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翡翠原石 / 正文

清朝皇室宫廷的文玩物件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3-02 浏览量:18 次 作者:古博

清朝皇室宫廷的文玩物件有哪些?

1.清代翡翠十八子手串

手串以十八颗翡翠制作而成,翠质晶莹透彻,色泽华美,之间以两颗粉红碧玺隔成两段,粉红色碧玺佛头佛塔,娇艳耀目。另有米粒珍珠,聚列成结。下方以浅色绦带系金刚杵,下系一精致小巧的椭圆形粉红碧玺,又以粉红碧玺为两坠角,工艺细致,琢制精心。

此手串不仅翠材极为珍贵,设计也颇为精奇,金属之光,翠石之泽,相映成趣,是为点睛之笔,蕙质匠心,令人拍案叫绝。组成手串的十八颗念珠指的是佛教“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分别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十八子手串是由佛教念珠演化而成的一种饰物,可以佩带于衣服上、挽在手腕上或闲暇时把玩,由十八颗珠子组成,故而得名。其材质一般为翡翠、珍珠、碧玺、蜜蜡、珊瑚、伽楠木等,此种手串也称为“数珠”,是佛教信徒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记数的工具,持不同材料的数珠诵经,所获功德径相不同。在汉化佛教中,随着净土宗和密宗的兴盛,数珠开始大量流行,演变为汉化佛教七众的重要随身具,并成为念佛信佛的重要标志。

2.清代双桃红碧玺手串

手串由十八颗双桃红色碧玺珠穿成,间以翠玉结珠间隔,佛头接一翠玉佛塔,下连背云,再下为坠角两个,共有米珠七组。碧玺桃红色和绿色相配,既炫目夺人,又温婉典雅。

3.清珊瑚寿字手镯

此珊瑚手镯内侧附箍,外环饰珊瑚,周身高浮雕蝙蝠、团“寿”字和“寿”字纹,寓意福寿吉祥。手镯侧面以高浮雕“回”纹间隔,接口处除回纹外更有七颗圆珠相间隔。手镯主要以珊瑚为质,加之繁复的雕工、吉祥的寓意,彰显出富丽堂皇之气,刀法细密流畅,是难得的传世家珍。

4.清紫晶兽钮椭圆章

此章以天然紫晶为材,章呈长方形柱体,印钮雕刻一上古神兽,四蹄抓地,身体微微下沉,做一跃而起状。神兽双目圆睁,全身注满了力量,威势赫赫。下部打磨精细透亮,朴素无纹。整器雕工简练,古朴大方,衬以紫晶的天然神秘感,更彰显出了神兽的深邃和古拙。

紫晶的英文名称为Amethyst,源自希腊文,意为“不易破碎”。相传凯撒大帝狂热地追求紫晶,曾派几千个人专程去乌拉尔矿山寻找这种矿石。罗马主教也常佩戴紫晶戒指,以避邪恶。

清朝女子的发饰都是怎样的?

《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

秦朝女子装备

魏晋南北朝女子装扮

汉朝女子装扮

唐朝女子装扮

宋朝女子装扮

元朝女子装扮

明朝女子装扮

清朝女子装扮

知晓更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欢迎关注道人,为你带来不一样的历史解答

大家好,弹指千年为您解答!

为了能更好的介绍清代女子的发饰,笔者先简单阐述下发饰的产生和发展。

应该说发饰的起源有的来自劳动(为了劳动方便把头发盘起)、有的来自御寒遮羞、有的为了装饰悦目,也有的来自于模仿等因素,发饰的出现是社会基础和思维基础双重作用的结果。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多个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骨发簪,这说明至少在4000多年前,人类就产生了审美意识,懂得使用骨簪来整理修饰自己的头发。

古人最先发明的应该是簪,簪是古人用来固定发髻或发冠的长针,在梳头之后,需要用簪将头发定型、固定。钗则是在簪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到了商代,又产生了珠钗,用珍珠或者象牙在钗上做装饰,代表美丽和高贵,这一点从一些商代的遗址出土都可以证明;到了先秦时期,则是产生了步摇,它是一种在簪钗上附着贵重金玉首饰的钗,用金银丝编为花,悬挂玉珠串,随着主人走动,钗上的玉珠一起摇动,故而取名步摇。

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炼金技术的发展以及精湛冶金工艺的突破,产生了历史上最精美的发饰。此时的发饰,多以吉祥为含义,从动物到植物,从花卉到凤凰等,多种形态和造型蓬勃发展。可以说它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吉祥、富贵表现得淋漓尽致。

陈列一些清朝女子的发饰,供大家欣赏!

晚清风行头套式的大拉翅

据说是慈禧的独创发明!高一尺,用铁丝按照头围大小做一圆箍和骨架,再用布裕褙做胎。外边包上青缎和青绒布,做成一个固定的纯装饰性大两把头,用时戴在头上,不用时摘下搁置一边。既能美饰头发,又摘戴自如。

清代满族妇女的扁方

与汉时期的长簪有类似作用, 且尺寸也差不多。扁方应该是由长簪演变而来的,但是扁方也有尺寸小的,如遇到丧事,妻子为丈夫戴孝。放下“两把头”,头上插一个3寸左右的骨小扁方。儿媳为公婆戴孝,则要插一白银或白铜小扁方,以示区别。

清宫后妃的头花

头花是清宫后妃的主要首饰, 以珠宝镶嵌而成。后妃喜戴头花,因花朵大、覆盖面大,戴在“两把头”正中,显得富丽堂皇。在慈禧的许多画像、照片中,都能见到她发髻高耸,头戴大朵头花的形象。慈禧不但喜欢珠宝头花,还喜戴大朵绒花。清宫后妃一年四季都戴绒头花,以求吉祥。

清宫首饰花簪

将宝石做成的花辨、花蕊的底部钻上孔, 穿细铜丝,绕成弹性很大的弹簧,轻轻一动,擅摆不停。使飞禽的眼睛、触角,植物的须叶、枝杈形象逼真,维妙维肖。戴在女性头上无疑增加了几分娇态美姿。

结束语:在封建社会,女子们对于自己的仪容仪貌是十分讲究的,发饰不仅仅是美的象征,更多的身份等级的体现,不同的社会阶级,梳的发饰以及佩戴的头饰都是有区别的,因此美是有代价的!!!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原文链接:http://idaitao.com/feicuiyuanshi/111684.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古博文玩网是一个专注文玩珍宝收藏知识的一个网站,包括古玩字画、名家字画、翡翠玉石、钱币、油画、瓷器、文献、工艺品等珍藏品鉴定估值。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