。老坑出品的端砚,有着“体重而轻”、“质刚而柔”的特点。石材从表面上看色泽温润沉浑,火气褪尽而显自然状态,宋坑砚石具有独特的风格,因砚石中有特殊的金星点,所以以发墨快而著称,研磨出来的墨汁,特别适宜书写流畅、奔放、笔力劲健的大字。宋坑砚石一般供高、中档雕花砚用,比较次一点的砚石可制顺水淌池、单打、斗方及走水砚。
老坑的石质缜密紧重;新坑则多松粗软嫩,稍加磕碰,极易坏损。因此,印材在透明匀洁的前提之下,以份量较重的为好。有些手感明显的“轻量级”石料,即使鲜艳洁透、秀色可餐,亦不足贵,甚至根本无法携刻。老坑,始采于唐代,盛于宋,距今1300多年,是最早开始开采的端砚坑口,故称“老坑”。因坑口内采石区常年积水,故又称“水岩”。早年多用歙砚金星、眉子、水玹坑及端砚坑仔,后闻老坑之名。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