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翡翠原石 / 正文

买翡翠的行话(买翡翠的行话大大5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02-10 浏览量:8 次 作者:古博

买翡翠的行话(买翡翠的行话大大5是什么意思)

一、买牲口的行话?

买牲口要靠交易员也叫斤斤。一般念价都在袖口筒子里,一二三四五除外,挠六捏七杈八勾九挺十。

看马一看皮色,二看槽口,三看蹄腿,四看头(主要是眼睛)

二、买茶行话?

,照着买不会错

有一句买茶顺口溜叫“两看、一闻、一捏,看好品好捏好,轻松买好茶”。

三、买牛行话?

在农耕的历史,牛是农家的宝贝,举足轻重的家产,耕牛的交易与田产一样重要,买牛双方讨价还价的行话,一,落别 ,一挪,一歇,一叉,一乎,一槽,落花,落脚,一直,涡子,瓜调,瓜挪,瓜苏,瓜泼,瓜灶,一斤,瓜税,瓜趁,瓜头,穷都,调挪,调苏,调目,调灶,调扇,调趁,调头,挪黄,挪调。

四、买螃蟹行话?

1.多数人不会挑螃蟹,都是随手拿几只,挑不好的话没肉也没黄(膏),不好吃还浪费钱。

2.还有一部分人是在认识的摊位买,让老板帮忙挑,有时也容易被老板“忽悠”,回家后发现没多少肉,还觉得是自己运气太差了。

3.梭子蟹的价格高低不一,便宜的有1斤30元,不建议买这种螃蟹,质量都不怎么好,没肉也没黄。价格在60~90元一斤,质量一般比较好,个头大,肉多。螃蟹的价格贵,如果不会挑,就白白浪费钱了。

4.大多数人挑螃蟹,都会问老板肥不肥,蟹黄(膏)多不多,老板肯定不会说不肥,不然他的螃蟹还怎么卖。

5.老渔民说,只用说一句话,就是“吃得住吗?”,这是渔民间的“行话”!“吃得住”,要求螃蟹味道纯正、黄肥膏厚、新鲜优质,老板一听就知道你是海边人或内行人,不敢用没肉的螃蟹忽悠你,乖乖拿出最肥美的螃蟹。

6.之所以它叫梭子蟹,因为它的甲壳上有2个尖,形状就像一把梭子。尖角的颜色越白,质地越坚硬,说明梭子蟹的成熟度高,肉多黄(膏)多。

7.螃蟹是分公母的,就是通过蟹腹来判断,蟹腹比较尖的就是公蟹,比较圆的就是母蟹。

8蟹腹饱满硬实,说明里面有很多的蟹黄(膏),非常肥美。如果一按就瘪了,说明里面是空的,没什么肉,不好吃。

9.螃蟹肥不肥,看蟹腿就知道了。用手捏一捏螃蟹的第二条腿(从下往上),要是很饱满,说明螃蟹肉多,十分肥美。

10.买螃蟹时,重的好还是轻的好?答案是重的好,重的说明肉多,轻的没什么肉。

五、翡翠行话小七什么意思?

“小七”指的是翡翠行内价格术语,为:100,0000-399,9999元

六、翡翠行话“毛货”是什么意思?

关于“毛货”指的是未经抛光的翡翠雕件,传说中在很多翡翠经营者手里毛货走的比较快

七、山东地区买牛的行话?

在农耕的历史,牛是农家的宝贝,举足轻重的家产,耕牛的交易与田产一样重要,买牛双方讨价还价的行话,一,落别 ,一挪,一歇,一叉,一乎,一槽,落花,落脚,一直,涡子,瓜调,瓜挪,瓜苏,瓜泼,瓜灶,一斤,瓜税,瓜趁,瓜头,穷都,调挪,调苏,调目,调灶,调扇,调趁,调头,挪黄,挪调。

八、翡翠行话小小六是什么意思?

翡翠小小六的意思是翡翠的价格区间大概在100000到199999元之间。准确来说,翡翠小小六是翡翠的价位区间,而不是翡翠的具体价格,这是翡翠行业的专业术语。

“水头”有时也被简称作为“水”,就是指翡翠的透明程度。如果一块翡翠的透明度很高,就可以说是“水头足”、“水头长”,如果这块翡翠的透明度很低,那么叫“水头短”、“水头差”。既然有了透明度的这个标准,与之出现的还有更进一步的划分规则。用聚光电筒观察翡翠的透明度,用光线照射进翡翠的深浅来判断水头的长短,如果有3毫米深,那么就算是一分水,6毫米深为二分水,以此类推。

九、买牛行话暗语大全?

买牛1到9字怎么递暗语(说辞)

:1伸1食指;

2伸食和中指;

3伸中,无名和小指;

4握拇指伸余四指;

5竖大拇指;

6勾中三指,伸拇指和小指;

7拇食中相撮;

8拇食指拉开;

9用食指呈勾形;

10用手掌一反一正。(大概这样,仅参考,各地也有更多暗语)

十、翡翠行话的起莹与水头是指什么?

翡翠的莹,实际就是月光效应,只有水头很好的翡翠才有这种现象,如果翡翠本身有饱满的艳绿色,这种现象也有,但往往被颜色掩盖而不引起重视。

所以,对于无色的翡翠来说,莹,就成了观赏点了。翡翠的水是指水头、水分,水头足,透明度就高,显得晶莹,像老坑玻璃种,亮丽深透,可以见底,有如透过一厘米厚的玻璃,也可以看清楚压着的图纹或文字,这就是水分足,色匀质幼之故。水头短就是不透明。更多知识可参考:意绵绵珠宝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原文链接:http://www.idaitao.com/feicuiyuanshi/96813.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古博文玩网是一个专注文玩珍宝收藏知识的一个网站,包括古玩字画、名家字画、翡翠玉石、钱币、油画、瓷器、文献、工艺品等珍藏品鉴定估值。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