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翡翠原石 / 正文

和田玉金丝玉手镯和和田玉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5-02-28 浏览量:15 次 作者:古博

和田玉金丝玉手镯和和田玉有什么区别?

一、和田玉金丝玉手镯和和田玉有什么区别?

先纠正一下概念上的认识吧。和田玉与金丝玉是两种不同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存在一定差异的玉及玉石。和田玉是透闪石质玉,金丝玉是石英石质玉石。没有和田玉金丝玉这样的品种。这几年,一些商家创造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用语,一方面缘于从业人员欠缺专业知识,另外就是满嘴新词,故弄玄虚,便于忽悠消费者。就如同和田玉金丝玉这样的词。把两种不同类的矿物混为一谈。

化学成分区别:和田玉,硅酸钙镁。金丝玉,二氧化硅。物理性质:和田玉,硬度6~6.5度。金丝玉7度。和田玉密度3.1克/立方厘米~3.4克/立方厘米。金丝玉2.65克/立方厘米。

还有其他的差别,不一一例举。

1、成分不同

金丝玉的主要成分是石英岩,而和田玉的主要成分是闪透石,虽然两者都很适合拿来雕刻,但是和田玉的玉质要更好一点。而且金丝玉虽然和和田玉相似度高,但它的硬度要稍微比和田玉更高一点,抛光后有的金丝玉可呈现玻璃光泽。

2、质感不同

金丝玉与和田玉相比,金丝玉的质地没有和田玉细腻,油润度也没有和田玉高,而且金丝玉内部是萝卜纹状的,纹路明显,而和田玉内部结构是纤维交织,纹路不明显。

二、金丝玉和和田玉的区别是什么?

1、成分不同:金丝玉的主要成分是石英岩,而和田玉的主要成分是闪透石,虽然两者都很适合拿来雕刻,但是和田玉的玉质要更好一点。而且金丝玉虽然和和田玉相似度高,但它的硬度要稍微比和田玉更高一点,抛光后有的金丝玉可呈现玻璃光泽。

2、质感不同:需要注意金丝玉与和田玉相比,金丝玉的质地没有和田玉细腻,油润度也没有和田玉高,而且金丝玉内部是萝卜纹状的,纹路明显,而和田玉内部结构是纤维交织,纹路不明显。

3、价值不同:金丝玉在近些年虽然价值在不断上升,但是它的认知度和收藏价值,目前依旧没有和田玉高,而且和田玉的价值虽然也在不断上升,但是相对金丝玉来说还是比较稳定。

三、鉴别玉的方法

  市场上的缅玉品咱及简单鉴别。

不管是从缅玉的矿藏量或开采量来讲,好的翡翠都很有限,因此,一些投机者和唯利是图的商人便“乘稀”而入。大量造假、贩假,从中牟利。即使在翡翠王国的缅甸,假货也府拾皆是。假石头、假饰品随处可见。目前市场上流行经营的缅玉种类,按真假等级划分,主要有以下四类。

  

A货,既是天然质地,也是天然色泽。鉴别办法从以下三点着眼。(1)三思而行、斟酌行事。由于矿藏和开采量的关系及人们需求量较大的特定条件。目前市 场上很好的缅玉较少。特别是颜色翠绿,地子透亮的品种则少之又少。(2)一般如秧苗绿、波菜绿、翡色或紫罗兰飘花的品种当为常见。

  (3)灯光下肉眼观察,质地细腻、颜色柔和、石纹明显;轻微撞击,声音清脆悦耳;手掂有 沉重感,明显区别于其余石质。

B货,将有黑斑俗称“脏”的翡翠,用强酸浸泡、腐蚀,去掉“棉”增加透明度,再用高压将环氧树脂或替代育填物贯入用强酸腐蚀而产生的微裂隙中,起到充填、固结裂隙的作用。

   (1)B货初颜色不错,仔细观察,颜色发吊发邪,灯下观察,色彩透明度减弱。 (2)B货在二年内逐渐失去光泽,满身裂纹,变得很丑。这是由强酸对其原有品质的破坏引起的。(3)密度下降、重量减轻。轻微撞击,声音发闷,失去了A货的清脆声。

C货,完全人工注色。

  (1)第一眼观察,颜色就不正,发邪。(2)灯下细看,颜色不是自然地存在于硬玉晶体的内部,而是充填在矿物的裂隙中,呈现网状分布,没有色根。(3)用查尔斯滤色镜观察,绿色变红或无色。(4)用强力褪字灵擦洗,表面颜色能够去掉或变为褐色。

D货,冒充翡翠饰品的D货主要有以下两大类。

  (1)玉石类。即其它玉质冒充翡翠。主要有泰国翠玉和马来西亚翠玉、南阳独山玉、青海翠玉、密玉和澳洲绿玉及东陵石等。上述翠玉与缅甸翡翠的区别:一是硬度低,二是密度小(重量轻),光泽较弱。 (2)绿色玻璃及绿色塑料。这些替代品大部分颜色发呆难看,光泽很弱。

  相对密度很轻,硬度低(用钉子可以刻动),无凉感。上述方法,仅是个人的经验和体会,真正要确切地鉴定还要借助于科技和先进的技术。如高倍放大大镜观察、测量密度和热导系数、红外光谱拉曼测验等。

四、玉器的鉴别

和田玉适合收藏,缅甸玉多是翡翠,相比之下短期内不如和田升值空间大,二者都适合各种人群配带。

这不是用三言两语就能讲清的问题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古博文玩网

原文链接:http://idaitao.com/feicuiyuanshi/109708.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古博文玩网是一个专注文玩珍宝收藏知识的一个网站,包括古玩字画、名家字画、翡翠玉石、钱币、油画、瓷器、文献、工艺品等珍藏品鉴定估值。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