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翡翠的场口非常多,而对于不同的场口,有不同的特点。
会卡:皮壳杂色,以灰绿及灰黑色为主,透明度好坏不一,水底好坏分布不均,但有绿的地方水常较好。
木那:种老、水好、冰种,白黄皮、外皮显得粗但肉细,帝王绿色鲜艳、色正而浓。
莫岗:水与底均较好,裂纹少,为绿或满绿夹颜绿之高翠品种,很少含杂质,玻璃底较常见。
后江:分老后江与新后江,老后江皮薄呈灰绿黄色,个体很小;新后江的皮较老后江厚一些,个头较大。
刀八结场口离木那场口比较近,皮壳近似于木那场口的白砂皮,近年木那场口的料子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被很多主播拿来当木那场口的料来卖。
可以算是木那的一个偏场,一般砂粗肉粗,皮肉不分,打灯多见水见色,但大部份的种都很嫩,基本没啥价值。
大部份的皮壳表面是这样的,您可以看看。
缅甸翡翠石头主要来自缅甸北部的雾露河(乌龙河、乌龙江)流域,亲敦江支流,克钦邦西部与实皆省交界线一带,呈北东-南西向延伸,长约250公里,宽约170公里的区域。翡翠矿呈带状分布,共分六个场区:老场区、达马坎场区、南奇场区、后江场区、雷打场区、新场区。每个场区又分许多场口。各个场区所产翡翠,外观、质量、颜色都有各自的特点。
案缅甸的翡翠产地主要分布在缅甸北部的雾露河(乌龙河、乌龙江)流域,亲敦江支流,克钦邦西部与实皆省交界线一带,呈北东-南西向延伸,长约250公里,宽约170公里的区域。翡翠矿呈带状分布,共分六个场区:老场区、达马坎场区、南奇场区、后江场区、雷打场区、新场区。每个场区又分许多场口。
缅甸翡翠八大场口排名为帕敢、木那、会卡、目乱干、后江、莫洛根、龙塘以及莫湾基。缅甸的翡翠原石场口有着众多,每个不同的场口都会有着其不同的特征。
帕敢,具有极强的颗粒感;木那,以种色均匀的满色料闻名;会卡,常见高色绿或满色绿;目乱干,以紫罗兰和红翡为主;后江,皮壳多为灰绿色;莫洛根,表面通常为蜡皮;龙塘,主要出产高翠料翡翠;莫湾基,开石之后可见蟒带和松花。
缅甸地形北高南低,地形结构呈马蹄状。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国土的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为热带,小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处于亚热带。环绕缅甸东、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挡了冬季亚洲大陆寒冷空气的南下,而南部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可畅通无阻。
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国土的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为热带,小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处于亚热带。环绕缅甸东、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挡了冬季亚洲大陆寒冷空气的南下,而南部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可畅通无阻。
缅甸生态环境良好,自然灾害较少。由于受季风的影响,缅甸全年可分为热季(3月至5月中旬)、雨季(5月中旬至10月)、凉季(11月至次年2月)。
缅甸田黄原石的特征是:有没有石皮。
石皮就是缅甸田黄原石外表的一层包裹,这种包裹灯光照射通透,可以看到原石里面的肌理结构色质。除此之外还可以从石头的形状、石头的颜色,石头的纹路,红筋区别。
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喜马拉雅山脉从中国西藏东南延伸入缅境,在缅甸北部形成高山区,海拔大都在3000米以上。
缅甸翡翠a就是天然翡翠的意思,没有经过任何一项化学工艺打造的,是纯天然的,戴在身上非常显高贵显气质,价格非常昂贵的。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